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张謇先生诞辰160 周年。
张謇后人张光武赐专稿《重读张謇:百年中国的民族工商、民生和文化转型》由本刊独家发表,以为纪念。纪念是为了返回历史通道寻找照亮今天的光。
“回望百年来,善于革命者不少,善于建设者却不多。环视万里神州,能以‘实业为母,‘教育为父‘旨在为地方自治奠基,造福一方者,季直走后,能有几何?”
比张謇晚生11 年的马克斯·韦伯在写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时表示,西方社会在总结资本主义的传统之源,中国人则在颠沛中奋发图存。前者已在探索经营大生沙厂,推动在南通建设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从1895 年弃官从商经营实业教育,追寻实现民族整体利益之路,其后数十年间,张謇由张詧相伴,成为近代历史人物中头脑最清醒、目标最明确、态度最坚忍、步履最沉着的一个。
张謇和张詧的一生证明了:作为个体的社会人,他们既在原有社会结构下行为,同时又参与新的社会建构;他们的思考与行动既受制于历史,同时又在创造新的历史。故一个民族和人类整体的发展,乃取决于该民族和人类整体中个体的集体自觉。
重温张謇,他一生践行的民生至大、实业救国、教育兴邦,企业家精神和责任,无疑是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最重要遗产。
“张謇这个名字的分量,也许我们至今还没有估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