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礼乐文明发展到最成熟阶段的同时,必伴随着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为了寻求礼乐背后的精神内涵,必然要求助于对君子心性的探讨。本文从君子对别人宽容的态度——“人不知而不愠”、要求自己少说话多做事——“敏于事而讷于言”、不在乎外在的生活条件而专注于“道”的形成以达到“何陋之有”的境界、有了错误不怕改正——“过,则勿惮改”等四个方面来简要论述君子的心性,得出君子心性的核心——仁。
【关键词】《论语》;君子;心性;角度;仁
一、君子概念的界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传统发展到了最成熟的阶段,在盛极而衰的规律下必然伴随着礼崩乐坏现象的出现。“君子”本指统治阶级的贵族士大夫,他们用礼乐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乐作为统治百姓和外交的工具。而到了孔子时期,“君子”就由社会政治地位而言的“君子”变成了有道德的“君子”。“孔子是这一新意义的创造人,这一意义的产生,标志着价值的重新估定……这在社会意识形态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突破。
二、从不同的角度看“君子的心性”
在《论语》中,有道德的君子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剔除掉那些与时代不符的部分,这里仅就其中的“人不知而不愠”、“敏于事而讷于言”、不重物质重精神而达到“何陋之有”、“过则勿惮改”、“文质彬彬,躬行君子”、君子与小人的对比等六个方面来简单探讨君子的心性,以期对成为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有初步的认识。
(一)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述而》)《论语》一开篇便明确地点出君子,指出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在这里,君子是宽怀大度,谦虚谨慎的。不在乎别人不理解的行为,容许别人对自己存有异样的眼光。可见,君子首先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即学习各种能力,充实自己,然后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君子对内拥有广博的学识,熟悉礼法,对外能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进退得宜,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我们看到,真正的君子是仁而不忧愁的,智慧而不迷惑的,勇敢而无所畏惧的。只有仁、知、勇三者俱备才能成为君子,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再加上上述广博的学识、相应的礼法、开阔的胸襟,君子肯定能“泰而不骄”、自信满满的。
(二)敏于事而慎于言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他们更注重内在的修养,更看重的是做了多少事,而非夸夸其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对于外在的条件要求不高,但对自己的言行却有严格的规定:工作时要勤劳敏捷,说话时要谨慎小心。在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的时候,孔子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对言行做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是对“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补充和说明,明确指出,在事情做完后再把它说出来,不要只夸夸其谈而不付出实际的行动。
综上,“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意思层层递进,孔子对言行的要求也一步步严苛,目的也就是希望君子多做事少说话,谨慎持重。对于别人,君子是宽容的,“人不知而不愠”的;对于自己,君子是严格的,不说空话套话,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高风亮节。
(三)何陋之有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君子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对于自己的吃住却显得异常地简单。孔子反常态而提出要求,这是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君子用心力于学术,而非衣食。修养自身的品德才是当务之急。当整颗心都放在学识研究和道德的修养上时,吃穿住用行等外在的物质条件的优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根本引不起君子的注意。
孔子想要去荒凉贫穷的九夷之地居住,就有人担心地问,那个地方是那么地简陋,你怎么能居住下去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同样的物质条件,是简陋还是富足,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注重物质享受的人来说,再好的条件他们也认为是简陋的,而对于那些不怎么注重外在的物质条件而只关注内在修养的君子来说,哪里有君子,哪里就有道,那里就不会简陋,只会让君子长久地乐在其中。
(四)过,则勿惮改
对于言行,君子是重视做多过于说的,而对于物质与精神,君子则更多地关注后者。那么,当君子犯错时,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由此可知,有了过错,君子是不怕改正的。会犯错误,这是正常的现象,但能否承认自己有错误,是评判是否是“坦荡荡”的标准,也是能否纠正错误的基本前提,而君子首先是承认的,同时也是勇于改正的。
勇于承认过失并改正过失的君子光明磊落,看待问题时更加全面不偏颇,便出现了“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的局面。不因为人家的一句话说得好而提拔任用他,也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说的好话。真正的君子是全面看待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力求达到完美。
三、君子心性的核心——仁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明确地下过定义,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谈论、探讨“仁”。“仁”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君子只要致力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道就会产生,仁就会到来。
想要形成“仁”的品德,不可能凭空得来,要有一定的实现条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读到这里,终于理解了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的含义。在这里,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从朋友的品德中发现自己所没有的,加以完善自己,因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孝是“仁”的基础,有了孝的行为才有谈“仁”的可能;而“仁”的形成不是在一朝一夕,需要一个漫长而不间断的过程,还需要一个辅助,那就是朋友。有足够的时间和可以辅助自己培养仁德的朋友,“仁”就会到来。
对别人宽容的态度,要求自己少说话多做事,不在乎外在的生活条件而专注于“道”的形成,有了错误不怕改正,文质彬彬的做人与做事态度,这就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君子,达到“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59.
[4]周碧晴.孔子的君子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2):64-65.
[5]程碧英.文化象征的符号——论语中“君子”与“小人”文化现象探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0.
作者简介:戴文静(1988—),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