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龙?宋新南?胡自成
摘要:毕业设计在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工程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毕业设计的安排及要求,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以及管理方面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通过改革指导模式、规范过程文件体系、把关关键节点、严格答辩与成绩评定机制、构建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措施对毕业设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控制
作者简介:郭兴龙(1981-),男,山西晋城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宋新南(1957-),男,河南南阳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江苏大学“842”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72-03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工程师素质,强化工程意识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质量直接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近年来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及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许多高校相继出现了毕业设计质量总体下滑的趋势。[1]本文以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毕业设计的安排及要求,分析了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控制措施。
一、毕业设计现状
1.毕业设计的安排
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共计16周,具体安排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选题、计算、制图、定稿四大部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文献资料查阅及分析能力,计算机与外语能力,写作、语言表达及思辨等能力。
2.毕业设计的要求
毕业设计是一个周期相对较长,内容比较复杂的教学环节。[2]整个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一是要求根据选题情况,详细阅读与题目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15篇以上,包括英文文献5篇以上,以保证学生对所选题目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和把握,进而进行有关的创新性研究,并撰写不少于10000字的调研报告。二是选择一篇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进行阅读和翻译,翻译字数不少于5000字,以提高学生对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三是计算说明书60~90页。四是设计图一般为4~5张(以1号图纸计)。
3.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首先是就业与考研复试带来的影响。毕业设计工作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一学期又刚好是毕业生择业的高峰期,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同时很多学生的考研复试也在四月底悄然而至,由于复试的权重越来越大,学生们需投入很大精力。就业与考研复试导致部分学生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其次是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毕业设计态度不认真,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部分学生选题时避难就易,只求毕业设计顺利通过,等等。最后是部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很多毕业论文暴露出学生语言文字表述能力较差,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现象。
(2)教师方面。目前高校的多数教师承担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部分教师还承担有产业开发工作,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关的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背景,缺乏指导毕业设计应有的基本业务能力,指导水平不高。
(3)管理方面。学校对指导教师并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没有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提出全面的质量要求,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有效管理;指导教师只凭自己的感觉对学生进行指导;毕业设计成绩评判以及答辩过于宽松。
二、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以及毕业设计现有管理体系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滑坡。在实践中应逐步探索出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措施。[3,4]
1.改革毕业设计过程指导模式
(1)开展个体指导与群体指导相结合的模式。群体指导是按题目类型及主要设计内容将高水平教師与青年教师、不同专长的教师组合形成小组,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个体指导模式充分发挥了指导教师的作用,有利于对学生个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指导。群体指导模式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可建立例会制度,例会上指导教师集中在一起对目前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探讨解决方案,加强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集中辅导,统一要求,同时可以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个体指导与群体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了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激发了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工作热情,有力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指导水平。
(2)开展导向性指导与开放性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导向性指导是毕业设计开始阶段就将毕业设计题目、基本任务、拟采用的方法都交代给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导向性指导方法避免了学生走弯路,但是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与此相对应,开放性指导是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告知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后,并不明确告知学生拟采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甚至可以不给学生定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了解工程实际和资料调研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和设计任务。开放性指导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各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开放性指导有可能引起学生走弯路。实际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导向性指导与开放性指导的结合,能够在强化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意识的同时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3)开展面授指导与网络指导相结合的模式。面授指导是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指导教师能够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进度和难点。随着网络、计算机以及通信工具的普及,大部分高校已具备了网络指导条件。通过网络在线指导,可以避免面授指导在空间上的局限性,通过网络讨论组,可以促进同一小组之间的毕业设计交流,网络指导已经成为面授指导的有力补充。
