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正点

2013-04-29 00:44王鹏
东方企业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闪点厂商监测

王鹏

翟飞是Flashunit闪点的联合创始人。当《东方企业家》问起他为何将可穿戴设备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时,他这样回答,“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如何做,这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的确,他有资格这样说。淘宝五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发现IT男的健康一点点被侵蚀,怎么样来监测日常运动消耗了多少热量,缺少这样的工具。

凭借着对技术的热爱和健康的追求,翟飞决定在可穿戴设备上一试身手。

于是,翟飞开始考虑这样的事情:“我今天还要运动多少才能保证不会发胖。”不过,人们对运动量的描述,大抵是这样:“嘿,哥们!今天我比昨天多跑了5分钟”,但是没有人知道他速度慢了一半。运动缺少量化,在高科技体感技术已经实现长足发展和人类对健康追求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矛盾凸显。

对于运动的监测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国际的大型运动品牌厂商都有自己的拿手活。例如Nike+就曾经在鞋底植入芯片来监测运动情况。令人失望的是,即便是全民运动的时代,这些科技产品首先也是用在专业的运动员身上,而后是发烧友。至于普通民众,厂商们似乎不太关心。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想知道今天动的够不够,会不会胖?好产品在实现对运动量化监测的同时,也应该像小助手一样时刻提醒人们运动、喝水,保持健康。信息庞杂的今天,任何增加学习成本的事情都是会让消费者感到厌烦,过往的监测设备,心率、卡路里、皮脂含量等太多专业术语,让人近而远之。翟飞希望,无论后台多么的复杂,前端简单智能的提醒是可穿戴设备所应当拥有的基本特征。

“这和高级计步器有什么差别?”翟飞认为,当然大不一样。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可穿戴设备还能够做得更多,理想的产品还应当能将后端的信息根据佩带着的需要实时上传,分享给周围的朋友们。“看,他今天跑了5km,消耗了350大卡热量。我要加油了!”,让用户说出这句话是翟飞的梦想。一个人的运动也许会枯燥,但是多人的运动一定是享受。运动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应当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

给予翟飞信心的除了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外,还有国外市场的试水经验。“瑞士信贷发布认为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50亿美元增长至300~500亿美元,这都表明了人们对这片市场的看好”。为了了解国外市场动态,他也购买了多款运动设备,从业余到专业均有涵盖。但是无论哪一款设备都展现出设计者的理念:现在运动器械已经从单一型走向科技型,而且很多在国外市场已经投入了商用。他认为,当这些市场慢慢推广到亚洲,经过针对中国人的改进,一定行!

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本人对技术的热情,结合多年市场运营经验。翟飞和一帮有着共同志向的人创立了Flashunit闪点,想把“科技运动”的理念推广的人们心中。

不过,制造一款运动可穿戴设备容易。但是要人们喜欢上它,却很难。

可穿戴设备,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出现。但是,冰冰凉的金属片直接贴着人的身体,巨大的眼镜卡在用户头上,甚至手环做成像手铐一样的造型让人生畏。“设备首先就要符合人体工学,让用户穿得开心才行。”翟飞说。

如此考量下,第一代闪点运动记录器就做成了夹子的形状,小巧可行。

事实上国外已经有厂商在这方面动了脑筋。Fitbit第一款运动产品就是夹子形状。不过随之而来的尴尬也出现了:它经常和裤子一起被丢进洗衣机,然后死于非命。另外,对于部分人来讲,夹子既不酷也不帅。

闪点有自己的理解。“有一部分人想让这些可穿戴设备看起来酷炫一些,所以他们会选择手镯。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并不希望当今天运动量不够的时候,手镯震动,以至于周围人都知道了。”

可穿戴设备目前还处于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不同的厂商有自身的理解。而且市场的需求十分多样。喜欢游泳的人希望它完全防水,喜欢登山的人希望它耐磕。极客们或许希望它有像变形金刚一样的酷炫感,但是商务人士一定不希望正装袖口那里有一个震动手镯。也因为如此,厂商们会把同一款产品做的多样化一些。毕竟,人们应该有权利选择它的设备应当不应当是饰品。

除了上述这些,可穿戴设备面临的第二个尴尬点是,运动场景太少,急需继续挖掘。“现在的产品能够监测跑步走路游泳,但是对于踢足球、打篮球甚至高尔夫等场景的准确监测好像还不那么好用”。

解决场景问题,是闪点除了完善人体工学外,另一个方向。挖掘更多场景的背后是对技术的硬性要求:感应元件要灵敏准确,续航时间要有保证,信息展示要直观……。这些透露的信息是:可穿戴技术发展是高度跨学科和集成的。要实现人体交互,对身体几百项指标进行监测、展示甚至调节,这确实是另一个难题。

“不过,我们已经上道了”,翟飞对《东方企业家》表示。

他口中的“道“是重新定义传统的设备,发掘新功能。“我们称之为inside理念和DGC模式,就是给传统设备赋予智能和新的使用方法,让它们成为大数据的来源”,翟飞挺了挺身子,用跳绳做比喻:跳绳司空见惯,但是如果给它安上计数器,人们就很直观知道自己今天跳跃次数是否达标。同样的,给日常使用的物件赋予智能的大脑,那么人们不用更改使用习惯就可以直接使用,何乐而不为?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如果各种产品都智能化了,它们谁是主打,厂家有很多方式去不断升级它们吗?翟飞梳理了目前市面上的设备,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系统固件无法升级、无法灌装新的程序。

在摩尔定律下,这些不能升级的玩意很快会沦落为电子垃圾。想要获得最酷的用户体验,用户就要不断地买最新的产品。不过即便口袋再松的人们,也不会认为三个月换个智能手表,四个月换个智能手环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这是态度问题。翟飞认为尽管让可穿戴设备实现固件的可升级,会让研发成本大大上升,不过至少应当和衣服一样能穿上一年多。现在他们的技术团队正在为优化内部算法,实现功能升级的方向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闪点厂商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多组分可燃液体闪点特性研究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动力学因素对车用柴油闪点测定的影响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混合液态危险品闪点特性研究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