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3-04-29 18:07杨苗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创设游戏情感

杨苗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幼儿时期的生活经历、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幼儿期建立以快乐健康为主题的情感教育,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能够对幼儿一生奠定基础。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开展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教师应该确定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重视幼儿情感技能的培养

情感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儿童逐步做到情绪稳定,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和痛苦的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境,并且在此基础上,萌发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良好的情感,应该包括关心和同情别人,表达和理解情感,控制情绪,自尊、自信、有独立性,适应能力强,能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勇敢、善良等。

教师在情感教育的总目标下,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需要的阶段化目标、个性化目标。如把小班和“依赖”“恐惧”等幼儿的教育侧重点定位信赖感,中班和“以自我为中心”“孤僻”等幼儿的的教育侧重点定位合群感。大班和“胆小”“不自信”的幼儿的教育侧重点定位自信感和求知感。

心理学认为,幼儿的情感技能需要学习。通过学习,人才能够控制情绪,恰当表达;通过学习,人才能够对自己的情感有真正的认识,坐恰当的评价。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情感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意识;情感与行为的一致;关注他人的感受,有同情心;克服焦虑恐惧;适当的自我调节。

情感伴随着儿童心里生活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感教育应该辐射到教育活动的全域全程,应该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的活动之中。在情感目标的指导下,一方面教师设立一些以情感教育为目的的日常常规活动,进行有计划的培养,比如双休日认养小动物等;另一方面结合偶发事件,加强情感的随机培养。

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教学情境和艺术作品对幼儿进行熏陶。例如,小班游戏中的《捉迷藏》中,小朋友和玩具宝宝进行捉迷藏游戏,伴随着欢乐的《我的朋友在那里》的轻音乐,幼儿抱着“玩具宝宝”快乐地唱着歌曲,跳着舞蹈,感受着朋友间的友谊。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幼儿能够直接参与的游戏情境,比如模仿生日晚会等;也可以创设间接参与的情境,比如故事、动画片等。这两种情景对于教师来说,活动是根据幼儿的情感目标设计出来的,幼儿在这类情境中引发出情感,可能比日常现实情境中产生的情感更加深刻、更加鲜明。教师也可以设计出专门化得情感活动形式。符合教育期待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挥幼儿情绪,易于在群体活动中相互感染扩散。

教师在开展活动中,制定的是弹性计划,以幼儿为主体,可以随时根据幼儿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集体的情感体验活动,师生互动聚集一堂,在某一特定的活动中共同体验某一情感。在这期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感交流,形成浓厚的团体性情感氛围,促进了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之深深地镌刻在幼儿的脑海中。

幼儿在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幼儿在活动中自由结伴、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并处理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教师在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做好观察记录。教师不要直接介入儿童的游戏。幼儿就是在这种自由、轻松地活动中,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在活动中有效地完成了自己预设的情感教育目标。

二、教长应当在情感教育中担任起个性化的角色,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1.教师和家长必须共同创设有利于幼儿情感发展的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的环境创设和利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应当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创设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

外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家庭的物质环境。我认为,有条件的幼儿园和家庭可将幼儿园的游戏室、卧室等活动场所布置成不同的色调,通过不同场所的环境给幼儿不同的心理暗示,使之产生不同的情感。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也应当注意动、静交替,促进幼儿情感的和谐发展。创设外在环境时,教师要重视物质环境的可参与性,使少儿产生依赖感、安全感。

内在环境主要是指教师与家长的言行、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担任起个性化的角色,这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隐性途径。即创设良好的环境和建立民主融洽的师幼关系、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渗透情感教育。

2.教师是幼儿行为的欣赏者、游戏活动的伙伴。首先,教师应当是幼儿行为的欣赏者。每一位教师都会遇上调皮的幼儿,我们应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来看他们,能够多看到孩子的优点,了解幼儿的需要。在欣赏中,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孩子感受到快乐等真切的体验,并真实地表现出来。我们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在进行教育评价时,必须以欣赏的态度,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其次,教师应当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伙伴。传统意义上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易产生被动接受、依赖、畏惧的心理,不利于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幼儿最喜欢的是教师作为“伙伴”的角色,只有“伙伴”才能一起快乐的游戏、一起倾诉、共同感受。

再次,教师要努力成为幼儿最好的伙伴,必须重视自身情感健康,只有健康情感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健康情感的孩子。把自己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传递个幼儿,在幼儿的心理积聚正能量。力避教师情感的诸多负面效应。

3.家长是幼儿情感健康的呵护者,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合作伙伴。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家长的教育养成方式能够在孩子身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园互动的重要性,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且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总之,幼儿情感教育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情感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对教育提出的新的必然要求,是人身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情感教育不能仅仅当做教育手段,而应该同时重视他本身的培养,着重关注如何通过种种手段,使情感教育走向更新的高度。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创设游戏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