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鞋匠

2013-04-29 20:41刘蕴绮
东方企业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鞋子设计师设计

刘蕴绮

成为下一个Crocs,是胡依林对他的自创品牌的大胆畅想。

在制造工艺和款式设计相对传统的制鞋业,Crocs利用舒适感和色彩制造了差异性定位,顿时成为行业销售奇迹,甚至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胡依林认为,自己设计的“纸”鞋子同样有这种潜力:入驻天猫商城1个月就卖了400双,前4个月销售额达到160万元;登陆众筹网站Kickstarter在28天内筹得14万美元,同时预售200双……人们对于新奇概念的接受程度出乎他的预料,也让他更有自信。

两年前设计第一双“小荷尖”皮鞋,胡依林还只是一位不乏点子的概念设计师,对于制鞋业知之甚少;2011年底离开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自己创业,他也只是想趁年轻尝试一把,看自己发明的高科技材质休闲鞋能否被市场接受;如今,拥有自己的公司、两个完整产品系列以及十余款不同设计的他,已经在考虑产品升级,研发更实用更智慧的鞋子,并决定在这个行业一直打拼下去。

并非设计科班出身,也没进过一天设计学校,胡依林在十几岁时靠自学开始了设计生涯,先后创作过网站交互体验和摩托车,现在又开始接触鞋子。他认为获得灵感和创意并没有诀窍:“工业设计其实就是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想办法改善”,遵循这个简单的原则他画着图,做着实验,一步步将脑海中的点子变为现实。

“小飞鞋”的诞生

开始设计鞋子是一个偶然。

“我太太总是买不到合脚的鞋,她的脚比较小,脚长适合35号而脚宽适合34号。”这让胡依林萌生了创作灵感,定制一款太太专属的鞋子,最好能完全适合脚型又能保持质感。于是他画出设计图,找到上海的鞋匠做出了3双。太太穿上这款定制的休闲船鞋,居然被很多朋友询问,如何能够拥有一双。

“可能因为颜色比较亮眼,鞋子本身又简单,现在市面上很少有设计非常简单的鞋。”胡依林回忆道,他对自己作品的舒适度也很有信心,做设计出身的他最重视细节的巧思。为了方便朋友购买试穿,他和太太开了淘宝网店。结果不仅吸引了朋友,很多陌生买家也毫不犹豫下单,占到订单数的80%,一双简单的女士休闲鞋,第一个月就卖了180多双。

看到自己的作品从画稿变成产品、被很多人喜欢,设计师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此,胡依林也更有干劲了。为了保证供货,他决定加大产量并增添几种颜色选择,然而问题来了:制鞋的皮料无法稳定供应,小批采购的话不够用,而要达到大批量生产的规模,每种颜色每次至少需要3000尺,进货量又太大。

胡依林找遍了供货渠道,始终没有想出折中办法,正在犹豫是否继续扩大规模时,一位设计圈朋友使用过的材料,意外的给了他启发。做设计的人通常会接触到各种材料,这位朋友用美国杜邦公司一种类似纸的材料做钱包,送给了胡依林一个。起初胡依林并没有特别注意,直到自己养的猫把钱包抓去又撕又咬,却一点也没弄坏,他才开始对钱包的材质产生了兴趣。

这种叫TYVEK的材料透气、防水、防菌,而且非常轻,之前很少用作民间用途,仅有的尝试是做钱包和雨具。直觉告诉胡依林,这种材料说不定能做鞋子。

于是他马上回家做起了实验。用上家里的烤箱、打印机和剪刀,他自己动手把纸一样的TYVEK做成了真实大小的鞋子模型,有模有样。穿上这双还没加鞋底的DIY球鞋,胡依林走在大街上行动自如,对自己的“手工作业”十分满意,而当他走进办公室,设计师同事们马上围了过来,要集体参观一下这双另类的鞋子。

实验初获成功,也坚定了胡依林开发出成品的信心。于是他直接找到杜邦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室,希望能从源头直接购买材料。“杜邦公司听了我的想法后很感兴趣,他们没想到有人会用TYVEK做鞋,而且是直接找上门来。所以他们不但卖给我材料,还提供设备帮我做测试。”胡依林兴奋的回忆道,他当时发现这种材料结实而且可以印出颜色,正在想最佳的印色方案,杜邦的帮助就来了。

利用杜邦公司的专业仪器,胡依林做了着色、高温加热、磨损和水洗等各种物理测试,把鞋子的这套“外衣”从里到外测了个遍,终于找到了使其性能最大化的方法。搭配上胡依林原本的简洁设计和特制鞋底,第一双TYVEK纸鞋诞生了:鞋身材质撕不破,整鞋可以随意清洗,如果穿久了想要丢弃,埋在土里3年就可以降解。由于整鞋重量极轻仅重130克,胡依林给它取名“小飞鞋”。

