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蒲茂华
作为威廉·福克纳文学创作生涯的唯一一部童话作品,《希望之树》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审美境界,都无法在威廉·福克纳众多的作品中占据最显眼的位置。但当读者将这部作品与世界上著名的童话作品作对比时,就会意识到《希望之树》是一部堪称经典的佳作。作为一部童话题材的作品,威廉·福克纳没有按照传统的模式为小读者们讲述发生在王子、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去刻画传奇、梦幻的希望之旅。达尔西在梦境和童话中寻找“希望之树”的过程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仿佛就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对于福克纳而言,他将贯穿自己文学创作的人性主题移植到了童话创作中,这是一部抗拒、拒绝儿童阅读的作品。对于习惯了轻松、简单、幽默、愉悦的普通读者而言,作者寄予作品的审美意蕴是很难以直观的方式解读的。
一、“荒诞”的童话中跃动的人物
威廉·福克纳的文学创作始终与他本人的成长经历紧密相关。在他生活、成长的美国南方,庄园主经济体制在南北战争之后彻底崩溃。曾经的贵族和统治者随着社会的变迁逐渐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经济来源,在新旧制度的交替、变换中,所有人都经受着思想的考验。在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中,读者能够感受身处不同际代的人们思维观念的差异,也能体会到他们在现实与理想的漩涡中不懈的斗争。
在威廉·福克纳的小说中,作者以直观的方式向读者呈现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于是《喧哗与骚动》中“恶人”杰生诞生了,他的身上集中了人性深处所有的罪恶。但造就这一切的根源并非是杰生自己,而是在南北战争中失去了统治地位的没落贵族,作者将杰生作为所有罪恶的集合体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批判,从而强调南方旧贵族阶层必然没落的命运。同时,读者也应认识到,这是作者在思考新的南方应如何崛起。在所有的故事中,人性深处的邪恶与善良、丑陋与美好都在杰生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福克纳所追求的是人性的回归。根据现实生活和人生经历完成的小说存在一个无法规避的缺陷,过分地真实令读者产生阅读的恐惧和审美的疲劳。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威廉·福克纳创作了《希望之树》。虽然这是一部童话题材的作品,但作者仍延续了自己的创作追求,将自己在小说创作中一贯秉承“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1]的创作原则延续到了童话作品的写作中。
很多读者对童话作品存在偏见,认为童话是写给儿童阅读的作品,其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十分有限。类似的观念不仅表现在普通的阅读群体中,很多专业评论界人士也有相近的观点。对此我们必须澄清的一点是,童话作品的确是主要供儿童阅读,但并不意味着童话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内涵就会因此被弱化。在研究童话作品的既定模式中,研究者将关注点主要定位于文学母题的探究和文化背景的解读,更多地是从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审视童话作品。在《希望之树》中,福克纳为读者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梦境中的故事。达尔西是一位天真活泼、尽情享受快乐童年的小女孩,在她生日的早晨梦见了拥有魔法能力的小男孩莫里斯。这是一个满头红发的怪异男孩,在他的带领之下,达尔西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行。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去找寻传说中的希望之树,在前往寻找希望之树的旅途上发生了一系列神奇、怪异的事件。正当读者们担心发生的一切使得他们不能找寻到希望之树时,故事却发生了峰回路转的戏剧性变化。在故事的最后,一行人不仅找到了希望之树,而且见到了久违的好朋友。这一切都围绕着共同的主题——人必须要相互帮助,相互关怀,不能让人性中最邪恶的一面成为自己行为的领导者。
人物的塑造素来不是童话作品的强项,为了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作家们更习惯于从故事情节入手建构神奇的童话世界。在《希望之树》中,福克纳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有所突破。他没有将作品中的童话人物塑造为标志性的面貌,而是给予他们较为复杂的性格。一方面,福克纳没有按照童话作品传统的模式去刻画正邪对立的两种力量,而是着力于展现找寻“希望之树”的过程,从而使得这部童话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升华;另一方面,《希望之树》中人物的对话不再是儿童能够完全理解的简单交流,而是以较为复杂、甚至荒诞的表达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荒诞”的童话中浓厚的宗教情结
与《喧哗与骚动》等长篇小说不同,威廉·福克纳笔下的《希望之树》所营造的是由离奇的情节所建构的童话世界。首先,作者没有直接去描写人性普遍的主题,也从未将现实社会的事物直接投射到童话作品中。《希望之树》讲述的仅仅是达尔西的梦境故事而已,借助于所有人生活中都会经历的“梦”,福克纳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次,不同于同一类型的童话作品,作者将人类追求梦想的主题融入到了作品中。
