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规则的创设》研究报告

2013-04-29 18:07杨红娟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活动区规则流程

杨红娟

一、问题的提出

纲要总则第五条提出“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组织与实施的第八条“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这就需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和主体性教育的环境,而活动区正好满足了幼儿感知体验,自由探索、发现,展示个性、才能的需要。

活动区也称为区域活动、区角活动,是对课堂教学、集体教学的延伸和完善。区域活动的规则承载着独有的教育价值,它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组织、约束、调整幼儿的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需要。

二、研究目的、意义

1.在活动区中,每个幼儿能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进行活动,他们个性化的兴趣得到满足,学习的原动力得到激发,由“学会”变“会学”,从而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及良好的人格。

2.课题研究增强幼儿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幼儿适应社会,更好地成长。

3.通过课题实施增加教师与幼儿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幼儿能更多感受教师的关注,增进双方感情交流,形成积极的教师形象、师幼关系,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研水平。

三、研究过程

(一)巧用图示,进区时呈现规则

所谓图示就是把一个个规则绘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通过观察、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

1.产生规则。新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如在玩娃娃家时,一涌而上的10余位小朋友,势必产生容纳不下,争抢玩具,角色难以分配等状况,从而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这时,教师及时地组织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共同商定相应的活动规则,由于规则是幼儿亲自参与制定的,幼儿较能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遵守。

2.人数暗示。教师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不干胶做成的小脚印,这样脚印就成了娃娃家限制人数最好的办法。这样,鞋印不仅是娃娃家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了训练儿童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标记图示像一位不说话的小老师,默默地发挥着它在进区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标记图的启发,幼儿可以自主、有序地进区,还可以避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的争执和矛盾。

3.图文图示。活动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该怎么做,教师在活动前就必须告诉幼儿,让幼儿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对幼儿的行为提出具体的、合理的、坚持一贯的要求。各班活动区规则都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文说明,例如活动区的进区规则;活动前要进行插牌选区;活动时要保持安静,操作时不随便走动,请求帮助要说悄悄话,不能影响别人;活动中要爱护操作材料,轻拿轻放;在表演区中教师用图文方式提示幼儿表演要穿戴整齐、大方自信、声音洪亮、面带微笑等要求,让幼儿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利用好我们周围的环境,让环境开口说话。

(二)图示流程,操作中丰富规则

幼儿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及坚持性都比较差。在活动前,幼儿虽然明确了要求,知道该怎么做,但在活动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因此,教师应采用图示流程的方法,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给予幼儿暗示游戏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1.方法流程。流程图示是告诉幼儿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一步骤如何做,我们就用流程图示将某一内容的全部过程反映在图示上,这样便于幼儿知道。例如,学习折叠衣服,单凭教师的示范讲解,幼儿还很难掌握,我们将折叠衣服的步骤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贴在活动区中,幼儿每天可边看图示边练习。很快就掌握了折叠衣服的方法,还养成了及时将衣服折叠整齐的良好习惯。再如,娃娃家模仿照顾宝宝,幼儿经常忘记铺被、脱衣的次序,我们就将这一过程绘成流程图。

2.提示流程。比如在厨师区,我们在墙裙处设计了四幅操作顺序图片:挂进区卡→戴帽子→自由取放橡皮泥→把东西整理好,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厨师们”往往会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有的幼儿进入厨师区,忘记了戴厨师帽,但只要他一看到标记图,就会意识到自己不对,马上去摘下一顶厨师帽戴在小脑袋上……久而久之,标记图便与幼儿的行为建立了联系。

3.自主流程。学习剪纸练习,我们把流程图放在墙上:幼儿可以从随意剪纸——剪粗条纸——剪细条纸——剪曲线条纸;从剪报纸——剪吹塑纸——剪马粪纸——剪布——剪麻布,等等,根据流程提示进行操作,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充分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在生活体验馆教师把包饺子、串珠子、做汉堡的流程图示展现出来,通过流程图示的提醒,幼儿做事有条理了,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增强。一段时间后,幼儿便自然而然形成了习惯。

(三)创意图示,运用后拓展规则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图示标记同样具有教育价值,情感内容的图示,同样吸引着幼儿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其中,这样,使得标记图的隐性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提高幼儿规则意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日常生活创意图示。我们从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入园、洗手、进餐、午睡等一日环节入手。例如在幼儿洗手、入厕这一环节中,它既包括了讲卫生的保育内容,又包含着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培养幼儿的自立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图示给予幼儿提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何用纸、别忘了抹香皂、怎样漱口等等,我们抓住教育和保育的最佳时机,对幼儿进行有机统一的教育,真正把规则意识带入每一个环节。

我们让图示在自然角里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不同器皿,不同土壤,种植的植物、养殖的动物,用图示来提示幼儿观察、喂养、浇水、测量的方法。图文卡通的记录体现了科学观察,让每个幼儿有机会照顾它们,表达了小主人的情感,为这一片教室的绿洲而快乐!

2.结合实物创意图示。充分运用图示再现生活场景,利用废旧材料自制“小小书”,把汉字和实物对应、图示与古诗对应、节日与图片对应。如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组织幼儿分享月饼,教师用废旧月饼盒中汉字“月亮”,让幼儿根据汉字及图示进行活动,朗诵月亮、团圆、思乡的古诗,根据古诗自己制作相关内容的图文图示、自制连环画等,从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自己制作游戏玩法、游戏规则的能力。由于活动规则是幼儿亲自参与制定的,因而,幼儿都能较好接受并能在游戏中自觉地遵守。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何桂香,《成长在路上》,农村读物出版社,2009.9

3.刘占兰、廖帖,《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4.张春炬,《幼儿园管理决策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10

5.刘晓东,《解放儿童》,新华出版社,2008.12

6.张春炬,《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导》,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5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活动区规则流程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