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凤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确诊的高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否。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干预;依从性;用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三次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与11.88%,总体上有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并伴有心、脑、肾及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的进行性损害,起病及经过缓慢,最终死亡原因为心衰、肾衰及脑血管意外。本病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系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有助于减慢病情发展、防止靶器官损害及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目前的研究发现,患者的依从行为很不理想,他们的心态对血压水平的控制有着明显的影响。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对高血压的认识偏差,尤其是无并发症者,因此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而且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宣教、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指导等各个方面。通过护理干预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指导,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这也是我们进行该项研究的意义所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同意进行研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按医嘱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住院期间按常规予以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按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及全程用药督导,按计划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的判定、血压的测量。
1.2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入组时收缩压、舒张压及护理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
1.2.2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价标准:①完全依从: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②部分依从:未按医嘱按时或按量服药;③不依从:拒绝服药。依从性由不了解研究情况的主管护师进行评定。
1.2.3血压计 采用台式血压计对患者血压进行卧位测量。
1.2.4护理干预措施:
实验组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护理干预每周2次,每次50分钟,连续4周。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评估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知识水平的不同和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如讲解高血压的定义、危害、测量方法和影响血压的因素;告知患者焦虑、情绪激动、紧张、膀胱过度充盈、室温过冷或过热、疼痛、昼夜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压变化。对于容易情绪激动者,还应指导控制情绪的方法等,在教育过程中让患者看到高血压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就能控制好的一面,也要看到高血压对个体的种种危害,如对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从而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根据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高低进行不同指导。对于依从性较高者,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尚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依从性较低的患者,要了解分析依从性低的原因,讲解高血压的治疗需按个体不同选择不同药物,而且必须坚持长期服用,不得随意停用或自行减量,不依从性服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指导复诊及血压监测,培训家属血压测量法,以便出院后继续监测病人血压等。
三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家庭烹调要采用定量盐勺和刻度酱油瓶,控制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g,同时限制脂肪类食品的摄入,多食高纤维性食品、蔬菜和水果,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可进行慢跑、太极拳、韵律操活动;生活作息有规律,保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
1.3 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实验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8~80岁,平均59岁;病程2~30年,平均16年。入组时收缩压为175.95±13.43,舒张压为103.35±12.30。对照组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40~84岁,平均62岁;病程5-35年,平均20年。入组时收缩压为175.58±14.33,舒张压为102.68±12.38。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2疗效比较
2.2.1 两组血压评定 护理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SBP与DBP比较 见表1。
2.2.2 两组用药依从性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见表2。从表2知,护理干预前服药依从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服药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8.56,P<0.01)。
3 讨论
我们的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的血压、用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4周的护理干预,无论是血压还是用药依从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护理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医嘱依从性与疗效一致,可见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全面的认识,纠正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保障病人坚持按医嘱、科学治疗。病人认识的提高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治疗,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医嘱依从性联合干预是最有效的干预手段,是保证高血压病人联合治疗的积极方案。
目前,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提高服药率是治疗成败的关键[1-3]。而服药依从性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可能更多受到病人对疾病认识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对预防高血压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实施护理干预时,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手段,通过确定患者的教育需求→共同建立护理干预目标→选择护理干预方法→协同实施护理干预计划→进行效果评价,形成了科学的护理干预模式。将护理干预贯穿于患者住院全过程,形式多样化、现代化,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及时针对患者的护理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评估。群体性护理干预与个体性护理干预相结合,重视心理引导与心理护理,建立一种良好的指导合作参与型的新型护患关系,以提高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通过实施用药督导,提高信任度,加强了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长期配合治疗的自觉性;而定期护理干预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与帮助,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学、经济学意义,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作用。
病人医嘱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有对疾病认识不够,往往根据自己感觉停药,就诊不方便,心理压力大[4],由于高血压病疗程长,对治疗不乐观,治疗过程长,经济拮据等。我们采取通过护理干预,病人和家属认识的提高避免了忘记用药,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治疗的依从性,达到巩固疗效,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实施护理干预为主导的高血压防治是控制其发病和已发病患者延缓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途径[5]。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张维娜,蔡虻,等. 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 护理研究,2003,16∶145
[2] 施秀玲,梁瑜. 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2001,7∶173.
[3] 张玉,王凯平. 患者依从性与药物利用[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4)∶206.
[4] 曹小侠,张海晨.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6):357.
[5] 张友玲.健康教育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