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创新教法,开拓资源,提高习作兴趣

2013-04-29 17:07:36赵国泉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成功兴趣美术

赵国泉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美术学习的能力,可以说兴趣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注意使之与学生发生兴趣方面的关系,即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确立学习美术的兴趣,对于陶冶情操,开拓创新思维,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兴趣;情感;方法;创新;成功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这样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美术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信息的载体,但教师必须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使用教材,大胆地自由组合,使教学内容更富有生活气息,使之对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更具有指导意义。

1、链接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激发兴趣。

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需要特别强烈。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给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经常想通过绘画来描述表达身边生活事物的冲动,比如一个学生在画太阳,画植物时,都倾向于把它们画成身边亲近的形象,这就是它们对世界的体悟和了解。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要做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身心发展和对事物的认知有密切的关系,看到有比较感染力的事物就会受到鼓舞。例如,当我们看到朝阳,看到夕阳,看到花开花落,看到月圆月缺,会有许多的感想,会有许多触动。当我们对人生,对生活有了触动和感想时,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需要,有同他人交流的需要,有留下逝去的美好瞬间的需求,这时美术也成为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需要。大多数学生需要表达对事物的认识时就试着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生活的体悟,不能要求学生都千篇一律的要求将作品做成什么样,要表现学生自己眼中的世界,就像在初中所学的课文《叫三声夸克》那样,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作品中要表现的形象也应该存在差异。作为老师应该交给学生的是表现技巧,让学生能更容易,更透彻的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应该给学生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其学习美术的热情!

2、想象创新,提高兴趣

想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所以在课堂上要学生多多联系日常生活和自己身边的故事中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美术作品中才能呈现出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使学生以我笔画我心,才能使其提高学习兴趣,乐此不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总之,课堂激趣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不断地提升.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青睐.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否定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无论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作业讲评时我注意多说优点,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把同学们的艺术创新表现的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成为学生心灵的反映.

3、运用多媒体教学,整合资源,创新教法,激发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尽量动手动脑,创造出他们满意的作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教七年级《身边的物品》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堆柴房,屋前堆放许多木头,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对于有些课目的内容,学生较为陌生,甚至难以欣赏。课堂中,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创新教材教法便于学生找到生活与美术的情感沟通切合点,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了伏笔。如借助文学里的情感表述和写法特点准确概括艺术原型的本质特色,借助音乐的韵律节奏全面分析美术形式的审美技巧、借助数学的形体结构客观评价造型元素的组合方法,或是借助民间艺术的色彩启示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参与,还有社会实践的地方特色强化美术功能的社会意义。通过多渠道整合资源,创新教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从而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成功兴趣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谈中学生的人生成功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7:44:17
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后进生学习初中数学的自信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中华家教(2016年10期)2016-11-07 17:36:05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