概念创业

有了这款概念设计,胡依林认为自己拥有了开辟独特产品路线的基础,可以在鞋子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差异化定位站稳脚跟了。于是他开始筹备小飞鞋的发布仪式,将自己的概念正式推向市场。

胡依林选择的发布方式也很有设计师品牌的惯用风格——跨界艺术展。邀请马良、白明辉、王心磊等12位艺术家创作带有个人风格的图案,印制在鞋身材质上,于是每双都成了独一无二的联名款小飞鞋。2011年10月初,在上海新天地举办的发布会兼艺术展上,风格迥异的小飞鞋被统一归为“轻翼系列”,在胡依林的自创品牌游其实验室(UT.LAB)下亮相。

发布会吸引的众多代理商与媒体,让胡依林再次体会到了成就感。从单纯的设计鞋到自己研发一双全新概念鞋款,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潜力,也看到了可能的事业方向。

1个月后,他决定辞掉工作,趁年轻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一次,将小飞鞋投入量产,挽起袖子开始创业。

“辞职之后我花了大概3个月时间,到全国各地的产业集散地观摩,包括杭州、四川、广州、晋江和莆田等等。”胡依林介绍道,他认为要真正进军某个细分的制造业,必须对整个产业链条熟门熟路,向行业翘楚取经,尽管各自的定位不尽相同。结果在考察过程中,他不但收获了经验,还遇到了未来的合作伙伴——福建一家制鞋底的集团公司。

鞋底的研发在整个制鞋工艺中尤为关键,科技含量高、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大。胡依林如果能在这一环节找到助力,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福建公司当时正准备开拓新的业务形态,对胡依林的创意和产品都十分感兴趣,双方可谓一拍即合,立即达成了协议。

福建公司决定投资300万元现金,加上鞋底模具的技术支持;胡依林则负责从鞋款、外包装盒设计到广告、市场推广等环节;鞋身制作外包给广东的加工厂。就这样,胡依林的“游其实验室”品牌终于可以系统运转起来,公司也在2012年4月成立。

首批生产的订单包括小飞鞋6000双,外加最初设计的“小荷尖”皮鞋4000双。胡依林有意控制产量,一方面希望对质量有十足把握,另一方面也对市场需求持保守估计。2012年8月当货品全部到位,他又一次选择了电商平台作为销售渠道,入驻天猫商城,以便有效收集反馈信息。

天猫的销售成绩让胡依林非常满意,前4个月160万元的销售额,吸引来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然而比起与经销商谈合作、迅速扩张,胡依林更看重市场反馈,依据反馈改进细节,让产品更稳定、完善,是他的阶段性目标。正好也是在新品上市约4个月的时候,第一批反馈回来了。

胡依林原本将品牌的目标客户群定位于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愿意用相对实惠的价格购买设计师品牌。而此次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恰恰是年龄层问题,希望有适用于中老年人和儿童的鞋子。胡依林并没有因此而急于开发新产品线,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进,推出款式和舒适度上吸引更广受众的第二代产品。今年4月,第二代新款小飞鞋上市,同时新增了一个舒适度高的男性皮鞋系列“自由人”。

对扩大规模持谨慎态度,先把产品完善,似乎是胡依林最核心的创业哲学。他认为高科技产品有更多改进的空间,不断完善细节比盲目复制成功经验更重要。平时很关注国内外创业动向的他,在开公司前就读过不少创业故事,事先摸清了自身的优劣势以及每一步的走法。

“我们最初就没有把品牌只立足于国内,想做一个走出中国的设计师品牌,”胡依林很明确自己的经营战略、视野,“其实最早关注我们的就是一些外国人,发布会后产品在新天地店面展示时,摆出的鞋子在1个月之内就卖光了,老外看到有自己的尺寸马上就买,没有合适尺寸也买一双回去,觉得有意思。”

受此启发,胡依林认为可以快步“走出去”了,仍然通过互联网超捷径。今年 6月,小飞鞋在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发布,一段胡依林自己创作的制鞋视频征服了近2000位赞助者,在28天内筹得资金14万美元,项目达成率超过800%,完全超乎所有人的预期。

让消费者如此买账的创意,马上吸引到美国《快公司》等财经媒体的目光,来自法国、德国、马来西亚以及日本的代理商也找上门来,都看中了这匹黑马。初尝成功果实的胡依林在此时选择了hold住,他显然还有更大的目标。

“Crocs也是三个大学生做起来的,也是设计师品牌,却可以做那么大,现在每年的销售额在10亿美元左右。”胡依林介绍道,他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Crocs,现在获得的成绩只是开始。

用新奇的定位确立了自身风格,未来就要不断的创造新奇,胡依林深知,再优秀的设计都有寿命。他计划每年将公司15%的资金、人力投入到新产品研发,自己作为设计师则首当其冲。不断与新的高科技材质打交道,尝试不同的制鞋花样,他乐此不疲。

猜你喜欢
鞋子设计师设计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推荐一个设计师
混乱的鞋子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多么幸福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