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嫦娟
摘 要:由于教师不够重视估算,学生的估算能力得不到训练,因而估算能力很弱,导致很多题目做完,明显的错误都不能发觉。所以呼吁教师要重视估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是一种技能,不容忽视。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感;学习品质;整体感;观察力;作用;方法
很多老师重视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估算能力的培养。却不知在生活中估算运用的比计算要多。由于教师不够重视估算,学生的估算能力得不到训练,因而估算能力很弱,导致很多题目做完,明显的错误都不能发觉。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对估算的作用和估算的方法做一点粗浅的介绍。
一、估算的作用
估算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数学计算时的快速运算、判断的需要;另一方面估算形成的“数感”对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数量关系进行合情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算教学对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提高他们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利用估算提高精算质量,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平时精算时,估算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在精算前进行估算,可使学生自由而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精算后进行估算,可利用估算方法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看计算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等,以检验笔算或计算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习惯,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找出问题所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2.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包括: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等。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学着用定量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从而使事物的形态更加明晰、准确及严密,进而增进他们的数感。例如:在做这样一题:校园里有杨树80棵,柳树50棵。(1)柳树的棵数相当于杨树的百分之几?(2)杨树的棵数相当于柳树的百分之几?这两题在做之前就应估算出,第(1)题结果是小于100%的,50÷80=0.625=62.5%。第(2)题结果是大于100%的。80÷50=1.6=160%。这就是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3.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整体感
估算教学强化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运算和测量结果的概括性的认识,如估计物体的大小(如树的高度、树干粗细等)、事物的属性(如洗澡水的温度)、事物的变化(如学生不断变化的身高)等等。只有这样,学生在直面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才能有所取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增强他们认识事物的整体感。例如求六年级学生小明的身高,根据生长规律一般在100厘米~170厘米之间,如果你做出的结果不在这范围内,那就错了。
4.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
估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常量(如一桶水的体积),并积淀成生活的常识。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观察力。例如:我在教“公顷的认识”这一课时。公顷的单位比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难度要大。我在教时时这样引进的:我们丹阳市中心有个市民广场,学生都很熟悉,问:市民广场大约有多大?答:得出大约20000平方米。问:是不是感觉平方米单位还太小?需要一个更大一点的单位?师:今天老师就给一个更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公顷。20000平方米=2公顷。市民广场大2公顷。接着问:1公顷有多大?让学生小组合作,举生活中的例子说说1公顷有多大。再让学生去估计我们学校的中学部操场面积大约有多大?小学部操场面积有多大?我们整个学校面积有多大?……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
二、估算的方法
1.凑整的方法
如289+312,估算:300+300+600。
2.取一个中间数
如63、67、61和69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65,有的比65多一点,有的比6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65,直接用65×4=260,就大约地计算出了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
3.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
如23×4就可以想到25×4=100;126×8就可以想到125×8=1000。
4.寻找区间,也就是说叫寻找它的范围,也叫做去尾进一
以878为例,去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至少是800;进一就是首位加一,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900,这样得到一个范围,就是寻找它的区间范围。
5.大小协调
两个数,一个数往大了估,一个数往小了估,或者一个数估,一个数不估。
6.先估后调
7.利用乘法口诀凑数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除法的估算,一般用除数乘一个整十数、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如果乘积最接近被除数,则这个数就是除法估算的商。如348÷5,用除数5乘整十数70,其积350最接近被除数348,那么整十数70即是所求的商。
上面是本人在教学中一点粗浅认识,希望能给老师带来
帮助。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