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启示

2013-04-29 22:49高忆王馥君仰晓莉刘莉杨东华
中国电力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大学生

高忆?王馥君?仰晓莉?刘莉?杨东华

摘要: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通过开展海峡两岸物理类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本科生综合能力的育人模式,为我国大学生校际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校际交流;大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高忆(1985-),男,江苏苏州人,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助教;王馥君(1985-),女,广东揭阳人,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广东 广州 5102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批准号:J11032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204-02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调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正是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任务的具体体现,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素质与其他高校学生以及社会需求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驱动力,并在各种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1]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以“海峡两岸物理类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建立两岸高校师生的交流平台,分享校际实践育人的经验,相互学习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为更深层次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该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证参考。

一、活动概况

“海峡两岸物理类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在物理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经费和校友专项经费的支持下,自2009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活动以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为主题,面向海峡两岸各高校的物理类在读本科生开展,每所高校选拔推荐5~8名优秀本科生参加活动,由专家教授带队,活动时间约为一周。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名家讲座、学术演讲邀请赛、文化之旅、交流晚会和趣味物理交流报告赛等。四年来,本活动吸引了海峡两岸物理方面知名高校参与,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10余所高校近200名师生,以及大陆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100多名师生参加了交流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两岸物理类大学生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促进本科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活动的实践

1.活动设计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生教育和培养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而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普遍缺乏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较少。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办方对于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进行了整体筹划,在保证学术水准、激发科研兴趣的前提下,力争为学生提供锻炼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平台。物理名家讲座、学术报告邀请赛、趣味物理交流报告赛、文化之旅和交流晚会五个活动的设计涵盖了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熏陶等各个方面,以期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

2.活动具体内容

(1)物理名家讲座。物理名家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物理学者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的学术之路指引了方向。歷届讲座情况见表1。

(2)学术演讲邀请赛。学术演讲邀请赛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其他高校本科生学术科研情况的平台。该比赛由各高校带队教师担任评委,邀请各校派出优秀本科生现场展示个人学术科研成果。比赛分为个人展示和现场提问两个环节,通过现场交流,让师生们充分了解其他高校的本科生的学术科研水平,以激励学生在同龄人中攀登学术制高点。

(3)趣味物理交流报告赛。该比赛采用跨校分组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开发学生的领袖气质。赛事程序见图1,部分趣味物理交流题目见表2,赛事中所需实验设施和平台由主办方提供。

(4)文化之旅。文化之旅包括人文、历史、民俗等元素,增进了两岸青年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提升了青年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5)交流晚会。交流晚会由海峡两岸的学生共同主持,节目由各高校学子共同准备,展现了两岸学子的精神风貌,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

3.活动的实践情况

主办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统筹活动各项工作,同时邀请有经验的教授对活动献计献策。教授们在设计学术演讲邀请赛、趣味物理交流报告赛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内容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主办方安排专人联系各高校、协调相关事宜,并招募了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志愿者为活动提供服务。这一系统完整的工作团队为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了保障,使活动“实践育人”理念得到了贯彻与落实。

从活动内容来看,活动安排科学合理,既有物理名家的专题讲座,也有学生的学术演讲;既有学术科研的探讨,也有思想文化的交流。从活动形式来看,将各高校学生打乱分组,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学生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在良性的冲突中迅速找到方向。同时带队教师的全程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为整个活动质量提供了保证。

三、活动的启示

校际交流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为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如下启示:

1.校际互动拓宽了本科生的科研视角

参与校际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本科生来自海峡两岸的不同高校、不同地区,其年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群在不同的校园文化熏陶下的本科生聚在一起,不但可以了解其他学校的相关情况,在学习和科研上也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校际互动打破了以往一个学校固有的交流模式,拓宽了本科生的科研视角,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和探求的兴趣,迸发出新的学术思想和灵感。[2]

2.在活动中开发了本科生的领袖特质

自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在1993年的就职演讲中率先提出“我们必须立志为全世界培养领导人才”的理念后,“培养领袖”已经深深影响到国内高校的育人理念。[3]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对本科生领袖特质的培养:无论是交流前的准备还是交流期间的体验和锻炼,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胸怀视野的提升与拓展,都会对领袖特质的开发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具有领袖特质的学生在由不同高校学生组成的小组中脱颖而出,对他人施加影响、引导组内成员共同实现目标;其他学生在活动中见证了领袖的产生及其在团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激励学生在未来更加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力量,不断开发自身的领袖特质。

3.在比赛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际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相关比赛的设计,需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公开展示。这对于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自主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术演讲能力等均有很好的锻炼效果,有助于参与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准确定位,发挥自身的作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交流中促成了校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通过校际交流平台,学生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和交流,从日常生活到学术科研全方位感受到了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学术特色,产生了校园文化的深度碰撞。同时,为了共同完成指定任务,需要大家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同进步,进一步促成了校园文化的充分融合。

四、结语

“海峡两岸物理类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自开展以来,合作面不断扩大、交流不断加深。究其原因在于本活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本科生综合能力的育人模式,为我国大学生校际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曹国圣,张南.科技文化活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9-93.

[2]曹淼孙.美国休斯顿大学本科生科研“REU计划”的实践与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70-174.

[3]蒋莱,王颖.本科生国际交流活动与领袖特质开发[J].现代教育科学,2008,(3):73-75.

(责任编辑:孙晴)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交叉学科下高中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