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冲击世界争议未绝

2013-04-29 00:44德永健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斯诺普京俄罗斯

德永健

“大家好,我叫爱德华·斯诺登。一个多月前,我有家人,还有堪比天堂的家乡。我过着非常舒适的日子。我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随时搜索、截取和查阅任何人的通讯信息,这是改变人们命运的能力。”

在向媒体散发的一份自白书中,刚满30岁的斯诺登这样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后台走到前台,从窃取偷窥变为揭发举报。

他将美国对内对外实施的大规模监视项目公布于众,包括针对中国网络和一些基础设施进行的大量攻击。与他关系密切的记者说,他还握有详细介绍美国国家安全局如何运作的蓝图,一旦公布将成为美国最可怕的“噩梦”。

斯诺登给世界带来了风暴。他的一举一动一时间牵动着三大洲的大国关系,作为一名高中辍学生和一位训练有素的电脑黑客,他被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不计巨大个人代价做出英勇努力”,为世界带来些许改善和安全。

斯诺登也留下未绝的争议和问号——从他的从业经历到所作所为,乃至这一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美俄等大国关系造成的影响,连同他已被彻底改变但尚不知何去何从的命运,全无定论。

处在风暴中心的斯诺登似乎安之若素。“把影响我们所有人的间谍活动公之于众,是我出于道义的选择。这个选择代价高昂,但这是我应做的事情,我无怨无悔。”他在自白书中说。

叛徒?英雄?

2013年6月初,根据斯诺登提供的绝密文件,英国《卫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相继踢爆美国对内大规模监视民众通话,对外大规模监控网民上网,消息甫一披露,立即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

期间国会领袖首当其冲,痛批斯诺登“叛国”。众议院议长博纳、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范斯坦等人公开表示,斯诺登的所作所为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等同于向敌对势力“通风报信”,应立即将当时藏身香港的斯诺登遣返回国,以“叛国罪”论处。

甚至有国会议员暗示,斯诺登是受中国或俄罗斯指使才会“泄密”。对此斯诺登断然否认,强调自己从未给任何国家的政府提供情报,也没有任何国家从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中获取任何信息。

至6月末美国地区联邦法院公开诉状,显示奥巴马政府将斯诺登定性为“间谍”,根据美国《反间谍法》指控斯诺登“传播国防信息和故意传播机密情报信息”,外加指控斯诺登“窃取政府财产”,不过三项指控均不涉死刑,斯诺登最多会被判处30年有期徒刑。

白宫与国会之外,數轮民调显示尽管保守派有意无意“妖魔化”斯诺登,但多数民众认为斯诺登的行径是泄密而非叛国,并且支持斯诺登应被遣返回国受审,但对于斯诺登是否维护了公众利益这一重大问题,持肯定或否定意见的人数几乎各占一半,表明美国民众对如何看待斯诺登分歧严重。

主张动物与人平等既不客观也不现实。合理、合法、科学利用动物符合自然规律,与关注动物福利并不矛盾。关注动物福利的极袭击发生后美国在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的激烈拉锯。小布什当政期间,曾以反恐之名公然推行“法外监视”,即未经法院授权就对可疑分子拨打或接听国际长途实施监听,事情被曝光后,舆论严辞批评此举侵犯民众个人隐私。

后来美国国会进行一系列补救,包括制定《保护美国法》和修正《外国情报活动监视法》,加大对政府监视项目的授权、审查和监督,力求杜绝“法外监视”,加大保护个人隐私的力度,奥巴马上台后也刻意与小布什拉开距离,强调政府监视项目全程得到法院授权。然而,斯诺登公布的文件显示,迄今无需法院下令,美国安全机构仍然可以保留和调阅“无意”获取的境内通讯信息,这不仅与奥巴马“全程授权”的说法相左,也相当于为“法外监视”打开方便之门,令公众再度担心个人隐私遭到侵犯。

司空见惯?双重标准?

