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2013-04-29 18:44邸玉婷袁海滨于玲
考试周刊 2013年77期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对策

邸玉婷 袁海滨 于玲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对策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的不断分化,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加之教学改革的推进,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及学分制的实施,导致教务管理内容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教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事务杂、内容多、工作量大,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无法保障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大大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快捷、高效、准确。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教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信息化管理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档案工作的管理。

档案是高校在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高校评估工作的开展,人们对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了新的认识,高校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校水平评估的结果。因此,做好档案归档和保存工作至关重要。随着时间的积累,各种文件、记录的增加,院系教学档案多数以纸质档案的形式保存,档案保管空间有限,容易造成档案材料堆积,也很难做到迅速快捷的信息查询、材料调用。而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可以使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标准化、档案信息网络化,能够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学生选课工作的进行。

为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全校开展的素质拓展课中,每学期选取1-2门课程进行选修。选课基本上从大一第一学期结束以后,由学生登录网上选课系统,自行在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生通过个人账号和密码,查询可以选择的课程和授课教师的相关信息,进行选课,选课程序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网上系统平台查询选课结果。查看课程的安排情况和该课程的上课人数及授课教师情况。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通过网上系统对授课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投票,这一系列的教务管理措施,使得原本繁琐的选课工作逐渐趋向简易化,让师生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各取所需,对提高管理水平有显著效果。

3.便于试卷和成绩规范化管理。

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求任课教师出A、B两套卷子,这一方面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教师给学生划范围的倾向。现在学校组建了题库管理系统,并正在逐步使之充实、合理、完善,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此系统对管理人员来说规范、保密性强,同时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出卷效率,避免了教师划范围的倾向。成绩管理系统方便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登记成绩。以前的成绩档案大多用手工抄写,费时、费力,容易出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只要在校园网系统中录入学生成绩,计算机自动将成绩汇总到计算机终端,并计算出学生各学期学分、平均分,同时院系管理人员在系统上对缓考、重修、提前毕业的学生成绩及时进行查漏补缺,避免了学生临毕业前成绩问题经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处理的混乱局面。另外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各学期成绩、学分、绩点,真正实现了成绩管理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存问题

1.重视不够,管理意识淡薄。

学校领导对教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设备的更新与维护费用投入不够,重硬件,轻软件,致使学校设备陈旧,病毒侵入,没有及时清理,妨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及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信息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忽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不少学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系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发到位。

2.信息化技术含量偏低,设备落后。

大多数高校没有研发能力,教学管理系统基本上都是委托软件公司设计研发。软件公司没有直接参与学校具体的教务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各院教学管理方式的特殊性要求。由于设计不合理,影响正常功能发挥,开发的部分功能模块或不够完善,或与实际需求不符,影响工作效率,在教学资源上,数据不能共享,大量信息停留在手工报表或电子表格上,重复的信息获取或资料统计占用了教师及管理人员大量时间。

3.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操作者和推行者,然而现阶段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很难适应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各院系级教学管理队伍组成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既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管理的教学管理人员是紧缺人才。由于工作量大,事务繁杂,导致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多采用手工、电话或电子文档的方式进行传递,而网络平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普及和应用。

4.为师生服务力不够。

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务管理人员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而对教师、学生服务力度不够,还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教务管理平台使教学资源面向所有师生,以满足教师、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达不到资源共享。

三、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1.重视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学校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配备和更新配套设施,确保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认识,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提高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要不断学习,可通过自学、培训、进修等形式加强学习。学校也应重视教学管理队伍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引进,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體素质。

2.完善管理系统。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科性质和办学特点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务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管理之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认真做好教学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处理工作,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标准性,为构建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打好基础。

3.拓宽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教务管理工作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积极拓展为师生服务的功能,让广大师生意识到教务管理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的重要意义。开发网络交流平台,通过邮件、QQ、飞信等系统,增进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开通网络课程,让学生通过网络自由学习;创建论坛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与教师对话,等等。要让教务管理信息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梁天权.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初探[J].2007(2):247.

[2]唐文利.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7):80-81.

[3]应姝琳.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下选课流程的改进与优势[J].科教文汇,2013(7):25-26.

[4]辛红,姜超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13(1):57-59.

猜你喜欢
信息化背景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文件档案管理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