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铭
放假回家,和爷爷一起看电视。忽然,电视上闪出一段京东大鼓的视频,爷爷屏住呼吸,脚随之打起拍子,与电视合唱了起来,如痴如醉。我不知道唱的是什么曲目,就问爷爷,谁知任凭我怎么叫也叫不醒爷爷,他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等爷爷看完后,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着迷,爷爷重重地一叹,开始了回忆……
倒退30年前的河北农村,每逢农闲时节,黄昏到来之时,炊烟四散,明月升起,人们便不约而同地赶到街中心的大槐树下,唯恐抢不到好位置,早早地各自带着板凳,树下早备好了书桌、茶碗、折扇、牛皮扁鼓、鸳鸯板。一旁坐定的盲人弦师,已定准丝弦,正襟危坐。大鼓艺人正准备着今天的书目。
艺人一看人来得差不多了,便右手持鼓箭,左手持铜板,用力一夯书鼓,就算开书了:“诸位压言,且听学徒,破鼓哑嗓,扭腔变调,胡蒙训耳,下面就请我们的弦师,款动丝弦,学徒我是恭敬一段呐!”盲人弦师拨起了三弦,满街尽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之声。艺人手中的铜板上下翻飞,叮当作响,右手的鼓箭也随着舞动,艺人好像和书鼓有仇似的,非要打破而后快。一阵“鼓套子”后,正式开唱,一般艺人会先唱一小段“书帽”,之后就引入正题——说大书。人们都知道,不说大书是不会挣钱的。有的艺人很了不起,一部《水牢双合印》,可以从盛夏说到过完年,但人们还是愿意听的。一般古书艺人是零打钱,就是说20分钟左右收一回钱,如果没有钱也可以给豆子、饭,实在没有,一壶热水也可以打发,尽管他们不太情愿。
台上的人眉飞色舞,信口胡云;台下的人时不时与艺人和着,打着拍子,有的听众未必懂得节拍,只是为了在同排大嫂面前显示自己很懂罢了。有的人在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丢了一个“扣子”。但也不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有爱搬弄是非的老太太,有专门爱在人前说张家长李家短、王家耗子八只眼的长舌妇,还有时不时窥视姑娘杨柳细腰的年轻后生与光棍儿汉。人们在这里好像得了特赦,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但孩子们可不爱听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在一旁跑着,跳着,叫着,简直是撒欢的羊。有的把鞋扔得老高,老高,落入人群中,爱开玩笑的故意收起来,看丢鞋的急脾气的孩子哇哇大哭。孩子们哪顾得看鼓书艺人狠狠的一瞥。大人们虽然不愿意孩子那么“撒野”,可谁也不会说什么的,毕竟玩是孩子的天性嘛,更何况大人们此时的心情极好。有的孩子玩累了,投入母亲的怀抱,一会儿,便深深地进入了梦乡……
那个时代的鼓书艺人,可能早已被装上了框子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如今电脑电视的普及,谁还会理小妞儿唱大鼓,盲公弄琴弦那“老掉牙”的玩意儿呢!淳朴的民风,孩子们的天真,怕也被那冷冰冰的水泥,筑得死死的、死死的。当初一段书用一杯水做酬劳,而今陌生人送你一杯水,你却未必敢喝。唉!消逝了、消逝了……
爷爷说到这里,眼眶里已经冒出一团泪水,或许这种情只有他那代人和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我盯着爷爷的眼看了许久,许久,哦!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指导教师 张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