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芳 姬琳等
【摘 要】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为临床急症之首,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祖国医学对脑出血的研究颇多,历代医家提出不同观点,但一致认为瘀血为脑出血病机关键,并提出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出血的病理生理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了很大变化,脑出血的活血化瘀治疗是很多医家关注的热点,临床研究众多,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为“急症之首”,在所有卒中事件中占15%到20%,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1]。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出血的临床和试验研究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面有新的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学病因病机及治法研究
脑出血属祖国医学中风病范畴,为出血性中风。风、火、痰、瘀为出血性中风的四大病机,最突出的问题是出血致瘀,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血”,即离经之血痹于脑络,造成瘀血。
中风病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云: “血瘀者实者”,“血实者宜决之”。《血证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见血休止血,首当祛瘀”“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逐瘀汤系列方剂,开创了中医学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先河。
随着医学的发展,众多医家研究认为,出血性中风病机以瘀血
为主,出血性中风治疗当以祛瘀为要。
20世纪80年代提出瘀血阻滞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基本的病机,活血化瘀是其治疗的关键[2]。覃正状认为血瘀痰闭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关键的标象,应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3]为治疗大法。林安基等认为脑出血进行期的病机特点以痰水相生、水肿与瘀血为主,应给予破瘀醒神、化痰消水[4]为主治疗。王永炎等认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重在祛瘀,提出出血性中风“毒损脑络”的病机[5]。沈冲等认为气虚失于摄血,经络瘀滞不通是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病机特点,认为出血性中风治疗应以益气化瘀为主[6]。
脑出血中医病机为为本虚标实,以血瘀标实为主, “急则治其标”,治疗重点在祛瘀。
2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脑出血后脑损伤的机制很多,如血肿压迫、凝血连锁反应、血红蛋白诱导的毒性反应、炎症反应和补体级联反应[7]等等,血肿扩大导致的机械性压力是造成脑出血后最初的损伤,脑出血后的水肿和炎症反应在血块形成过程中及血肿形成后,造成了对脑组织进一步的损伤[8]。
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发生在脑出血后的血肿形成期,凝血素的产生、红细胞溶解以及炎症反应和补体级联反应等使血液处于高凝、易栓状态,治疗应以抗凝为主[9]。现代医学证实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治疗并无确切疗效,而活血化瘀药对脑出血急性期有较为确切的疗效,活血化瘀法为脑出血急性期基本治则[10、11]。
3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现状
3.1 活血化瘀药物应用的时间窗及安全性问题
传统认为脑出血急性期存在出血的可能,不可以应用活血化瘀药物,但Herbstein等[12]研究证实,脑出血后2-5小时很少出现活动性出血。卢文娟[13]等CT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继发性出血主要在24小时内,最多在6小时内,24小时后很少出血,为脑出血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治疗时间窗提供依据。
3.2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虢灿杰等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治疗可促进血肿吸收、血肿周围组织脑水肿的消除,促进脑出血损伤区血管新生,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进而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恢复[14]。马洪玲等研究证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用于临床是安全可靠的,血肿吸收开始早,速度快,脑组织水肿消退快,有利于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15]。林靓等研究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可防止再出血,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血肿周围水肿,改善血肿周围缺血,促进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修复,保护脑细胞等,疗效肯定[16]。张广明等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出血性中风能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血肿周围缺血区血流,促进侧支循环开放,减轻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脑出血的预后,比单纯西药效果更佳[17]。徐召理[18]应用川芎嗪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川芎嗪能促进血肿吸收,明显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利于脑水肿的消除,对脑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建议在患者发病1周后开始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卢红等[19]应用丹参注射液和活血化瘀中药配合西医脑出血的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方法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谢高强等[20]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血栓通可以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行。
综合上述文献,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可以止血而不滞血,活血行血而不致出血,减轻血肿对周围组织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Lee JC,Cho GS,Choi BO,et 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duced brain injury is aggravated in senescence accelerated prone mice[J]Stroke,2006;37(1):216-221.
[2] 吕世军,焦久存,牛玉国,脑出血中医病因病机之古今[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41-1542
[3] 覃正壮.活血化瘀化痰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昏迷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39-1040
[4] 林安基,孟庆刚.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2
[5] 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16
[6] 沈冲,陈飞,杨海霞.脑外伤早期用活血化瘀中医药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07-1408
[7] Gong Y,Hua Y,Keep RF,et 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effects of agingon brain edema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J]Stroke,2004;35(11):257-259
[8] Ardizzone TD,Lu AG,Wagner KR,et al. Glutamate receptor blockade attenuates glucose hypermetabolism in perihematomal brain after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J]Stroke,2004;35(11):258-291
[9] Szymanska A,Biernaskie J,Laidley D,et al. Minocycline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fluence of injury severity and delay to treatment[J]Exp Neurol,2006;197(1):189-191.
[10] 张旭东,裴世澄,梁德胜,等.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超微结构改变[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3):269-271.
[11] 张广荣,孙大宝,李晓梅,等.三七总甙活血化瘀治疗基底节出血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6):398-400.
[12 ]Herbstein DJ,Schaumberg HH.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atomn.An invertigation of the i-nitial hemorrhage and rebleeding using chromium Cr51-labeled erythrocutes[J].Areh Neurol,1974,30(5):412-414.
[13] 户文娟,杨际清.脑出血继续出血68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脏血管病杂志,2004,2(1):56-57.
[14] 虢灿杰.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促血管生成素-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3):138-141.
[15] 马洪玲.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8):752-753.
[16] 林靓,何文彬,吴颢昕.抵当汤对试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5,18(3):1-2
[17] 张广荣,孙大宝,李晓梅,等.三七总甙活血化瘀治疗基底节出血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6):398-400.
[18] 徐召理.川芎嗪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Feb,21(6):630-631.
[19] 卢红.李素英.刘麦仙.宋景贵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7,8(4):231-232.
[20] 谢高强.刘家令.王晓毅.高聪等.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716-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