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栋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生命力载体。文章从汉字的形体篇、音韵篇、内涵篇三个角度论述汉字的美感;从姓名文化、字谜文化两个方面,展现汉字的艺术魅力。以作为今天多角度品味汉字的借鉴。
关键词:品读 汉字 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91-02
汉字,穿越了的悠久岁月,涤荡过历史的长河,承载着中华的文化,在千年后的今天,在这片华夏热土上,依旧舞动着灵动的形体,依旧诵唱着婉转的音韵,依旧吐露着隽永的内涵。
提起汉字,不得不说说汉字的形音义,早期对于形音义的认识也许只是了解如何拼写、朗读、解释,而现在,对其再度审视一下,可以提升为一种审美学的概念:形体,音韵,内涵。三者各具特色,共同编织出灿烂的中华文化。
1 形体篇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描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人对于各种事物的形象刻画,汉字的这种形态模式奠定了其最本源的特性:简约性,典型性。简约在于汉字是书写不是作画,仅用简单轮廓勾勒事物;典型在于汉字的构成要素着重刻画客观事物的典型特征,“以点代面”。但是这种最初的象形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无法刻画抽象的、思维的事物,但正由于该局限性的存在,才促成了会意造字(如以带来光明的“日、月”组合代表“明”)、形声造字等方法,继而使汉字步步删繁就简,次次抽象概括,在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之后,才终于走到今天的简体字,基本笔画也规范到只有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种。汉字包含的简单基本要素与其无穷无尽的表意之间的关系,也许借用“蒙太奇”这个名词再合适不过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要义是将不同的镜头组合,进而给观影者带来新的感受。就其效果而言,正如俄国“蒙太奇”电影先驱导演爱森斯坦所形容的:“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只需寥寥几笔,便可在读者面前呈现出纷繁的画面,悠远的意境。
由于汉字笔画的不断演变,汉字构成已经渐渐摆脱了纯粹的写实记录,书法家于此颇为受益,行笔之间,往往能够恰当地融入个人的情感,进而形成各种流派,给汉字的形体增添了举足轻重的审美价值。不同的书法形式将汉字以不同的形体展现出来,给欣赏者以不同的感受,如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评价颜真卿的楷书为:“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此一看来,顿生豪气刚正之感。又如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则有行云流水,飘洒自如之象。
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曾做出过如此评价:“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的种种形体上的审美特征正是源自其象形性的本质,使得汉字成了世界上独具书法特色的一种文字,同时也成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2 音韵篇
汉字的发音组合中蕴含着的抑扬顿挫、合辙押韵等现象不得不说是汉字又一独特的审美形式。可以打个比喻:汉语中声母、韵母是歌词,声调是谱曲,“词曲”相得益彰,共生出了汉字的音律之美。起初,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平是指平声,上、去、入为仄声。发展到今天,取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为新四声。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中的一、二声)的称为平声;上声、去声(指标准拼音中的三、四声)的称为仄声。若只取同一拼音,而变换平仄,组成一篇同音文,则会带来另一种艺术体验,如国学大师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通篇只用一个“shi”音,却把一段诙谐的小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将汉字的音韵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除了平仄之外,汉语中还存在许多特色的发音现象,如:叠音词,有传神描写之妙用,而且读来有一种回环往复之感,好似“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双生词:两个声母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读来顺口,且有“珠联璧合”之妙。
汉字发音的种种特色使得文学作品中应用汉语语音来渲染效果的现象也颇多,诸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谐音“怜子”,“清如水”谐音“情如水”这便是双关修辞,把爱恋之情寄托于景物之中,读罢韵味悠长,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充分体现了诗文的含蓄美,让人不觉赞叹构思之精巧。时至今日,凭着“借形”之妙,谐音应用更为广泛,譬如商业广告中“一品黄山,天高云淡”,巧妙地将香烟广告寓于诗情画意之中。其再如为我们所熟知的押韵现象,在句子结尾,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诗词当中,尤为盛行。
3 内涵篇
