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婚爱文化、服饰文化探究

2013-04-29 02:25魏晓红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

魏晓红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多方位地展现了中原地区文化。文章从婚爱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诸方面阐释《诗经》中的中原地区文化元素,对于展示中原地区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发展中原地区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诗经》 中原地区 婚爱文化 服饰文化 饮食文化

《诗经》反映当时风土人情的诗篇,主要集中在“十五国风”中。这“十五国风”,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这片土地上的,有《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陈风》、《桧风》的几乎全部诗篇和《周南》、《召南》、《魏风》、《曹风》的一部分诗篇。“十五国风”共160首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陈风》、《桧风》就有84首,占国风的一半还多,加上《周南》、《召南》、《魏风》、《曹风》中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的一部分诗篇,也就更多了。

所以说,《诗经》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多方位地展现了中原地区文化元素。本文仅从婚爱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三个方面对其一探究竟。

一、婚爱文化

《诗经》中与中原地区密切相关的诗歌中,婚姻恋爱诗歌占有很大比重,这些婚姻恋爱诗歌内容丰富,再现了当时的婚恋习俗,是中原地区原始婚恋文化的生动呈现。其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家族的构成、亲族的产生、社会的形成都离不开婚姻。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的婚姻爱情习俗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对美好婚姻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从这些诗歌作品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当时中原地区一带的青年男女对美好的爱情婚姻有着热烈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了惊人的人性的觉醒与力量。在这些作品中,有或大胆或羞涩地对爱情的表白,有从悲剧角度哀婉地对爱情进行诠释。

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淮阳一带的《陈风》中,有一首《月出》的诗歌,诗歌写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天绍兮,劳心惨兮。”诗歌描写在皎洁的月夜之中,一位男子对月思念意中人的感情。诗歌从望月联想到意中人的美丽,想起她的美丽的脸庞,想起她婀娜的身姿,想起她娇媚的体态,越思越忧,越忧越思。深沉的相思,绰约的美人,优美的月夜,构成了一幅优美画卷,别具诗情画意。

而《陈风》中的《泽陂》一诗又表现了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与追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蕑。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诗中的女子倾其身心思念与追求一位高大卷发的美男子,她忧思悲伤,始而泪流满面,继而忧愁苦闷,最终是头埋在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可见忧思之深。同样,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汤阴一带的诗歌《邶风》中的《简兮》、《匏有苦叶》以及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新郑一带的诗歌《郑风》中的《丰》等都描写了女子对男子的思慕。

从这些男女之间相互思慕的爱情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在爱情表白上,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大多坦率热烈,粗犷泼辣,而女子对男子的爱慕则表现得细腻和委婉。不论是大胆还是委婉,男女之间都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执着与痴情。同时,他们在择偶上流露出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一般女子美表现在丰姿绰约上,男子美表现在硕大魁梧上。这些标准与当代年轻人的择偶审美标准何其相似!

男女双方由相互思念发展到幽会和互送定情物,也是这些爱情诗歌中经常表现的内容。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汤阴一带的诗歌《邶风》中的《静女》一诗这样写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首诗描绘了男女约会与赠送定情物的经过。男子很早就来到了约会地点,在女子到来之前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女子到来后送给男子一株红管草,男子因为它是爱情的信物而十分珍视。诗作很好地描绘了男女约会时当事人的心迹。同样,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新乡一带的诗歌《鄘风》中的《桑中》,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新郑一带的诗歌《郑风》中的《子衿》以及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淮阳一带的诗歌《陈风》中的《东门之杨》等都是描写男女约会的爱情诗歌,这些诗歌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当时年轻人的爱情心理与追求。当然,除了男女之间幽期密约外,当时,年轻男女还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幽会,如《郑风》中的《溱洧》一诗就是利用三月的上巳节进行游春、嬉戏、谈情说爱、互赠爱情信物的。

当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结果并不都是喜剧。有终成伴侣,和和美美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如《郑风》中的《女曰鸡鸣》一诗,通过新婚夫妇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对夫妻和乐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温情脉脉,互相体贴,互相尊重,并发誓要白头偕老。这是爱情的美满结局。也有婚姻短暂,最终破裂的。这类诗歌多表现男子抛弃女子,另有新欢,忘却当年的信誓旦旦。如《卫风》中的《氓》,《邶风》中的《柏舟》、《日月》、《终风》、《谷风》,《王风》中的《中谷有蓷》等,这些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一带的“弃妇诗”,有的女子被弃后搬回娘家居住,有的虽未回娘家,但也只能独守空房。父母兄长对女子婚姻爱情的干涉充分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女子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这种现象以至形成一种牢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甚至在当今中国社会里,特别是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农村仍然十分流行。

