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看科普文章

2013-04-29 07:24:30许爱梅
考试周刊 2013年75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云计算

许爱梅

摘 要: 科普文章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道理呈现给普通大众的文章。而科学松鼠会是撰写科普类文章的佼佼者。本文以科学松鼠会中的《云计算:一片“电脑云”里的浪漫》一文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通过概念隐喻,分析了其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原因,旨在推广这种“科学松鼠会”式的写作方法,让科学道理与人民大众走得更近。

关键词: 科学松鼠会 云计算 概念隐喻 结构性隐喻

当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然而,人类自从语言产生开始,就习惯于用已知的,熟悉的生活经历(Experience)“比喻”那些新生的,较复杂的,乃至抽象的事物。Lakoff和Johnson(2003)认为“隐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语言中,更存在于我们的认知与思维中;我们的认知系统,从本质上就是概念隐喻的”。

科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抽象。当人们尝试认知一种全新的科学概念的时候,总是从自身认知系统中寻找一种已经熟知的类似物对其加以理解。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形容相对论:“若把手放在火炉上一分钟,那感觉就像一小时一样;若是和一位漂亮女孩坐在一起一小时,感觉就像一分钟一样。这就是相对论。”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科普类文章红火起来。科学松鼠会正是一个传播科学知识的公益团体,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科学传播并流行开来,具体工作就是撰写大量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科学松鼠会撰写的科普文章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除了努力避免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努力用轻松活泼的生活语言外,最主要的就是运用了许多“比喻”,也就是——“打了好多比方”。

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L & J)对《云计算:一片“电脑云”里的浪漫》这篇典型的科学松鼠会文章进行分析,旨在从认知角度阐述文章通俗易懂的原因。

“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王寅,2006)

Lakoff和Johnson把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

1.结构性隐喻

隐喻中源域(Source Domain)概念结构可以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使得目标域中的概念可以按照源域中的结构系统地加以理解。

2.方位性隐喻

运用诸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等空间概念组织另一概念系统,以便于理解。

3.本体性隐喻

用关于实物物体的概念结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经验。分为三个小类:

(1)实体和物质隐喻:把经验看成实体或物质,从而对其进行指称、量化、分类等。

(2)容器隐喻:将不是容器的本体,如:事物,事件,活动等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等。

(3)拟人隐喻:将事体视为具有人性。

《云计算:一片“电脑云”里的浪漫》是科学松鼠会作品里一篇典型的科普作品,为了论述方便,全文用概念隐喻对作品中需要用认知语言学分析的语句进行了分类。

1.首先我们对科学松鼠会的宗旨进行分析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1)“科学是实物”。这里用到的是实体和物质隐喻,将“科学”这一十分抽象笼统的概念,用“一枚枚坚果”量化,物质化,为接下来的隐喻提供了前提。

(2)“科学是坚果”。这里用到的是结构性隐喻。源域是“坚果”,目标域是“科学”。

源域中“坚硬的外壳”映射到目标域中的“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

源域中“美味的果仁”映射到目标域中的“美妙的科学原理”。

源域中“松鼠”映射到目标域中的“科学松鼠会中撰写科普作品的科学家”。

人们的认知系统里,对松鼠剥食坚硬的松果的情景和美味的坚果仁是十分熟悉的;而这里通过概念隐喻,形象地说明了科学原理也像坚果仁一样美味,科学松鼠会的科学家们,像松鼠一样,替大家把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这层坚果壳给剥掉了,大家可以直接享受美妙的科学原理了。

这样,通过从源域“坚果”到目标域“科学”的映射,大众读者通过自身认知系统里熟悉的一个情景,了解了科学松鼠会的宗旨,并且拉近了自己和科学的距离。

2.“云计算”概念的解释

这是本文运用的最主要的一个庞大的结构性隐喻,归纳起来,就是“计算是做饭”。源域是“做饭”这个生活活动,目标域是“计算”(computing)这一科学活动。

源域中的概念到目标域中的概念的映射关系是:

厨房 到 计算机

做出的饭菜 到 为满足需要,计算机上运行的

各种应用程序

煤气 到 计算资源

煤气罐 到 计算机主机箱外壳

煤气管道 到 计算机网络

煤气罐模式 到 本地计算模式

管道煤气模式 到 云计算模式

煤气厂巨大煤气罐 到 电脑云

管道煤气按量收费 到 云计算模式按计算流量收费

人们肯定对下厨房用煤气做饭这一生活活动有丰富的体验,也肯定熟悉使用煤气罐和使用管道煤气这两种方式。本语篇就是以这里作为切入点,通过人们熟悉的体验,说明“云计算”这种计算模式。

首先,计算资源,实际上是指一种计算能力,然而这种能力我们平时看不见,摸不到,是不能直接体验的;而煤气这种可燃烧的资源,是为我们所熟悉的。这就让我们形象地把计算能力,即计算资源,想象成一种可以像煤气一样使用的资源。这本身就是一个实物与物质隐喻,将计算资源物质化成一种实体资源。

我们平时使用计算机,其实就是在使用计算机里的计算资源,完成各种应用程序的计算,从而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就好比利用煤气,使其燃烧,做出我们需要的饭菜。

传统的计算机计算,都是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本地的计算机都必须拥有一个机箱,机箱里的各种芯片部件,共同提供了计算资源,平时我们运行的程序,只要使用这个机箱里的计算资源,就可以完成计算;这就好比厨房里有一个煤气罐,做饭时只需使用这煤气罐里的煤气就可以了。

然而生活体验告诉我们,煤气罐相当笨重,得花好大力气才能搬到厨房里,从这一直接身体体验,我们可以联想到笨重的计算机机箱,以及花很大的财力购买高性能的电脑配件,提高其计算性能,也就是使其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资源。

而且,煤气罐里的煤气资源不能与他人分享,闲置时也不能借给别人使用,这也很容易帮助理解,如果自己的电脑闲置不使用,则同样是对计算资源的浪费。

管道煤气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厨房里不再需要笨重的煤气罐,只需要用煤气管道连接到煤气厂的某一个“巨大的煤气罐”,到时候煤气这种燃料资源,就可以随用随取。鉴于对此管道煤气使用模式的生活经验,语篇中引出了“云计算”模式:计算资源储存于某一“电脑云”里,家中的电脑不再需要笨重的机箱,不需要高级的电脑配件提供本地计算资源,只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到“电脑云”上,随用随取地使用电脑云里的计算资源为自己服务。

关于使用计算资源的付费问题,也像使用煤气这种燃料资源一样,按流量计费。这也是一种实体和物质隐喻,将计算资源,将网络中传送的计算数据,当作一种实物的资源看待,方便理解。

由此看来,“计算”与“做饭”,“电脑云”与“管道煤气”之间的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通过人们自身认知系统中熟知的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建立联系,并且认知后者。

由上可见,通过更多的概念隐喻,将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与人们认知系统中所熟悉的体验结合起来,才是推广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本文希望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对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文章进行分析,初探此类科普文章广受欢迎的原因,进而希望更多的“科学松鼠”在构思科普文章的时候,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组织思路,写出更多的优秀科普作品,真正将科学知识呈现给普通大众。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G Radden,Z K?觟vecse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1999.

[3]维基百科中“云计算”词条(http://zh.wikipedia.org/zh-cn/云计算,网页内容最后修订于2010年2月4日(星期四)09:53).

[4]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1980.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云计算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23:35:00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19:22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4:35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云计算与虚拟化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38:31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54:03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