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福克纳是将《圣经》中的“圣杯”转化为“希望之树”,这与他本人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之所以喜欢《圣经》,原因在于福克纳一家有着爱护圣经的良好传统。福克纳家有一本代代相传的圣经,而且家里规定圣经只能由长子来继承。因此,福克纳的父亲于1932 年去世后,就由福克纳继承了这本皮质封皮且带有插图的《圣经》。”[2]在基督教文化传统中,救世主耶稣曾用过的圣餐杯具有神奇的功效,曾吸引无数的勇士前往寻找。在所有前往寻找圣杯的勇士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十字军东征的圣殿骑士们。虽然真实的历史早已无法考证,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圣杯早就在无数基督徒的心中扎下了根。对于他们而言,能够找寻到圣杯固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在寻找圣物的路途中不断净化自我的灵魂的过程则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正是宗教的外衣使得《希望之树》具备了“荒诞”色彩,作为一部童话题材的《希望之树》,由于其童话的基本定位在审美追求上达到了等同的效应。“童话在艺术追求和表现上,例如稚拙的美,悲剧的美,荒诞的美,幽默的美等等。”[3]在童话作品《希望之树》中,达尔西就是一位从现实世界来到梦境的普通人,当达尔西在梦境中遇到前往寻找“希望之树”的人时,就如同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在宗教的感化之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灵魂。对于他们而言,最终能够找寻到“希望之树”的确是一行人的核心任务。作者没有将故事的核心定位于最终的目的是否能够实现,而是强调他们在前行的路途中所发生的一切故事。对于普通的读者而言,所有的故事都是离奇、不合乎常规的。只有从形式化的审美元素来判断童话《希望之树》,读者才能够感受到童话作品所具有的虚幻化色彩。但作者并未满足于单纯追求虚幻化的形式特征,而是为《希望之树》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从小在虔诚的基督教家庭长大的经历使得福克纳对宗教抱有高度的信任,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他本人的人生轨迹,也成为福克纳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现实生活而言,宗教的世界和童话的世界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违背现实社会的逻辑原则和理性分析方式,正是这一点成就了童话作品《希望之树》的荒诞化色彩。
三、“荒诞”的童话和真实的生活
当《希望之树》的“荒诞”色彩被最终确定下来之后,读者逐渐认识到这部作品中人物塑造、语言表达、情节架构与普通作品相比都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当虔诚信仰宗教的人们行进在通往圣杯的路途上时,他们所获得的不仅是心中信仰的满足,更是个人心灵世界的成长。这一点正如《希望之树》中的主人公们在寻找“希望之树”的路途中,他们对于能够寻获“希望之树”充满信心,坚定的信念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于是,这部作品也同时蕴涵着成长的主体。诚如卢卡奇所说:“小说的内部形式被理解为从个人走向自我的旅途,那条路从纯粹现存现实——一个本质上是异质的、对个人又是无意义的现实——之阴暗的囚禁中延伸出来,朝着那明确的自我认识走去。”[4]
在这一过程中,小说不再是局限于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在于表现人性的自然状态。对于个体生命而言,私密的内心世界始终是无法彻底解析的存在,对于作家而言,如何去呈现个体生命的成长历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于此,很多作家进行了多方的尝试和努力,这部童话小说《希望之树》可以视为威廉·福克纳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的某种尝试。
首先,作者在《希望之树》中利用爱丽丝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反对和讽刺,爱丽丝的丈夫是一名从军多年的士兵。面对没有在自己身边的丈夫,爱丽丝无可奈何地说道:“我从来没有看到当兵的在打仗的时候得到什么好处。”这不仅是对丈夫难以回家的怨念,更是对战争的控诉。反对战争始终是福克纳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作者深刻意识到战争对人性的摧毁。其次,由于《希望之树》是一部童话题材的作品,其主要的阅读群体是未成年的儿童。福克纳不能将自己在其他类型作品中的主题完全照搬,他必须考虑在童话中加入“寓教于乐”的审美元素。因此,我们看到当童话中的人物最终找到“希望之树”时,他们的愿望虽然是自私的,但经过圣人的点化之后,他们的一切愿望都转化为对弱小群体和弱小生命的关注。同时,我们深知童话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象征性的文艺作品。“希望之树”就是整部作品最重要的象征物,它代表着人类心灵深处最宝贵的品质——抛弃个体生命的欲望,保护弱小生命。当所有的人都许下了如此的愿望之后,希望之树的树叶再次丰茂,喻示着人类的希望永存。
[参考文献]
[1] [美]福克纳.福克纳作品精粹[M].陶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3.
[2] 陈连丰.威廉·福克纳文学创作的文化观审视[J].求索,2011(02).
[3] 许军娥.文学审美:儿童文学经典生成的主要因素[J].探索与争鸣,2010(10).
[4] 曹顺庆.现代西方批评理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32.
[作者简介]
黎明(1973— ),男,四川南充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及心理语言学;蒲茂华(1974— ),女,四川广元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