斯诺登令美国人心情复杂,也令全球各国受到震动。6月末,德国《明镜》周刊援引斯诺登提供的绝密文件称,过去五六年,美国将欧盟驻华盛顿和联合国的办事处列为监控对象,两家机构的办公地点均被安装了窃听器和监控设备。

同时,美国情报机构还企图窃听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据信欧盟总部的通信设备曾多次遭到攻击,后来安全专家发现这些攻击来自北约总部一片被单独屏蔽、由美国国家安全局专用的区域,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正是“幕后黑手”。

消息传出,一贯被视作美国亲密盟友的欧盟各国表示强烈不满。身为欧盟中坚的德国强调美国“监听朋友不可接受”,要求美方做出澄清,而且必要时德国将支持欧盟采取行动予以回应;法国政府也公开表示,鉴于欧盟受到窃听和监控,应该暂停美欧预定启动的自贸协定谈判。

为此,奥巴马强调美国的做法司空见惯,只是刺探情报的常见方式,无论是美国或是别国的情报机构都会如此行事。并称,欧洲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信息没有共享”。

另一方面,斯诺登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对中国网络、包括一些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攻击,还监控个人信息,这与美国此前屡屡指责“中国发动网络攻击”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中国官方强调,网络安全是各国普遍面临的综合性安全挑战,维护网络安全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一方面滥用信息技术优势谋求一己之私,另一方面又对别国无端指责,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无益于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表示,网络安全问题被美国媒体和某些政客“热炒”,但至今没有谁举出具体证据证明这些攻击来自哪里,是不是来自中国,反而斯诺登事件显示美国对中国发动大量网络攻击,“这是有名有姓的人出来说的”,美国应向中方做出澄清。

崔天凯指出,事后美国有些舆论极力“划清界限”,强调美国的攻击不涉及商业秘密或商业利益,然而“根据斯诺登披露的材料,美国的攻击包括对电子邮箱、手机等个人隐私的侵犯,这些人里难道没有商业人士?这些电子邮件和手机通讯难道就不会涉及商业秘密?”

同时崔天凯强调,网络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课题,各国都面临在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同时确保网络安全的问题,相互指责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应充分沟通,建立普遍得到遵守的规则。

美俄元首见或不见?

斯诺登决意揭发举报后,首先在5月20日离开夏威夷飞往香港,其后在6月23日从香港直飞俄罗斯,至今仍滞留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

斯诺登“不请自来”,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斯诺登飞抵俄罗斯后,美国一直在持续施压,要求俄罗斯交出受到间谍罪指控的斯诺登。期间不仅美国国务院、联邦调查局(FBI)等部门的高官轮番上阵,力图说服俄罗斯,即使没有与美国签署引渡协议,也可以基于过去的执法合作将斯诺登遣返回国,7月12日奥巴马更亲自出马,与普京通电话要人(斯诺登藏身香港时中美元首并未通电话)。

面对复杂局面,普京竭力寻求平衡。一方面,普京明示俄罗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屈服于美方压力遣返斯诺登,也不会把他作为“俄美交易”的一部分,而会依据联合国和俄罗斯相关法律处理此事。

另一方面,普京屡次表示,斯诺登是“不速之客”,俄罗斯无意卷入此事,也不希望俄美关系因斯诺登事件恶化,“两国关系远比在特工问题上的无谓争吵重要得多”,并且普京明确警告斯诺登,“任何伤害俄美关系的行为都不可接受”。

但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显得越发不耐烦。奥巴马与普京通电话后,美国官员频频对媒体表示,由于俄罗斯迟迟不肯遣返斯诺登,奥巴马虽然会照常出席G20峰会,但可能取消预定与普京举行的会晤,美国国会也在谋划,一旦斯諾登的避难申请获批,美国或对俄罗斯实施人权制裁,并重新推动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更称,如果俄罗斯批准申请,美国应该抵制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冬奥会,不过对于这类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言论,美国奥委会和共和党领袖均明确表示反对。

为安抚美方,普京指明俄罗斯希望斯诺登尽快离开,前往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拉美国家避难,但问题是美国不允许其它国家向搭载斯诺登的飞机开放领空,致使斯诺登的未来行程被堵死,因此实际上“是美国人自己将斯诺登困在了俄罗斯”。

此外,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奥巴马放出取消与普京举行会晤的消息,是想暗示斯诺登应该在G20峰会开幕前离开俄罗斯,为此克里姆林宫正在制定新的议事日程,争取近期找到办法将斯诺登送往拉美国家,以免影响8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的美俄外长与防长“2+2”会谈以及9月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

猜你喜欢
斯诺普京俄罗斯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另辟蹊径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