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幸戈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对患儿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所有胎儿家长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我院收治的25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15例患儿治愈,6例患儿显效,2例患儿有效,1例患儿无效,1例患儿死亡。结论诱发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很多,包括:室息,剖宫产以及吸入等;此外对该症状患者必须进行严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CPAP持续正压通气),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持续正压通气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63-01
CPAP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简言之为通过面罩将持续的正压气流送入气道的方式。当患儿可以自主呼吸时,通过这种方式治疗,可以防治足月新生儿出现气道萎缩,功能残气量增加以及肺功能改善等作用[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实是指当患者收到创伤,休克感染等病理刺激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反应。据相关资料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成年人中,但最近临床上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出现该疾病,为了能够探究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和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做出以下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对患儿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对患儿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男12例,女13例,胎龄在38-41周,平均为39.5±0.7周;在体重方面:有12例患者出生体重不超过2.4kg,15例患儿出生体重在2.4kg-4.0kg,其余患儿出生体重超过4.0kg;分娩方式:10例患儿阴道分娩,其余患儿为剖宫产;从发病时间看:8例患儿在分娩后1-5小时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其余患者在分娩后5-10小时出现呼吸窘迫症状。
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当患儿符合以下标准时,则被视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患儿都属于急性疾病;②对患儿进行X线胸片监测,双肺呈现出弥漫性浸润影;③排除患儿出现心肌损害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症状;④对患儿PaO2/PiO2进行监测,结果小于200mmHg[2]。
1.3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点:①对患儿进行CPAP呼气正压治疗,呼气末正压为4-6cmH20;在患者拔管前2小时后,我院主要对患者进行2mg地塞米松注射治疗。②对患者进行胸片复查。③对患儿进行常规性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度平衡。此外还必须对患者进行剂量为20mg/kg鲁米肌肉注射治疗[3]。④当患者病情在经过上述持续治疗后,病情好转则在我院继续治疗,部分呼吸困难、紫绀改善不明显、经皮血氧饱和度小于80%的患儿转到上级医院,使用机械通气和固尔苏治疗。
2结果
2.1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有10例患儿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间在6小时内;12例患儿治疗时间在6-24小时内;其余患儿通气时间在1-3天。
2.2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25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15例患儿治愈,6例患儿显效,2例患儿有效,1例患儿无效,1例患儿死亡。
2.325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和机械通气时间,见表1。
3讨论
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对患儿进行X线胸片检测,发现患儿左心功能不良导致肺水肿和肺淤血。
3.2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胸片变化比较快,而肺炎X线变化较慢。
3.3在患儿肺野处可以看出肺纹理增强以及不规则形浸润影[4]。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鉴别: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都为足月儿,若在3天后发病,那么患儿则有可能为其他疾病。足月新生儿出现严重原发病:患儿受到感染,休克,吸入等外部刺激后,会导致原发病进一步恶化(1-3天发病),诱发呼吸困难,双肺呼吸声音降低等症状。检测动脉血气:对患儿PaO2/PiO2进行监测,结果小于200mmHg,则需要考虑患儿属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X线检测:①在早期时,患儿双肺纹理出现增多,增粗以及模糊迹象,而且肺气肿出现弥漫小片状浸润影狀;②患儿双肺野出现不对称而且边缘还出现模糊;③胸片该病速度发展较快[5]。
据相关研究发现,诱发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主要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出现降低后,患者肺泡会不断被压缩,进而演变成肺不张。当血流通过肺不张区域时,气体得不到交换,因此会循环到心脏,造成肺内短路以及降低血液PaO2浓度,最终使患者体内产生酸中毒。在临床研究中,当新生儿在分娩3天后,II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分泌障碍都会恢复正常,因此在进行原发病和并发症控制时,主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据最新研究报道,科学家推荐临床医生采用降低肺损伤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机械通气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对足月新生儿采用压力限定通气方式;②对足月新生儿限制FIO2<0.6;③对足月新生儿治疗过程中,尽量降低PIP使用频率,主要对患儿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从而可以使PACO2维持在60mmhg;④对MAP进行调节(主要使用PIIP),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达到最佳肺容量。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剖宫产率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却有相关资料显示,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有50%属于剖宫产。
综上所述,诱发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很多,包括:室息,剖宫产以及吸入等;此外对该症状患者必须进行严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CPAP持续正压通气),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帕提姑丽·如孜,米丽克木·麦麦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33):131-132.
[2]薛萍,孙丽霞.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4):66-67.
[3]杨梅,郑平,李晶,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50-853.
[4]Matsuda Akihisa,Kishi Taro,Jacob Asha.Association between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and 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 meta-analysis[J].BMC Medical Genetics,2013,13(1):21.
[5]李宏云,唐红平.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9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