【摘 要】新时期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做到直面时代的挑战,解决中国当下面临的各种突出的社会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危机就是这些挑战当中的问题之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要想做到“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要义之一,这是中央在新时期适应时代需要和世界潮流的新创举,不仅对造福国人和子孙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也具有造福全人类的国际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文明;反思;启示
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30年我国采取的粗放的发展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经开始突现。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现象大量涌现,这无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可预估的灾难。如果听任这种现状自由发展,我们可以断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将难以继续为继。所以,对于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必须加快解决的步伐,才能最终确保我们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层面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环境保护理念对于现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进而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一、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历史反思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谓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本质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伴随着发展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长久以来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方式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实施。仔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在生态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仅凭主观意志盲目发展生产,忽视了客观规律的存在
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实践活动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这就要求人们的实践活动不需要遵守客观世界的规律,准则,只有抛弃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为了让经济在短时期内有长足的进步,我们错误估计了人工的力量以及自然的承载能力,在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肆意妄为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虽然,不可否认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随之而来的自然环境的恶化,却深深震撼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于是乎我们开始意识到,应该遵循自然地规律,在自然所允许的范围内,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前提之下,有序合理地开展自身的生产、生活,最终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成果。
2、发展以环境破坏为代价
客观地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行业仍是“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模式。在连续数年的经济增长数据背后,是我们不容忽视血淋淋的环境现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下,一种崇尚眼前物质利益的功利的价值观开始在国人中滋长。于是乎大量的资源被开采、企业家们到处投资建设,一切用来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理所应当。深刻反思之后,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真正做到走向世界并被世界所接受,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经济增长模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长期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就必然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持。新时代的中国,要真正做到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就必须努力坚持以下三个准则——
1、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在告诉人类要认识到自身也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自然界中任何物种、资源的存在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天然权利。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开始意识到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人类不能只是再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自身的物质享受为终极目标。而是应该遵循自然地规律,在自然所允许的范围内,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前提之下,有序合理地开展自身的生产、生活,最终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成果。
2、秉承生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基本生产观
生态文明的是一种以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状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有序运转为要义的道德伦理。这一道德伦理认为,一切生产活动都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原则,在节约利用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这样才能形成产业化的生态系统。归根到底,站在发展的落脚点上来分析这个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所要求的发展强度其实就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模式必须受限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秉承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生态文明并不提倡将高消费作为社会地位高低的象征,而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与合理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看做真正的幸福。这种“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体现出的是一种公平与共享的道德。人类这种消费方式的本质扭转,必然会带动整个生产活动向节约型的转变,进而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人类对环境的保护。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已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G].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2007-10-1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11-8.
作者简介:李征宇(1986—),女,河南商丘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2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