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金华 杨旭 刘松筠
【摘 要】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关键词】蛋白质;生理功能;生命之源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一类特殊的氨基酸,即L-α-氨基酸。自然界氨基酸种类很多,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仅20种。【1】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盘曲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和特定的空间结构不同,所以蛋白质是具有多种多样性的。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对人的生长发育,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包含在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中。
1 人体中蛋白质的含量及分布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器官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蛋白质又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占细胞内固体成分的80%以上。在体内蛋白质的分布很广,肌肉、骨骼、皮肤、血液、毛发、指甲、消化液及淋巴都有蛋白质存在,不含蛋白质的只有胆汁和尿液。是激素的主要原料,它构成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无羟色胺。成人体内蛋白质占体重的16%~19%。如果体内蛋白质丢失20%以上,生命活动就会被迫停止。【2】
2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1 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
蛋白质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运动时需要肌肉蛋白参与,运输氧气需要血红蛋白参与,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催化生化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具有免疫功能的是抗体。具有支架作用的是胶原蛋白;参与遗传信息传递的是核蛋白,维持细胞内外液平衡及运送营养物质的是各种血浆蛋白【3】
2.2 构成和修复组织
细胞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不断地在衰老、死亡,又不断地更新。蛋白质是由细胞组成的,在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中,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机体细胞的新旧更替,细胞的分解与组织的破损,都必须由蛋白质参与组织的形成和修复。【4】血红细胞的寿命只有3到4个月,到一定时间就会被骨髓产生新的细胞所代替。消化道壁的细胞寿命只有3天,他们在不停的脱落和更新,皮肤细胞寿命只有28天,新的细胞又重新生成。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
2.3 运输和储存
蛋白质构成了体液、血液、细胞膜等处的各种载体成分,对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储存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中氧、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转运、代谢废物的排泄等都离不开蛋白质。【5】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红血球更新速率250万/秒),运铁蛋白---运送铁,视黄醇结合蛋白---运送视黄醇,葡萄糖转运蛋白---运送葡萄糖,碳水化合物谷类,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6】
2.4 维持机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血液中的血浆蛋白能维持机体渗透压,对血管与组织间水分及物质的交换起重要作用。如果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引起水分过多地潴留在组织间隙而出现水肿。前几年安徽阜阳、湖南株洲等地发生的大头娃娃事件【7】 就是因为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太低,婴儿食用后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渗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形成大头娃娃。
2.5 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由血浆蛋白这类高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叫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壁是渗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取决于胶体渗透压。组织液来自毛细血管血液,液体渗出毛细血管主要是一种滤过过程,决定滤过方向和流量的因素是有效过滤压。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组织液的有效过滤压为1.33 kP(10mmHg),在这个压力的推动下,血浆中的一部分液体滤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到毛细血管静脉端,这时毛细血管静脉端的有效过滤压为-1.066 kP(-8mmHg),促使组织液部分地回渗到毛细血管内,从而使组织液与血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6 具有免疫功能
蛋白质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体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具有免疫功能。七天更新一次。在体内蛋白质充足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
体内蛋白质不足,会影响到胸腺及外周淋巴免疫器官正常结构,一旦受损其结构和功能恢复极为缓慢;体内蛋白质不足,血中T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减少,对抗原诱导的增殖反应降低;体内蛋白质不足,还会使上皮及粘膜组织分泌液中SIgA显著减少,溶菌酶水平下降,使其组织抵抗力降低,甚至可导致感染扩散。
2.7 具有催化作用
机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它的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能参与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如思考,运动,睡眠,呼吸,愤怒,喜悦或者分泌荷尔蒙等。酶的催化作用催动着机体充满活力的生化反应,催动着生命现象不断健康的运行。食物的氧化是动物能量的来源,其氧化过程也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完成的。食物必须在酶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才能透过肠壁,被组织吸收和利用。所以,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在胃里有胃蛋白酶,在肠里有胰脏分泌的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8】因此,酶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催化剂,只有酶存在,人体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化反应。人体内酶越多,越完整,其生命就越健康。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3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与平衡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是65~90克,供给人体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有畜禽肉类和鱼类,其蛋白质含量约为10%~20%,鲜奶类1.5%~3.8%;蛋类11%~14%;干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20%~40%;硬果类如花生、核桃、莲子等含15%~30%,谷类6%~10%,薯类约含2%~3%。【9】对于健康人而言,只要坚持正常的饮食,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即可满足对蛋白质的需求。但是对于受伤或手术后康复期者、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老年人和运动员,以及节食减肥者、体质虚弱易感冒,精力不足、易疲劳者、免疫力低下、偏食、营养不良的人群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蛋白质。
蛋白质食用要适量, 过多地补充蛋白质易引发许多疾病:肠胃功能减弱,机体抵抗力降低;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易使人肥胖,导致骨质疏松。
4 结束语
蛋白质——机体生命之源,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它是与生命、与各种形式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所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会随着年龄和生理状况的变化而改变,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适当地增减蛋白质用量,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过多或缺乏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胡敏予. 临床营养学. 第1版.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
[2] 张爱珍. 临床营养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
[3] 张爱珍. 临床营养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
[4] 宋应华. 运动营养的应用方法与指导.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0:27
[5] 宋应华. 运动营养的应用方法与指导.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0:27
[6] 蛋白质 2013-4-2下载http://baike.baidu.com/view/15472.htm
[7] 中国有多少“大头娃娃”? 2013-4-2http://news.xinhuanet.com/ mrdx/2005-04/16/content_2837072.htm
[8]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6.htm 2013-4-2
[9] 刘志成.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