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丛
摘要: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的新模式的推广必然得需要工作对象的鼎力参与。然而,这种模式在推广方面遇到的瓶颈之一就是宣传力度的缺乏,高校也尚无有效地宣传这种模式的机制,这也就造成了一方面是辅导员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微博;但因为缺少有效地宣传机制,另一方面又是学生鲜有知道和参与辅导员微博内容建设的怪现象。
关键词:辅导员 微博 工作 新模式
一、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的障碍
(一)宣传力度的疲软与宣传机制的缺乏
虽然微博盛行于各大高校,然而每个人对微博的使用还是局限个人。一方面,辅导员的微博还没有成为一个与大学生互相沟通的网络平台,与其他人一样,辅导员的微博还只是作为他们自己表达情感看法的平台。另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微博只是大家娱乐发泄的平台,致使许多学生都不知道辅导员微博的存在。
(二)学生对辅导员的不信任
在大学生的传统思想中,辅导员是以一个不经常和大家见面沟通而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的角色存在的。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在微博这个平台表达他们的隐私,他们更加倾向于像同学寻求帮助。如何增强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信任,是有利于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微博的发展与应用是大势所趋,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这种新模式,首先建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合适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是关键。
(三)辅导员微博界面或内容不合学生“口味”
虽然辅导员用在微博内容更新上的时间也很长,但是辅导员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微博时,其中的很多内容并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相应的更新,这也就造成了一方面是辅导员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微博,一方面又是学生鲜有“领情”参与其互动的尴尬现象的存在。
辅导员想传达的信息不能迎合大多数大学生的需求。因此,辅导员更新的微博与大学生关注的其他微博比起来少之又少,致使大学生忽略了辅导员的微博,辅导员的微博自然也不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工作新模式的展望
微博在中国的兴起时间很短,但众人皆已感受到其发展趋势之猛。微博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管理更是当前高校面临的全新课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工作创新,保证运作实效,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微博建设的科学、常态和有序性。
(一)模式一: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平台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微博的平民性及自由性,使交流双方地位平等,学生在放松的精神状态下,没有直接面对师长时的畏惧和排斥情绪,个人想法就会真实地呈现。在微博中,很多因害羞、内向等心理原因而难以倾诉的情感、生活等问题可以借助虚拟的身份在微博上提出,辅导员可以通过这些动态记录,更全面、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辅导员借助微博把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内容融合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深入到大学生琐碎的生活细节中,借助微博碎片化的信息交流,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刻环绕在他们生活的周围,最大程度的切合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无声中默默地滋养大学生们的心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二)模式二: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学生就业的微博平台
1.大学生心理辅导在微博。
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博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在思想上取得进步、在学习上争先恐后、在活动中敢为人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微博,不仅可以帮助这些处于敏感年龄段的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还可以赢得学生对辅导员的尊敬,进而对学生产生持久的人格影响。微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正以其独有的特性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默默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开设个人微博,不但可以发现学生的不同侧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更主要的是辅导员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评论或博文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和内心世界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留言和辅导员交换意见。
2.就业指导在微博。
作为高校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在微博寻找就业机会:
1)采用信息订阅的方式,对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公司、招聘网站添加关注,第一时间了解招聘信息,并与招聘方沟通。
2)建立班级的微博求职小圈子,不断地更新求职信息,使同学们能相互沟通,分享招聘信息和经验。
3)要培训学生写好自己的微博。英才网联的就业指导专家董超认为,微博是个人的精神和思想的呈现,积极的、阳光的、心态和价值观正向的是被认可和推崇的。
(三)模式三:建立分类别、多层次的学生工作的微博平台。
1.建立为学生服务的辅导员微群。正在使用微博辅助日常工作的辅导员教师都知道,辅导员微博很容易形成了一种“围裙”(即微博群)关系,其中既有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共同编织的“围裙”(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微群),也有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因工作的需要而织成的“围裙”(如“高校辅导员”微群)。不管处于哪种“围裙”关系中,每位辅导员教师都应该有效“联动”,尽最大可能适时扮演好老师、家长、朋友和学生等各种角色。
2.实现辅导员工作微博与学生思想交流工作的整合。从现实情况看,要想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与老师或辅导员谈心、交流,可能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涉及到身份、认知习惯、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将网络中包括工作微博在内的交流平台无缝地整合到学生思想工作中去,就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3.以娱乐化为纽带构建微博交流平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博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潜力,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构筑的娱乐化信息平台的功能,通过“转发”的方式,让到访的学生随时随地将看到的与思想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也转发到其他微博平台中去,在娱乐的过程中,学生群.体之间亦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尹晓敏.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2]武雪周.探析微博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