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DECO:从建筑历史橱窗中重新走出来的经典

2013-04-29 00:44严涛
现代装饰·家居 2013年7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

“ART-DECO风格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觉艺术风格,其初衷就是追求视觉效果。这种风格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审美标准,包括比例、尺度、均衡及韵律等基本审美原则还是与古典传统建筑相一致。”

——严涛

ART-DECO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视觉艺术设计风格,它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工业化迅速改变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变应运而生的。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源于法国、蔓延欧洲、盛于美国,然后迅速遍及全世界。然而在二战开始后,这种盛极一时的设计风格却又很快走向衰落。ART-DECO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于1925年巴黎世博会期间提出。但直到1968年,英国历史学家及艺术评论家比维斯·希利尔(Bevis Hillier)在其归纳总结性的著作《Art Deco of the 20s and 30s》中,才给ART-DECO设计风格贴上了正式的标签。

ART-DECO风格的主要特征

ART-DECO风格是一种把传统工艺主题和大机器时代的意象与材料相结合的折衷主义风格。它受到了前现代(Pre-modern)、立体主义(Cubism)、结构主义(Constructivism)、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现代主义(Modernism)及未来主义(Futurism)等多种文化艺术思潮的深刻影响。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色彩、几何构图和装饰及材料三个方面。首先是丰富且高对比度的色彩,营造出或明艳、或冷峻、或瑰丽、或纯粹的效果;第二,明确并且刻意强化的几何图案及形体,常见的包括球形、多边形、矩形、梯形、锯齿形、人字纹或波浪纹、镶边旭日形等;第三,精美的装饰细部及材料,在当时最新的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塑料、合成树胶、人工木材、染色玻璃、彩色饰面漆等和最新的工艺如镀铬、镶嵌、幕墙等都在ART-DECO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ART-DECO风格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建筑类型。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各国的公共建筑,如火车站、电影院、娱乐中心甚至水库大坝都可以看到ART-DECO的影子。除了在建筑设计中普遍运用外,ART-DECO风格也影响了其它消费品的设计,诸如汽车、家具、纺织品、电器等。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的ART-DECO复兴运动,由于缺少新建筑的建设机会,这种复兴主要针对原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同时ART-DECO更多地转向了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时装、珠宝、配饰等领域。

代表性的ART-DECO建筑

目前,美国的迈阿密和印度的孟买(Mumbai)是世界上保存ART-DECO建筑最多的两个城市。而远在新西兰北岛的港口城市纳皮尔(Napier),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名为世界上第一个以ART-DECO风格为城市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WHS)。与其它也具有浓郁ART-DECO风情的城市,诸如美国的迈阿密、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印度尼西亚的万隆(Bandung)以及非洲厄立特里亚的阿斯马拉(Asmara)等城市相比,纳皮尔在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在1931年的大地震之后,重建的纳皮尔市是当时世界上最新的城市,而且全部建筑都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ART-DECO风格。

如果真的去近距离接触这些城市保留下来的历史ART-DECO建筑及街区,有些人也许会感到失望。他们会发现,此ART-DECO非彼ART-DECO,大部分建筑与脑海中那些尊贵、奢华、精美且气势不凡的ART-DECO建筑不太一样。实际上,ART-DECO风格作为折衷风格(Eclectic style)的一个分支,且与新艺术风格(Art Noubeau)有着近亲关系的建筑风格,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化的特点。德国柏林的ART-DECO吸收了偏于理性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理念,美国圣巴巴拉的ART-DECO则具有明显的西班牙建筑浪漫质朴的痕迹,而新西兰纳皮尔的ART-DECO则融汇了许多与土著毛利(Maori)相关的主题。

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上的ART-DECO,更多是选择性地借鉴和模仿了那些我们熟知的美国的纽约、芝加哥以及洛杉矶等大都市的相关案例,特别是纽约中央公园周边那些ART-DECO风格的公寓、酒店及写字楼。大部分人对ART-DECO建筑风格的总体印象也正是来源于此。

建于1930年的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就是当时汽车巨头克莱斯勒(Walter Chrysler)试图展现自己的勃勃雄心的标志。大堂内深红色非洲大理石和异国情调的木制镶嵌,以及拷贝自1929年克莱斯勒汽车顶棚上的怪兽装饰都显现出装饰的意味;三角孔形不锈钢尖顶,是在建造过程中为了超越一座竞争性的建筑,而在设计的最后加上去的。建筑主体部分灰色及白色的砖饰结合了传统的垂直线条和现代的水平线条。而在建筑造型上则借鉴了很多哥特式建筑的拱券结构并加以简化。这栋建筑是对传统主义的背叛,同时又打破了现代主义的理想化的纯净,在大胆和诡异中蕴藏着某种刺激而动人的东西。

