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丽芳
从教小学语文十多年,我有了一种疲惫的感觉,感觉到我的课就像一张白纸,尽管每一页都印着不同的内容,学生也能从每一页中得到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可每每翻开那一张张印满字的白纸后,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虽然有时也在那些纸上加上一些自以为很美的“小点缀”,但往往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使那些“小点缀”在教学过程的运用中,产生了一些误区。
一、误区
1.精心准备了,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了。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能有一个精彩的回报,大多数教师往往选择多媒体这一课堂“小点缀”,殊不知,这些精心准备的课件制作,对于提什么问题,播放什么视频音乐,显现什么图像,都是自己在课前设计好了,力求动用图、文、音充实自己的课堂。可事实上,课堂教学有很多不确定性。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不少的语文教师为了用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件,总是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学生往“正确答案”上靠,有的干脆硬生生地搬出“正确答案”。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的大门,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着耳朵听答案,根本难以发表自己那些独特而又有新意的见解。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极大地束缚了我们语文课堂的创新火花。
2.吃苦受累了,师生的互动却被削弱了。课标大力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但有些教师太过依赖这些“小点缀”,使得课堂看上去很热闹、很活跃,但使得教师只顾忙着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与鼠标,手忙脚乱,既没有办法对课堂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也没有过多的师生交流。学生看的是屏幕,听的是音响,整节课没有跟教师进行交流,也没什么自己的思考时间。显而易见,此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已经变得举足轻重了,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主人了,而是成了一个观看者,多媒体这个“小点缀”就显得喧宾夺主了,它大大统治了课堂教学,人性化的师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束缚,大大削弱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情趣。
3.声形并茂了,学生的主体却被扼杀了。课标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如果不能灵活地调控那些点缀,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那些点缀。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过程,都会受到这些点缀的限制,教学中,教师没有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角色转换,学生的主体更是无从谈起,课堂变成了以点缀为主角,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讨论,最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得不到发挥。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我认为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那些“小点缀”,但也不能滥用。我认为应该给语文课堂教学加上适当的“小点缀”,既不让人感觉到眼花缭乱,又让学生受益匪浅,既发挥了多媒体的功效,又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对策
1.精用“小点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乐于接受知识,才会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多媒体的应用要恰当。有的教师竭力追求多媒体画面的漂亮和动画效果,误认为只要多次使用课件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殊不知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弱化了文本学习,作为教师就更要避免走进这样的误区。
如学习《二泉映月》这一课时,导入课文时,我利用了多媒体播放了惠山二泉的美丽景象,并配上阿炳的二泉映月,学生如身临其境,情由感生,自然领略到“二泉”的美景。紧接着再让学生品读文字,学生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很快进入到课文情境之中。我做到了精选、精用图文声形这一小点缀,使原本的语文课插上了两只鲜活的翅膀,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果大大增加了。
2.巧用“小点缀”,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备课工作,充分挖掘教材,以学生为中心,适时利用“小点缀”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文本,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如教学《问银河》时,银河有点抽象,于是,在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幅广袤深遂的银河图,学生们一个个仰着小脑袋,一脸向往地看着神秘的银河,题眼中的“问”字,就把充满向往的他们引领进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之中。一幅广袤深遂的银河图,让学生的心中,充满了无数好奇的问号,同时课文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沉中巧妙地化解了。
3.善用“小点缀”,碰撞学生的思维火花。语文教学中那些小点缀的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着手,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再现方面发挥其优势。
比如在教学《月光启蒙》时,我便给学生创设了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乐曲《烛光里的妈妈》,一边看月光图,使学生进入到作者孙友田的感情世界,充分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拉近了学生与母亲的距离,唤起学生真情实感。
4.妙用“小点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语文课上的那些“小点缀”,可以适时地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音响、图片,把这些文本上没有的东西变成一个小点缀随机地加到语文课上,这样就会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我事先录制了春天的美景,然后再给学生放出来,借助动画,紧扣词句,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明白,“一草一木总关情,一山一水皆育人”,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上加上一些合适的“小点缀”——多媒体课件,会使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我们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这些“小点缀”,才能真正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虽然我们不能达到“不教”的境界,但是只要利用这些合适的“小点缀”,就能让语文课这张印满字的白纸变得绚丽而不眼花,真实而不失童趣,多彩而不失自主。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