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娜
民和县始终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民和多元文化特征,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形势,大力弘扬新民和精神,唱响民和发展的主旋律,努力使文体广电工作在加快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建设和“一城两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一、民和县当前群众文体活动开展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近几年来,在民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的群众文体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涨,活动面广。目前,我县三川地区、隆治、核桃庄等地社火队、秧歌队、太极拳(剑、扇)等文体活动发展迅速,部分行政村恢复了秦腔、眉户、业余歌舞剧团等,在农闲季节开展的活动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一年一度的“土族纳顿”、马场垣“谷雨节”果花会、峡门、七里寺、满坪地区的“花儿会”、马营、古鄯地区十二庄“雪娃会”等活动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声势越来越大。二是基层群众活动经常,队伍逐步壮大。调查发现:官亭镇坚持经常开展活动的团队有10个,参与活动人员达600余人。主要活动形式是社火、秧歌、腰鼓、舞蹈、锅庄、眉户戏等。原有的“老年人艺术团”目前已经恢复,经常活跃在附近乡村进行演出。隆治乡李家、铁家、张家、白武家等村晨练的人数已达320余人,各村都有戏剧演艺人员。前河乡12个村、满坪镇12个村都有篮球场地,篮球运动成为前河地区最普遍的群众活动之一。李二堡镇李家村在村支部书记李长命的带领下,成立的眉户剧团队伍演职人员由原来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演出规模不断壮大。三是各种民间协会和剧团组织层出不穷。近几年来,民和县各种“协会”和“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全县已拥有摄影家协会、音乐戏剧舞蹈家协会、花儿协会、刺绣协会、象棋协会、作家协会、书画家协会、美术绘画协会、奇石协会、信鸽协会、老年人协会、纳顿艺术研究会、射箭协会、乒乓球协会、田径协会、武术协会、摩托车协会、地掷球协会、篮球协会等20多个,会员近万人,涵盖广泛。这些协会从各自领域特点出发,发挥功能作用,积极为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目前,已成立了38个民间业余剧团,每到节庆期间,各剧团编排一些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小节目,走街串巷,给群众带来欢乐,带来笑声。
实践证明:凡是文体活动开展好的地方,人们的精神面貌、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赌博、信邪教、打架斗殴现象明显减少,崇尚科学、奋发向上的氛围特别浓厚,为此也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虽然得到蓬勃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基础不够牢固。基层乡镇领导干部对农村文体建设认识还不到位,部分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文体建设的现象还存在。由于村镇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致使个别地方对文体阵地处于无序发展状态;文体人才还存在得不到重视,后备力量缺乏,队伍还不够稳定。
(二)经济支持不够有力。经费不足是多年来制约农村文体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县城文化活动红红火火、丰富多彩,农村各种文化特色已初步显现、暂露头角。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文化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加之文化活动经费的制约,农村文化建设举步维艰,设施设备相对简单。
(三)文体活动内容简单。由于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造成文化活动不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农村文化活动仍然以表演传统的大秧歌为主,缺乏反映时代精神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文化队伍从业人员以书法、绘画、社火、业余剧团等为主,多散居农村,形不成规模,没有知名度,而且无统一组织和管理。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民和要在建设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中“挑大梁、树形象”,就要高度重视“文化强县”。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领导重视,加大投入。政府应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纳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农村文化事业在议程上有位置,内容上有安排,资金上有支持,考核上有目标,措施上有保证。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费投入,特别要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标准篮(排)球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要大力培养和扶持一批基层文体人才。通过“保护一批、巩固一批、培养一批、挖掘一批”和开办“文化大课堂”等形式,精心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能人队伍,抓好村文化中心户的扶持和培育力度,打造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体骨干队伍,扩大乡土文化,逐步壮大农村文体人才队伍。要保护好现有的文体人才,特别是带有地方特色、民俗特色的文体人才。
三要积极保护、挖掘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传统文体项目。民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纳顿、花儿、道拉、宴席曲、宗教寺院、刺绣、眉户戏、贤孝、小调、秦腔等传统文化项目和武术、射箭、摔跤、象棋、拔河、长跑等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县群众中基础深厚,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和支持,培养和发展。尤其是三川土族纳顿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为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土族纳顿,邀请专业人员创作编排一套以土族舞蹈为基础的韵律操,并逐步在三川地区中小学推广。同时推介到省地少数民族运动会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进行地方民族特色体育的展演活动,提升土族“纳顿”特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要紧紧抓住“特色”二字作好文章。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当地资源优势,引导当地优秀人才,因乡制宜,因村制宜,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特色”的思路,善于创造和展示自己的亮点,努力彰显地方特色和打造文体品牌,乡镇综合文化站才能做到“有为有位”。
五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好乡镇文化机构设置、队伍稳定、人员待遇等问题,确保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日常经费开支。建立正常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做好农村文化工作者和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总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只要我们开拓创新,制定出切实有效地措施,采取各种形式,全民参与,多管齐下,才能使我县群众文化活动能开展的有声有色、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