(二)一夫一妻制的爱情观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原始群婚、血族婚、亚血族婚、收继制、媵妾制等形态,后来才正式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由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实行,女子离开自己氏族嫁到男方,从夫居住,所生子女由父系计算世系。从《诗经》中可以看出,一夫一妻制已确立下来。从《卫风·氓》中“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以及“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等诗句中可看出,当时对爱情的专一已是一种通行的道德观念,并有信誓来坚定专一的爱情。

二、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的特殊创造,《诗经》时代的服饰与远古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革新与创造,这时人们着衣,不仅仅是为了遮体避寒,已经开始有了对服饰美的追求。从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的《诗经》作品来看,当时的服饰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上衣下裳之分。当然,上衣下裳并非开始于周代,《诗经》时代表现出的上衣下裳的特点是在远古具有宗教色彩的衣着基础上继承和创新而来的,特别是突破了上玄下黄的远古形制。如《邶风·绿衣》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这表现出了衣裳颜色上的多样化。上衣下裳,可以说是我国最早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一直流传于今。

二是服饰多姿多彩。当衣裳突破遮体避寒及其宗教特点后,当然就会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与深入,在形制上不断发展变化。从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的《诗经》作品中看,除了上衣下裳这种基本衣裳形制外,当时服饰还多姿多彩。如《郑风·出其东门》写到了“缟衣綦巾”,巾就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女性穿的类似于今天的围裙的衣服。《鄘风·君子偕老》中的“蒙彼绉絺”、《卫风·硕人》以及《郑风·丰》中的“衣锦褧衣”等都描写了一种披在外边的罩衣。《陈风·东门之枌》中的“不绩其麻”、《王风·采葛》中的“葛”以及《鄘风·君子偕老》中的“蒙彼绉絺”、《卫风·硕人》以及《郑风·丰》中的“衣锦褧衣”等则又表现出了随着衣料的不同而变化的服饰。当时,人们更为珍贵的服饰就是“衣毛而冒皮”,就是用动物的毛皮制作衣裳,这和今天的皮毛衣裳是一样的。如《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羔裘晏兮,三英粲兮”以及《邶风·旄丘》中的“狐裘蒙戎,匪车不东”等都是用动物皮毛做成的较为奢侈的衣裳。当然,从以上列举的多样服饰来看,明显表现出衣裳随着阶级、地位和身份的不同而不同,那些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服饰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贵族阶层的服装,而《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中的“毳衣”则是士大夫的服装。

三是服饰的装饰与配饰。除了衣裳的款式多种多样外,注重服饰的装饰也明显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服饰美的追求。上文提到的《郑风·出其东门》写到的“缟衣綦巾”、“缟衣茹藘”就是把白色的上衣和淡绿色的佩巾搭配在一起,这种淡雅的装饰给人一种庄重大方之感。而《郑风·羔裘》中的“羔裘豹饰”、“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则巧妙运用豹皮的斑点和花纹做装饰,表现出美丽高雅的效果。

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刻意运用配饰来装饰打扮自己,特别是女子通过各种各样的配饰把自己打扮得分外妖娆。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的《诗经》作品中,在描述人物时经常会提及一些佩饰,这些配饰首先表现在头饰上。如《鄘风·君子偕老》中的“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就描写了贵夫人头上华贵的佩饰。《卫风·淇澳》中的“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是写男子冠冕上的装饰。身上的装饰也是多种多样。《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描写了一个小孩佩带成年人的装饰情况。从配饰的材料上看,玉石是当时常见的配饰。《卫风·竹竿》中的“佩玉之傩”、《郑风·有女同车》中的“佩玉将将”以及《卫风·芄兰》中的“容兮遂兮,垂带悸兮”等都描写了女子佩带玉饰后的婀娜形象。

综上所述,《诗经》展示了中原地区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传承发展,对于发展中原地区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

[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刘向.战国策[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

[5]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中原地区品种齐全的果树苗木大规模繁育基地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