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护理进展

2013-04-29 01:39:01黄荣银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护理

黄荣银

【摘 要】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从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血压监测等5个方面就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影响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老年人高血压是指年龄超过60岁,其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标准[2]。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与年轻的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老年人高血压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特征

1.1 诊断标准 在我国老年人的年龄界限是大于60岁,在欧美国家是大于65岁。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普通成人相同,收缩压(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

1.2 特征

1.2.1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收缩压也在逐渐升高,且升高幅度远大于舒服张压。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弹性降低;其次是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3]。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呈多样性,与一般高血压有明显的不同[4-5]。

1.2.2 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大,特别是收缩压,年龄越大,血压波动越大;这是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所造成的[6],突然体位改变易发生低血压。

1.2.3 心、脑、肾并发症多,疗效及预后差,死亡率高。国内外研究表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脑卒中风险下降40%-50%,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险下降15%-30%[7],因此将老年人(≥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8-9],满足高血压防治的需求和目标,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显得尤为重要。

2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进展

2.1 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精神心理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10],高血压病人大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通过心理蔬导、认知疗法、放松疗法、森田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使血压保持理想状态,有效率达80%-83%[11-13]。

2.2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通过改善营养和膳食控制血压[14]。食物宜清淡,多样化,以谷类为主,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高盐饮食不仅能引起水钠潴留,还能使血管反应性增强,细小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压升高[15]。高钾饮食有助于控制高血压,适当补钙可降低血压[16]。多食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的含量[17]。Buijsse[18]等报道巧克力、茶、水果、可可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可适当增加上述食物的摄入。

2.3 用药护理 高血压一经确诊,一般首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若效果欠佳,则多给予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达标最有效的方法[19]。现有降压药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20]。根据作用部位、作用机制分为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老年人药物疗法降压,应尽量选择温和、副作用小的长效药物。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降压必须做到徐缓适度、不可过快、过低。护士应密切观察疗效、勤测血压,疗效不佳时报告医生,以利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告知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认知分辩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在治疗上应简化疗程,减少用药种类,尽量使用长效剂、控释剂和缓释剂,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避免漏服、误服、多服,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

2.4 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能反映24小时内血压概况、血压平均值、血压昼夜波动情况及降压药物治疗期间血压变化,以正确评价药物疗效。据报道,约80%正常人血压存在昼夜节律变化,即24小时血压曲线呈昼高夜低、双峰谷的勺形形状。胡晓晟[21]等研究发现40.6%高血压患者为非勺形,存在血压昼夜节律紊乱,而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是器官进一步受损及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促成因素[22]。因此,有条件者应利用现代化设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降压药物及剂量,从真正意义上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减少情绪波动,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持之以恒规范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完全可以延缓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曾伏虎,刘国树.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治疗新观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178-1179.

[2] 肖红.老年高血压的特殊临床问题[J].血管病学进展,1999,20( 2) :92 -93.

[3] 金献萍.老年人高血压病护理进展 [J].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3,12(3):201-203

[4] 俞坚武,屈百鸣 . 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脉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导刊,2003,38( 8) :41.

[5] 王敏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 10) :91.

[6] 王蕾,张渊泓 . 2838 例老年高血压护理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3( 01) :71-74.

[7] 钱湘云,耿桂灵.老年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3116-3118.

[8] 胡大一.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社会实践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 9-10

[9]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 9-10

[10] 何 洁,姚景鹏,靳 英,等.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 26) : 3117

[11] 郑永宏,王钰,阮生荣.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74-75.

[12] 何莉,田锦屏,王梅.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全科医,2008,6(7):711-712.

[13] 刘惠明,张子明.改良森田疗法广泛性焦虑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5(4):211.

[14] 杨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 28) :117-118.

[15] 李春梅,何晓英,陈娟,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0,12( 5) :999-1000.

[16] 陈碧云,刘丹红,张秀仪.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 5) :811-812.

[17] 姜凤华.高血压病的饮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9,2: 41.

[18] Buijsse B,Weikert C,Drogan D,et al.Chocolate consumption in rela-tion to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German a-dults[J].Eur Heart J,2010,31( 13) : 1616

[19] 张祖菊. 随访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09,8( 6) : 11

[20] 黄海蓉,李康娟,黄赐球. 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 8) : 1159

[21] 胡晓晨,陈君柱,朱建华等.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抓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中国循环杂志,2000,15(2):93-95

[22] 龚兰生,刘力生.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323-324

猜你喜欢
老年人高血压护理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