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夏季热膏疗六方

2013-04-29 00:44胡献国
家庭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研细收膏诸药

胡献国

每年的6~8月是婴幼儿夏季热的高发季节,6个月至2岁的小儿最为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中医认为,此病与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有关,因炎夏暑气相逼,故而发病。秋凉之后,症状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年,但再发时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短。

入夏之后,注意小儿饮食营养,增强体质,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与凉爽,适当服食一些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药物,可有效防治本病。现介绍几则膏药治疗方,供选用。

小儿暑感膏 香薷、厚朴各45克,佩兰、滑石粉、苦杏仁、薄荷、荆芥穗各91克,扁豆花、芦根各136克,黄连23克,黄芩68克,青蒿76克,甘草15克,蔗糖4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2次,药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蔗糖适量,煮沸收膏即成。一岁以下,每次口服5毫升,2-3岁每次5~10毫升,4~6岁每次10~15毫升,7-12岁每次15~20毫升。每日3~4次或遵医嘱,温开水冲饮。可清暑、解表、退热,用于小儿夏季热、外感发烧、高热不退、头痛少汗、咽喉肿痛、食欲不振、二便不畅。

白术膏 白术、泽泻各15克,白茯苓、人参、滑石各7克,蜂蜜适量。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药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蜂蜜适量,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毫升,米汤适量送服,不拘时。可清热解暑,适用于小儿暑月中热,或伤暑伏热、头目昏痛、霍乱吐泻、腹满气痞、烦躁口渴、小便不利等。

益气养阴膏 太子参300克,黄芪、陈皮、知母各60克,玄参90克,甘草30克,五味子、石斛、黄精、防风、白术、山药、麦冬、玉竹、生地黄、谷芽、地骨皮、鳖甲各150克,青蒿100克,冰糖3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药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冰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养阴生津,益气清热,适用于小儿夏季热、低热不退、汗少口干、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益脾退热膏 党参、白术、黄芪、地骨皮、麦冬、茯苓、芡实、葛根各150克,鸡内金、苍术各90克,莱菔子、升麻、神曲各60克,薏苡仁、山药各300克,枳实、莲子、丹皮、银柴胡各100克,陈皮50克,甘草30克,冰糖3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药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冰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健脾益气,升阳除热,适用于小儿夏季热、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苔薄腻、脉细数等。

参芪五味子膏 太子参300克,黄芪、陈皮、知母各60克,玄参90克,甘草30克,五味子、石斛、黄精、防风、白术、山药、麦冬、玉竹、生地黄、谷芽各150克,冰糖3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药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冰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养阴清热,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形瘦、肤热、汗少口干、食欲不振、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外感、舌红少津或花剥如地图、脉细数等。

加味四君子膏 党参、白术、黄芪、地骨皮、麦冬、茯苓、芡实、葛根各150克,鸡内金、苍术各90克,升麻、神曲各60克,薏苡仁、山药各300克,枳壳、莲子、丹皮、银柴胡各100克,陈皮50克,甘草30克,冰糖3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药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冰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健脾益气,升阳除热,适用于小儿夏季热、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多食易胀、形瘦肌松、汗少肤热、苔薄腻、脉细数等。

猜你喜欢
研细收膏诸药
《本草纲目》蜜膏方撷萃
清热消食化痰蜜茶膏
夏日疖肿食蜜膏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巧治小猪寒湿泻痢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大枣与甘草的认识异同
治疗膝关节腔积液验方
《本草纲目》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