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文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Anxiety of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2013-04-29 07:13:16马海侠
考试周刊 2013年70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页码外语

马海侠

一、对论文开头部分的分析和看法

1.论文的选题

一篇学术论文的选题通常决定着论文的质量。作者的这篇论文讨论的是外语学院英语和德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焦虑的问题,以及就这两个专业学生的语言焦虑问题进行的个案研究。标题中使用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Majors不太恰当,尤其是Chinese一词使人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英语方面的学术论文,在标题上一般是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表达,而且中英文题目需要严格一致。作者只使用英文标题,而没有汉语翻译,是不合规范的。

语言焦虑在外语习得中普遍存在,中外许多学者做过此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作者选择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研究结果需要有新的发现,研究理论也要有所创新和有其独特性的一面。这一课题的选择也很有针对性,对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克服自身情绪障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一定的借鉴作用。另外,论文作者主要是在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英语和德语专业中选择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并对受试对象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分析而得出最终的研究结果,这属于个案研究。因此,从这点来说,作者的选题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2.签名页

在论文签名页的第二页,英文部分,作者显然没有进行细心的雕琢,竟然出现了重复签名的现象,致使整篇论文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不够严谨的印象,无论后面的论证多么严密、论据多么充足,在这里已经失去一些分数。

3.摘要部分

论文摘要一般采用的是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先是英文表达,然后是汉语翻译,在这一点上,作者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摘要并不是整篇论文的缩写,而是需要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概述论文的写作目的、方法、结论和意义,为了使读者从摘要中大概了解整篇论文的全貌、结构、研究背景和理论价值,这里不需要任何的语言修饰甚至赘述。作者在摘要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叙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必要性及前人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结论等,对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也介绍得太过详细,这些应该放在引言部分介绍,放在这里显得多余,明显不够简洁和精练。

二、对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

1.论文结构

作者在论文结构的顺序安排上还是合理的,相对紧凑和严密。每部分的叙述也都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然而作者在Introduction和Literature Review中的叙述用了大量的篇幅,在Study中的叙述用的篇幅却相对较少,在结论部分的叙述性语言也不是很多。作者在引言部分和正文开头对前人在外语学习中语言焦虑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见作者之前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然而一般的学术论文对背景的介绍只是使用很少的几句话,作者用两页多的篇幅介绍背景在结构上很不合理。作者在分析前人研究的结果之后,发现这个领域中别人没有涉及或者是没有被别人注意到的问题和细节,也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语言焦虑与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关系及语言焦虑产生的根源等问题,并且从这两个问题着手调查研究,在实践上避免了重复而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理论上也避免与他人观点的冲突而实现创新,这一点做得很好。

2.语言的使用

既然作者是选择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英语和德语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那么在问题的设计当中就应该提到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英语和德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焦虑状况、语言焦虑与他们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及他们年龄和性别差异对语言焦虑的影响等,以使论文在语言的组织上更严密和科学。作者使用的主要是一般现在时态,这对叙述他人观点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时更客观。

对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具体工作、采用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等也用一般现在时态叙述是不太恰当的。此外,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应该是句式严格、语言规范、术语准确、详略得当的,但是作者在文中却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语言错误,使得论文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失去一些分数。例如文章摘要的第三页里有句:...from grade one and grade two in Zhengzhou University,意思是“郑州大学一到二年级”,然而from...and结构的使用明显是错误的,而在后面的Study部分(24页3·1里)也使用了这一结构。还有第32页的第一个表格中使用Y表示English的缩写也是不对的。另外,在文中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语言方面的用法错误,使得作者的论证缺乏力度和严密性,而这样的问题本是不该出现在英语专业的学术论文之中的。

3.研究方法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法,在定量研究中使用了外语课堂焦虑表格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研究的学生对象进行调查。表格的使用使调查结果很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精确地进行分析和比较,也加大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为作者最后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资料依据。然而,表格中错误的语言符号使用的同时也弱化了资料的可靠性和论证的力度(如在前面提到过的作者使用Y来替代E的用法)。论文中instruments部分作者没有使用任何篇幅或语言介绍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体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及是如何安排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情况等问题。在问卷部分,作者借鉴了已有的问卷形式,对问题的设计也比较详细、深入,比较有针对性。

然而,单单使用成绩作为研究变量显得不够全面,衡量学生语言习得情况的方法有很多,有横向的比较也有纵向的比较,采用横向和纵向的变量或者再多几个变量会使得研究更具普遍性和科学性。在访谈中,作者没有介绍如何选择的访谈对象,随意选择还是刻意地挑选?所挑选的依据是什么?所挑选的访谈对象是否能够具有代表性?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最后的结论和研究成果。

4.文献的引用

学术论文应该是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一篇学术论文中对他人在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应该有所提及,作者在文章中大量提及和引用了前人的研究及其理论,但是引用格式不太正确。通常引用的作品作者较多时,在第二次引用中只需提及作品的第一作者,其他人用etal﹒代替。作者多次引用(Maeintyre & Gardner,1991)作品,每次都是用Maeintyre & Gardner的形式表达,而且没有在引用的内容后标注页码,不太规范。在后面的结论部分,作者成段引用时没有空一行,而是直接换行引用也是不规范的。

三、对论文结尾的分析

论文对参考文献的引用是有格式要求的,一般采用的是APA格式,先后顺序是作者、年份、期刊、出版社和页码。作者在列参考文献时把年份放到期刊或者出版社之后,与页码放在了一起,有的文献列出了期刊名称而没有出版社,还有的文献没有写出页码,例如:“杨晋,大学生外语焦虑感与听力水平的相关研究,《外语研究》2000(1):54-57。”就没有标注出版社。而在“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中没有标注页码。这些格式都是不太规范的。附录内容是作者之前研究中所做的问卷调查表和设计的访谈问题,是作者研究理论的资料依据,与论文有很大的关联,放在附录里面是合理的。

总的来说,尽管这篇论文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但它是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研究的成果。在阅读论文之后,我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焦虑问题和其根源有了认识和了解,并对自己的外语教学有了重新的思考,因此这篇论文总体上有学术价值的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页码外语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8期)2024-01-10 01:57:20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3期)2023-10-26 04:04:08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系统医学(2022年17期)2022-11-07 09:23:50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and Fatigue Study of Steep Wave Risers Under Irregular Loads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2年2期)2022-05-05 07:10:46
CONTENTS OF 2020
特种油气藏(2020年6期)2020-01-05 10:24:40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Consequences of early adverse rearing experience(EARE) on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non-human primate studies
算页码
小学生导刊(2016年2期)2016-11-11 06:09:10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