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初中学校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3-04-29 00:44熊伟荣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校区效益校长

熊伟荣

一、多校区初中产生的现实背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等政策的实施,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增加,以及人口流动和城市建设加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中心地区,出现了多校区初中学校。多校区初中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地理位置分散,但同属一个行政系统管理的初中。

不同的背景产生了不同的多校区初中类别,大致分为三类:合并型、兼并型和扩展型。合并型是指根据地区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将不同的几所初中合并为一所,新组的学校便产生了多个校区,合并前的初中地位是对等的。兼并型也是由多个主体并为一个主体,但往往其中的一个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在规模或办学效益上,拥有绝对的优势,重组后的情形也是多个校区,只是具体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合并型的不一样。扩展型是指学校自身办学满足不了所在地新的教育需求,需要新增校区来扩展办学资源,而出现一校多区的局面。D校属于扩展型的多校区初中,一方面整合优化了地区教育资源,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对缓解老百姓孩子上学难、解决大班额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面临的挑战

多校区初中形成的类型不一,带来的学校管理具体问题也不完全一致,但同属一校多区的管理格局,面临着共同的管理困难。笔者分析D校的办学实情后发现,多校区学校管理主要存在管理成本、运行效益、资源配置、活动开展以及文化融合的问题。

1.管理成本问题

由于多校区初中的各校区地域分割、位置分散,增加了学校管理成本,具体包括时间成本、行政成本和风险成本。D校的新校区位于城郊,原有教师和学生大都住在城中的老校区附近,师生往返的时间大大增加。另外,两个校区,实际上相当于两所学校的工作,需要增配更多的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的增加又带来协调的难度,协调不当、工作衔接失误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风险。

2.运行效益问题

投入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学校管理效益的提升。相比原来的单校区,D校的管理规模扩大,管理人员增多,带来管理层级的增加。以校级层面领导为例,D校的结构为校长、书记、德育分管校长和教学分管校长,校长、书记和教学分管校长在老校区,德育分管校长在新校区。可见,校级层面中增加一个管理层级,分校区的事宜先经过分校区的分管校长再转至校长;另外,老校区缺少分管德育校长,而新校区的德育校长承担着多重角色却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易产生权责不清、多头领导、相互推委和效益不高的问题。

3.资源配置问题

多校区初中的校区之间通常在教学资源分配、师资、校园活动等方面存在不均衡和不平等现象。D校作为扩展型的多校区初中,近几年新招了很多年轻教师,新校区的硬件设施优于老校区,但总的来说,从优秀教师配备上不如老校区。且由于交通的原因,一些重要的活动往往也安排在老校区。因此,尽管是一所学校,但不同校区的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

4.活动开展问题

学校活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学校层面的活动、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前文所述,D校的学生活动存在参与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在教学活动方面,如常规的校本培训、教学研讨等,两个校区的学科教师像单校区那样一起交流的不多;学校层面的活动也是如此,比如常见的举办一个开学典礼,像采用单校区那样现场感的形式几乎不可能。不同校区的师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协调。

5.文化融合问题

学校文化是基于学校历史传统长期积淀而成的,是凝聚师生行为和共识的宝贵财富。从单校区变为多校区,打破了学校原有的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如D校所存在的校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缺乏经常的交流,以及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管理冲突等,会弥散学校已有的整体文化,甚至会滋生各种非正式的小团体文化,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改进的对策

上述列举的几个方面,是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的常见问题。改进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效益公平和整体协调的原则,采取选择适应不同校情的管理模式、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和措施、建设数字化校园提升管理效益、加强学校核心文化的融合与熏陶等对策。

1.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的原则

(1)以人为本。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因规模扩大、因素增多而变得更为复杂,在诸因素中特别要重视人的因素,激发每一位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利用各种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在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上,是否以学生、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是衡量学校管理优劣的首要原则。

(2)效益公平。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高效益,多校区学校管理也不例外。应着重考虑构建合理的学校机构,把组织内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和各种关系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用科学管理取得最佳效益,核心是教学质量效益。同时,在调配学校人、财、物、活动、信息等资源时,应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应坚持两个校区都要兼顾的原则。

(3)整体协调。多校区学校管理要树立“一个学校”的理念,统一行政系统、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发展规划,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各校区工作都要服从学校的整体安排,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文化氛围,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的改进对策

(1)选择适应不同校情的管理模式。D校在单校区时,采取的是类似多数中小学的条式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管理层次清晰、控制有力,但校长事无巨细、需花费很多时间,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管理效率还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当学校变为多校区、管理规模扩大时,管理幅度大以及部门间协调不力等问题暴露出来。根据学校实情,D校调整了管理模式,采用条块结合式扁平的管理模式,即在原有校级领导不变的情况下,设立校长领衔的校务委员会为学校最高领导机构,下设课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四个部门,主校区设立全校统一的职能机构,分校区成立管理分支机构,每个职能部门都派人在分校区工作,并且分管部门的领导每周定期抽时间到分校区值班。这样既保证了学校层面的统一决策、协调和指导,又下放和分解了各项管理权限,实现管理层次扁平化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2)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学校管理制度的职能上,应变控制职能为服务职能,D校原先的管理制度更多倾向基于目标管理的监督检查职能,而今转变为重点在调研、协调以及过程服务方面。D校为了简化办事流程,由校务委员会组织,全校教师广泛参与,针对各项管理工作制定了标准化操作规范,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在不同校区各职能方面的计划协调和资源调配。依据多校区的管理特点和需要,D校还新增了一些管理措施,如领导分校区值班、教师定期轮岗、教学质量评估、教研活动、学生选课等方面制度都有调整或新增。

(3)建设数字化校园提升管理效益。D校重视了校园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例如在课程管理方面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校区间课程安排、教学信息、选课方面等网上无障碍交流,采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解决在管理、教研、科研等方面因距离产生的集中交流问题。同单校区相比,数字化管理对学校尤为重要,能缓解学校管理的时间成本、交流成本和风险成本问题,提升学校管理的整体效益,对统一协调校区间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学校核心文化的融合与熏陶。D校在加强校区文化融合沟通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强化校训校风和学校教育理念,在各校区的建筑和走廊、墙面和过道上标识张挂学校的校训校风、名言图片等反映学校文化内涵的设施;通过活动进行各校区的师生交流,如让老校区学生到新校区参观学校发展新貌,让新校区学生到老校区了解学校的发展史,校区之间师生定期互动等,使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校的整体文化;组织教师到各校区开展选修课或社团活动,组织校区之间师生的展示竞赛等,这些措施能保证学校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健康发展。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产生越来越多的多校区初中,学校管理也应正视问题、减少内耗、加强融合、提高效益,调动每个校区教职员工办学的积极性,促进每个校区公平、协调、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浙江 平湖,314200)

猜你喜欢
校区效益校长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论校长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