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同判断加工中物体数量的作用

2013-04-29 13:43张瑞玲
科教导刊 2013年8期

张瑞玲

摘 要 本实验通过给被试同时呈现2或4个图形,要求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以考察异同判断加工中物体数量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同”反应随着物体数量的增多而加速,意味着“同”反应的加工机制很有可能是一种全局加工,刺激数量越大,刺激就越强,“同”判断的反应时就缩短;(2)“异”反应随着物体数量的增多而减速,支持“异”反应的加工机制很有可能是序列加工。

关键词 异同判断 物体数量 全局加工 序列加工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作为常用的实验操作范式,异同判断,也称异同比较,已被广泛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例如分类、辨别域值、大脑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物体识别等研究。

有些研究者认为异同判断基于相同的机制,提出了单过程模型理论;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两者基于不同的机制,提出了双过程模型理论。单过程模型认为“同”判断和“异”判断基于相同的机制,刺激比较的结果是产生两个互逆的信号之一 ,即匹配的信号或差异的信号。双过程模型则基于不同的机制,认为异、同判断分别由彼此独立的比较通路来进行。单过程模型和双过程模型都包含一个慢速比较器,进行分析的比较加工,可以给出同或异的判断。但双过程模型还包含有一个同一性指示器(IR)。IR的加工速度快于慢速比较器,但它不报告差异信息,只给出同判断。这样,“异”判断只能来自于慢速比较器。

在异同判断加工机制的探索中,研究者们进行的大量研究也都是采用两个刺激。那么如果采用更多个刺激进行实验,是否会对异同判断的加工产生影响,是否能进一步解释异同判断的加工机制呢?本实验尝试给被试同时呈现2或4个刺激,来研究刺激数量对单个维度内及维度间加工的影响,探讨异同判断加工机制中物体数量的作用。

1 实验方法

1.1 被试

14名大学生本科生参加本实验,其中男生5名,年龄22-24岁,均为右利手。

1.2 材料和仪器

刺激为在颜色和形状两个维度上随机变化的图形。形状维度包括五种形状:圆、等边三角、正方、十字、心;颜色维度包括五种颜色:红、蓝、绿、黄、紫。实验中刺激图形呈现在屏幕中央,视距为40cm。

1.3 实验设计

1.4 实验步骤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同”判断加工过程分析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时呈现两个图形刺激时“同”判断的反应时显著慢于同时呈现四个图形刺激时“同”判断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同”判断的加工过程可能有着其它的解释,那么“同”判断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加工机制,怎样进行加工的呢?如果“同”判断的加工过程是序列加工,那么同时呈现两个图形刺激时“同”判断的反应时应快于同时呈现四个图形刺激时“同”判断的反应时,而实验结果恰恰相反,推翻了“同”判断的加工过程是序列加工的说法。根据反应时会受刺激强度的影响,当刺激强度很弱时,反应时就会延长;而当刺激增至中等或较高强度时,反应时就缩短了,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种新的观点:在“同”判断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全局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当刺激数量越多,它所接收到的刺激强度就越强,“同”判断的反应时就缩短。如果“同”判断加工采用的是这种全局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就能很好地解释同时呈现两个图形刺激时“同”判断的反应时显著慢于同时呈现四个图形刺激时“同”判断的反应时。

3.2 “异”判断加工过程分析

“异”判断的加工过程到底是序列加工还是并行加工,或者其它的加工方式呢?如果“异”判断的加工过程是并行加工的,那么同时呈现两个图形刺激时“异”判断的反应时和同时呈现四个图形刺激时“异”判断的反应时应该是相同的,物体数量对异判断加工机制应该没有影响。从本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时呈现两个图形刺激时“异”判断的反应时显著快于同时呈现四个图形刺激时“异”判断的反应时,即“异”判断的加工过程极有可能是序列加工,支持了前人关于“异”判断的加工过程是序列加工的研究。

4 结论

“异”判断则极有可能是序列加工,支持了前人关于“异”判断的加工过程是序列加工的研究。“同”、“异”两个加工过程不是依次顺序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Proctor R W. A unified theory for matching-task phenomena. Psychologyical Review,1981.88:291-326.

[2] Farell B.”Same”-“different” judgments: A review of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perceptual comparis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98(3):419-456.

[3] 张之光,禤宇明,傅小兰.不同ISI 下”异同”判断的同反应启动效应.心理学报,2003.35(3):317-322.

[4] 周国梅,傅小兰.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心理学报,2004.36(6):68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