同时期的上海也是ART-DECO建筑比较集中的城市。1929年建成的外滩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其设计、施工及品质都和当时美国大都市里的ART-DECO建筑并无二致。

业内外人士对于ART-DECO思想及艺术价值的认识上的反差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ART-DECO建筑作品的思想及艺术价值对建筑史的影响,与大量ART-DECO建筑在曾经直至现在对城市及街区的影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方面大众通过现存的ART-DECO建筑无限怀念那个曾经辉煌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却是在卷帙浩繁的建筑史书上,ART-DECO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区区几页,其思想及艺术地位远低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以及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等设计思潮。

ART-DECO的“始作俑者”柯布西耶,在发表ART-DECO宣言后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却与ART-DECO理念渐行渐远,甚至连一栋真正意义上的ART-DECO建筑都不曾留下。没有人知道这个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泰斗,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很快就抛弃了ART-DECO。即便在二战以后的代表作“法国朗香教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设计思想已经从理性的现代主义转向浪漫主义与神秘主义。终其一生,他却始终没有再回头去看看曾经的ART-DECO。

相应地,ART-DECO设计师在建筑史上也没有获得与其作品相称的地位。参与了大部分新西兰纳皮尔市重建设计的建筑师路易斯·海(Louis Hay),即使创作了大量优秀的ART-DECO建筑作品,仍然需要反复强调其作为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追随者的身份,才能获得更高或应当得到的历史地位。前面曾提及的在ART-DECO建筑史中地位显赫的克莱斯勒大厦,其设计者威廉·凡·艾林(William Van Alen)同样一直默默无闻。

ART-DECO是一种“叫座不叫好”的设计风格。业外人士对其推崇备至,业内人士虽然不否认其审美价值,但认为其缺乏革命性的创新精神。相反,很少做大型项目的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其代表作之一的“住吉的长屋”简直可以说是不到一百平米的“简陋”小住宅。然而正是从这个住宅开始,建筑界知道了他,日后更获得了号称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Pritzker)。知道克莱斯勒大厦的人应该不会少,但有几个普通人知道“住吉的长屋”呢?

ART-DECO风格在国内的流行并成为许多高端项目的集中选择

ART-DECO风格在国内的流行并成为许多高端项目的集中选择,有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基础。其中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由于其精美的装饰和高档的材料,导致ART-DECO风格的造价不菲,只有高端项目才能承受相应的成本压力。

ART-DECO风格的华贵气质迎合了高端项目的定位需求。从我们选择性借鉴的实例中可以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处于ART-DECO风格的鼎盛期的美国大都市,建造了许多经典的给人们带来深刻印象的ART-DECO建筑。它们往往让人感觉豪华而迷人,张扬却不过于夸张,处处流淌着大机器时代工业化生产的痕迹,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社会及技术进步的充分信任。

ART-DECO风格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觉艺术风格,其初衷就是追求视觉效果。这种风格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审美标准,包括比例、尺度、均衡及韵律等基本审美原则还是与古典传统建筑相一致。同时ART-DECO也不需要有强烈的宗教文化符号和地域性限制要求。而且在几何化细部的施工或安装中,可以把工厂化、标准化及模数化都结合进来,达到比较高的加工精度,突出细部设计的工艺美。

国内的高层住宅,通常有上下一致的标准层平面,再加上内部功能的强制性规范需求,导致形体的变化和开窗的自由度受到极大的限制。除了现代风格外,很多需要大坡屋顶、形体剧烈变化的传统欧式风格很难贴切地运用在这些高层住宅上。而强调竖向线条的ART-DECO风格原本就最适合高层建筑,也只需较小的调整就适用于高层住宅。北京的棕榈泉国际公寓就是早期房地产市场上ART-DECO风格的代表案例。

新ART-DECO

虽然,在建筑历史书中,ART-DECO风格已经成为过去式。特别是在新建建筑相当稀少的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这种风格俨然是橱窗里的古董式陈列品。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ART-DECO风格无论在市场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于中国等正处在建设活跃期的发展中国家。因为,ART-DECO的精髓就在于传统艺术主题和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只要科学技术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永远可以服务于并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装饰效果。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就是这样的例子。所以,我们有必要把目前的具有强烈选择性的狭义的ART-DECO,扩展成为广义的包容性更强的ART-DECO,以创造出更多样化的、更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新ART-DECO建筑。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