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人文性质,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实践证明,美术教师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稳固具有独特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在各项美术活动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教师;小学生;健康心理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在小学阶段大脑发逐渐成熟,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心理发展则进入了一个快速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而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在心理状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因素中,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入手,因材施教、及时教育,就能有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美术课对小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作用
列宁指出“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事物的任何形式,也不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
(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美术课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理论阐释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2001),指明了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其中之一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指出“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也指出“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二)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的内涵相互契合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有9项指标:①幸福感;②谐调发展程度;含个人的内心及个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谐调;③自尊感;④个体潜能发展;⑤个性成熟;⑥人格整合;⑦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⑧有效适应环境;⑨环境中必要的自我独立。从上述9项指标来审视美术,不难发现其内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是一般学科所不具备的。美术教育既是欣赏美的活动又是实践美的过程,美不仅愉悦人的感官,更能激动人心,给人带来快乐和享受,美术教育可以培养。”
三、小学美术教师塑造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具体措施
(一)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措施
1、营造宽松的氛围,释放孩子的天性,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第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愉快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美术课堂给予他们的气氛应该是比较轻松活跃的,让他们得到放松。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活泼天性这一特征,用心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舒展的空间中活动。
第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个性与兴趣爱好,教师在课堂中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努力开发其个性潜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创作。在美术教学中,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游戏、手工制作和创造性绘画来改变学习的枯燥,从中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自我概念。
第三,利用“动手”的环节,确立自信,培养对抗挫折的能力。学生画画、做手工的过程有心理调节的作用,在画完、做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谈谈创作原因或者根据所画、所想讲出故事来,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抒发自己、表达自己,有时也会令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需要和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画为心声,绘画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呈现,教师可以从学生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内容上来分析其内心世界,或者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或者发现不良情绪,从而对症下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理方面的辅导。
2、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全方位地评价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以往的美术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通常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巧高不高”为评价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随意性与片面性。许多有独特想法与创造力的小学生因此而不能得高分,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产生自卑心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术作业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巧高不高”、“好看不好看”为评价标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画与做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经过动手和努力,自己能够获得成功的愉快,尤其是那些在画与做时,遇到过困难、曾经灰心失望过的学生认识到“我也能画好(或做好)”,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需要。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灵活的、合理有效地采用有针对性的评判方式,在客观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后,因材施教,以全面的、理性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理与自我观念,使他们处于一种可以舒张个性、宣泄情绪的空间,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这种来源于教学评价的成功感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潜能必然得到充分的发掘。
(二)美术课外活动中的措施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各种美术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美术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扩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信任、责任感等,这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心理、克服和矫正固执心理、孤僻心理大有裨益。而且,“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外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能开扩眼界,增长知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能造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变化等。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美术造型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优秀的美术文化,增强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在日常生活中以健康的审美观点来认识和辨别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卫萍,陈雪梅.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陶国根.让美术课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新课程,2009(3).
作者简介:杜丽(1985—),女,贵州六盘水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小学美术教师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项目编号cx2013sp136)一般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