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芳 刘建东
陕北民歌,有记载是在秦汉时期,而兴盛于20世纪,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汉民族优秀的代表音乐,其艺术成就是非常高的。在其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积淀后,在2008年被选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陕北民歌是在地处黄河流域的陕北地区形成的,其产生与当地的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然而与其他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情况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长期处于一种口传心授的模式,从1938年以来,才真正地把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态来收集、整理成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大量珍贵的陕北民歌曲谱,以及大量的音响唱段资料才得以固态保存,许多优秀的陕北民歌艺人才被全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唱腔独特的演唱风格也得到了传承。
“陕北民歌”其历史悠久,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陕北民歌是秦汉时期的《上郡歌》。陕北民歌种类丰富多样,其中有劳动号子、酒歌、揽工调、秧歌、榆林小曲、二人台等,但主要还是以劳动号子、小调和山歌为主,其曲调粗犷奔放、高亢悠扬。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最直接的反映。现在歌者所演唱的陕北民歌,大部分来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陕北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加工和提炼。流传至今的陕北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情感体验。不管是从他的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方面来说都意义重大。
陕北民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了对陕北民歌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那时的研究工作却主要为政治服务。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歌词、题材及乐曲的形式研究。改革开放后,研究者才从历史、方言、美学、心理学等方面对陕北民歌作了更加全面细致的研究,最有代表的研究成果就是王克文的《陕北民歌艺术初探》,其它研究成果还有张智斌的《陕北民歌通论》、马宝信《中国陕北民歌经典》、施雪钧《天朗地黄个苍凉——陕北民歌采风报告》、党音之《陕北民歌精选》、霍向贵《陕北民歌大全》等书籍,另有一些比赛、学术论文、会议交流论文和报章评论等。
一、陕北民歌的现状
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陕北民歌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突出,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陕北民歌正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陕北民歌市场萎缩,听众大量减少,传承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在以往的历史中,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多集中在音乐形态方面,却极大地忽略了音乐行为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对传统音乐的挖掘与保护更多的是博物馆式的,由于忽略了音乐行为,尽管有大批的音乐工作者致力于传统音乐文化抢救,但传统音乐文化仍然避免不了不断萎缩的命运。
在经济迅猛发展、文化现象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陕北民歌也像众多地域性民歌一样渐渐走向低谷,虽然文化管理部门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仍然无法在短期内扭转这一局势。随着西部经济大开发,石油、天然气和退耕还林项目的启动,陕北民歌也就自然而然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却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他们甚至觉得没意思,现在可娱乐可欣赏的东西那么多,甚至觉得可有可无。在陕北的酒文化的推广中虽然还在继续传唱着陕北民歌,但出发点确是为了经济利益,这个过程中陕北民歌的地位显得是那么的尴尬。由此不难看出,经济的发展对陕北民歌的冲击也是非常巨大的。
陕北民歌目前传承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制约陕北民歌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中年龄差距带来的价值追求、审美观念都有所不同。老一辈传承人逐渐逝去,而新的接班人尚在培育阶段,这种处于中间阶段的民间艺人,大多数也迫于生活压力,也不能静下心来致力于陕北民歌的事业,因此出现青黄不接的严重断层情况。一直被认为是优秀的民歌资源很多情况下成为民间婚丧嫁娶的即兴表演,民歌手的身份构成也五花八门,这样一来,传承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都影响到陕北民歌的健康发展。
陕北民歌从表演形式、思想内容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每年声乐比赛不断,可是唱陕北民歌的选手一上台,永远都是羊皮袄一件,白手巾头上扎,这样一成不变的方式,人们出现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之下,商品音乐大量的占据了人们的视野,使得传统艺术市场的观众范围大幅缩小。
纵观国外一些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如印度音乐形态为什么能完好保存与发展,它是以其极其丰富的音乐生活为基础的,每年节庆音乐活动就有1 OO多天,还常有通宵达旦的印度歌舞会,亦有普遍请家庭教师教授子女印度音乐的自觉社会行为,以及他们深厚的宗教信仰。相比之下,我们对音乐文化传承的理解是肤浅的,几乎停留在博物馆式的保护与挖掘形式上,这种只停留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形态与音乐行为的挖掘与保护,却没有对传统音乐思想的体悟与追求,那么传统音乐文化就得不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二、陕北民歌的价值
从历史价值角度来看,陕北民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品种,是陕北人民千百年来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至今还保存着较为原始的风貌,演唱内容不光来自民间故事,还有自编自创的本土人物故事,民间故事等,因此陕北民歌对研究陕北地区人文历史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艺术价值方面来说,陕北民歌唱腔独特,唱词通俗易懂,讲求合辙押韵,且大量运用当地民间的俗语、谚语曲,唱词通俗易懂,其修辞学方面几乎囊括了现代汉语修辞的各种辞格,陕北民歌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流传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它与众不同的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从现实价值方面,陕北民歌作为传统的音乐文化式样,在民间依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陕北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间语言艺术,它最广泛的功能便是娱己娱人的功能,陕北民歌源于社会劳动、传唱于田间地头,表现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陕北人民茶余饭后,田间地头,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的主要娱乐方式。在陕北民歌中尽管有些歌曲的目的在于娱乐,但在娱乐过程中,又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陕北作为革命老区,革命遗址众多,自然风光旖旎,我们可借助这些人文景观,定期定时的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在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陕北民歌的知名度。这对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对策
文学艺术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永远散发出灿烂的光彩,使这项优秀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
第一,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广泛的老艺人调查,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手段,加大“陕北民歌”资料的搜集力度,保留尽量完整的资料;建立较为完整的档案,制定健全的保护措施。进而建立专门机构或专业协会,配备“陕北民歌”艺术文化资源保护专职人员。
第二,加大陕北民歌本土普及化。曾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陕北民歌,如今在陕北大多数年轻人的心中已显得疏远而又陌生了,甚至都不会唱陕北民歌。就使陕北民歌失去了群众基础。老百姓只有知道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陕北民歌艺术才能发扬传承下去,因此,要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民俗演唱演艺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巡回表演,让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
第三,扩大影响。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同时要组织一批文艺创作人员,根据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产生的故事和反映的生活,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音乐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并将陕北民歌的传统曲目和近年创作曲目都制作成节目,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手机软件等手段公开传播推广,并开辟陕北民歌专栏。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
第四,做大陕北民歌的演出产业。由政府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陕北民歌演唱团,在全国巡回演出,这样既可扩大陕北民歌的影响,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陕北比较有名的陕北民歌手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比如王向荣、贺玉堂、王二妮、骆胜军等,但这些民歌手大都各自为政,因而虽各有名,但却难成气候。陕北民歌也可借鉴“本山集团”的经营模式,将这一大批的优秀民歌手组织起来联合演出,其影响力和冲击力是不可低估的。
第五,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及当地企业赞助力度,改善现有陕北民歌艺人的生存环境,为他们传承陕北民歌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劳动回报,使陕北民歌抢救性挖掘能够顺利进行。录音保存整理编制唱本,鼓励青年一代投入到继承陕北民歌艺术中来。
在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音乐文化大繁荣的前提下,中国乐坛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乐风流变,正因为这种特质,导致我们相当一部分传统音乐淹没在这种流行风之中。所以在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我们应该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音乐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吸取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之营养,形成不同文化的撞击,提升和挖掘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体验,以丰富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形态。“他山之石,亦可攻玉”,外来文化中只要是能服务于中国文化的文化素养的,我们均可吸收融合。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项目2012年度同名课题【20120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