2.规范毕业设计过程文件体系
完善规范的毕业设计过程文件体系是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过程文件体系主要包括管理规定、规范要求、工作纪录等。
管理规定文件规范了学生毕业设计期间的出勤、请假、作息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规定了教师的指导要求。管理规定使师生在较长的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够按照制度进行。规范要求文件规范了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调研报告、计算说明书和外文翻译等各项内容的深度、字数、排版以及装订方面的要求;设计图纸的设计深度、图纸数量和制图规范等方面的要求。规范要求文件使得学生提供各种工作成果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具体依据,整体质量大幅提高。教师根据规范要求也可以对学生提供的各种成果做出更客观的成绩鉴定。工作记录文件记录了每次指导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以及教师的指导过程,由学生整理记录,存入学生毕业设计档案文件中。工作记录文件使得学生能够整理和回忆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指导过程中的责任心。
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规定、规范要求和工作记录等文件的规范化,使得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
3.把关毕业设计过程关键节点
毕业设计主要包括开题、中期检查与答辩三个关键节点。为了有效控制毕业设计的最终完成质量,需要对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严格把关各关键节点的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
(1)开题节点。该节点前学生应完成选题以及初步的文献调研报告。一个好的毕业设计题目要具备以下特点:任务明确,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难度适中,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毕业过程要严把选题关,指导教师和学生提出初定题目后,需经指导小组讨论和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正式立题。随着教师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深入,实际工程题目或实际工程题目模拟的比例可逐年加大。
(2)中期检查节点。该节点前学生应完成一半的工作量。中期檢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查看当前学生的进度,对进度慢的学生要分析其原因并制定后续的工作计划,对开题不恰当的要适当调整题目和设计内容。中期检查可采用学生集中答辩的模式,或者采取指导教师交叉检查的方式。中期检查后,鉴定中期检查的成绩,该成绩将以一定的比例作为最终毕业设计成绩的一部分。
(3)答辩节点。该节点前学生应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为保证该环节的顺利进行,实行答辩前指导教师要交叉评阅学生的毕业设计,同时在正式答辩前1~2周进行一次预答辩,对于完成毕业设计有问题的学生提出最后警告。实践表明,预答辩环节的实施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毕业设计质量。
通过对开题、中期检查与答辩三个关键节点的把关,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了监控,能够保证最终的毕业设计质量。
4.严格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机制
答辩与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全面检查,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此环节工作的优劣不仅会对毕业设计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下几届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1)建立客观的成绩评定机制,重视成绩评定的全面性。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评分表见表1。从选题、设计分析、论文质量、图纸质量以及创新性等方面考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从答辩准备、表述能力、答辩思路以及回答提问等方面考察学生的答辩质量;从学习态度、独立能力以及外文翻译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
(2)建立严格的答辩机制,重视答辩过程的指导性。原则上采取多次答辩、指导教师回避所带学生的答辩、学生上交的答辩论文不显示指导教师姓名、评审教师不记名打分的方式。其中第一次答辩后,各答辩组评定出不合格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由全体指导教师做评委,如果确有答辩不合格的学生,可进行第三次答辩。答辩过程是多位教师对非自己所带学生的提问,各位教师可针对学生毕业设计完成的情况,对其进行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最后一步指导。
通过严格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机制,最终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5.构建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毕业设计过程逐步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每年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情况及相关电子文档进行无纸化管理。与传统的纸制文件管理系统相比,信息化管理呈现出明显优势。
(1)信息化管理使毕业设计的上报、审核与文件提交更加快捷,方便了毕业设计的管理过程。
(2)信息化管理将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文件档案纳入数据库,使得各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文件能够方便的被检索到,简化了毕业设计档案管理的复杂性。
(3)信息化管理可以发布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的指导意见,提高毕业设计的指导效率。
(4)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向学生公开部分代表性的往届优秀毕业设计供学生借鉴,明确毕业设计的努力方向。
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除计算机管理系统需要逐步完善外,指导教师和学生也要逐步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信息化管理将会使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更加规范与方便,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革指导模式、规范过程文件体系、把关关键节点、严格答辩与成绩评定机制、逐步构建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目前的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波粒,刘泽军.浅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2]董强,李盛和.对暖通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的认识[J].高等建筑教育,1988,(1):24-27.
[3]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4-126.
[4]陈道政.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几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27-129.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