所谓汉字的内涵,一者可以从汉字的象形性中取得,即其本证特性所能传达的神韵,如“国”字方正,自然流露着一种庄重威严之气,此种传神的表现力是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才积淀下的独特气质。汉字传承千年,在不同历史时期必然会被当时的社会氛围所影响,因此,汉字的演变史可认为或多或少地记录了历史的发展特色,也就自然而然地带有了单纯表意符号不具备的内涵意蕴,从许慎《说文解字》中即可窥见一斑,如“姓”字从“女”和诸如“姜、姬、姚”等一系列从“女”旁的姓,可以推测到古代母系社会的痕迹,汉字字形中含藏着的寓意当是无穷无尽的。再者就是汉字中所寄托的人之情感。历代皇帝推崇龙为圣物,“龙”字便渐渐带有华夏之尊的威严。而对于文人墨客们来说,或借一“梅”字以寄孤傲无谓,或借一“兰”字以托谦贤忠贞,或借一“竹”字以表刚正坚毅,或借一“菊”字以示高风亮节,文人墨客笔下之文,大都超脱了字形本身,细细推敲其内涵,方可领略作者胸中那万千情感。
以上总结了汉字独具特色的形体、音韵及内涵,下面就中华文化的两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展开具体论述。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依托的便是汉字,正如怀特所说:“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千年积淀的文化中,必能领略到汉字的艺术魅力。
3.1 姓名文化
中国古代存在一种独特的避讳现象,所谓避讳,由许慎《说文解字·言部》解道:“讳,忌也。”避讳即对君主、尊长名字的避讳,人们对于名字的敬畏已经渐渐如同其人,由此可见姓名人们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姓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值得一探究竟。
《礼记》中记载,子生三月而名之,起名之时,长辈必熟虑三思,力求所起姓名能避祸迎吉,这种起名风气逐渐形成一门学问,继而发展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对姓名用字细细考究一番,往往在形、音、义上能发现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起名选字定要依据五行学说,若测算出五行有所或缺,则要在姓名中做适当添加,如五行缺土,对于字形方面,便有可能在起名时优先考虑带“土”部的汉字。
就音韵而言,尤其要注意谐音现象,避免所用之音产生歧义,或者给人以不吉的联想,比如,清道光年间科试,武昌的范鸣琼因谐“万民穷”而被卷移三甲,因名招祸。此外,要想使得名字读来洪亮且琅琅上口,对于声母韵母也要思虑一番,尽量避免同声母同韵母的汉字堆叠,否则会使得名字如同绕口令一般。
再者,如前已提及的避讳现象,是姓名文化中不得不重视的一支,所取姓名在字形、字音上的选择尤其要慎重,且在古时人际交往中,有“入门而问其讳”之说,犯讳轻则失礼,重则招致杀身之祸。
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姓名所蕴含的意义,也即长辈对于晚辈的祝福、期许、勉励,在积淀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总是存在着把姓名好坏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的传统思想,尽管略带迷信色彩,此类传统思想对于姓名文化的美学意义做的贡献却不可小视。
可见,汉字使得中国的姓名文化别具一格,姓名文化正是依托于汉字的形体、音韵及内涵而步步发展,渐渐呈现出多元的文化气息。
3.2 字谜文化
字谜,流传甚广的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字谜主要依托汉字的构成要素多样化且相对独立的特点,进而采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方法创作而成。关于字谜起源,一说:最早的字谜是浙江绍兴曹娥江畔的曹娥碑文,由于其中隐含着中国第一个离合字谜,而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图腾,字谜的鼻祖。
一条完整的字谜包括谜面、谜底行和迷目,谜面是指供猜谜人寻找答案的线索语,谜底则是要寻找的答案,而为了使猜谜人明确猜谜方向,常常提供一迷目,即指出谜底所属类型,例如打一字,打一书名等等。
从汉代开始,对汉字的分拆就已不用严格遵循造字法则,这也给了字谜极大的发挥空间。故字形分拆是创作字谜的一重要方法,《古微书》有谶语:“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卯金刀”,合之为“刘”;“禾子”,合之为“季”,刘邦,字季,刘邦巧妙利用了这一字谜来达到政治宣传目的。借助汉字的音韵之法来创作字谜也颇为常见,如谜底采用谐音手法的梨花格字谜:“小驹趴着”(打一市场),卧儿马(沃尔玛),对于此类诙谐字谜,每当猜谜者调动思维,解出谜底时,往往能体会到造谜者的奇妙构思,并会心一笑,领略其中风趣内涵。
字谜,好似汉字的化妆舞会,或变换外形,或改变音调,字谜中所蕴藏内涵,只待猜谜者用心去体会了。
汉字,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书写着,传承着,发扬着,以其唯美的形体、动人的音韵、广博的内涵记录下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绚烂篇章。细细端详,仿佛于汉字之中瞧见了汉民族的文化之魂,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使我们不禁发自肺腑地涌起一股崇敬之情,只想徜徉于字里行间,让心灵去尽情享受汉字之蕴,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 田望生.字里乾坤:汉字文化随笔[M].华文出版社,2004.
[2] 王力.汉语音韵[M].中华书局,2002.
[3] 论文中部分资料来自课堂笔记.同时参阅了网络上百科资料[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