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2013-04-29 00:44李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青海高原陈忠实柳树

李静

但凡教过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大概都会对六上的《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印象尤深,究其原因,简单概括为二:1.篇幅长;2.有深度。说得再通俗点:这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很巧,我的一节公开课内容就确定为这篇课文。

曾有位名师讲过:“你教给学生的,就是你自己读到的。”这就是说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深度。倒不是说老师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学生就一定要理解到什么程度,但我们都应该相信:学生能走多远,作为教师,我们就有责任引导他们走多远。

我对这一课的解读分四步循序进行。

第一步:解读文本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一篇散文,语言厚重凝练,有一定思想深度。作者写柳,围绕“神奇”展开。那么,这样一株柳到底神奇在哪里?

初读文本就不难发现,它奇在生长环境如此恶劣却长得高大粗壮,奇在生长的过程如此艰险,它却冲破重重困难壮大起来。再反复研读,又会发现,在作者眼里它的“神奇”还不止于此,更在于它具有不抱怨命运、不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选择与命运抗争的内在品质!读到这里,我了然了:作者其实是在借一株柳树来赞美一种精神,来赞美具有柳树品格的人。

为了让自己的这些想法和观点赢得读者共鸣,陈忠实运用了一系列的写作手法,比如借用灞河柳的生长环境之优来对比衬托高原柳生长环境的极其恶劣,用其他柳树苗子的冻死,旱死来反衬这株柳树的顽强与坚韧;开篇使用镜头感文字使画面由远及近地推近、聚焦、定格到柳树;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延迟神奇的高原柳的“出场”;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等等。

第二步:解读作者

如果解读只是就文本而文本,就很可能断章取义,片面解读。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的第二章《艺术家心灵奥秘的多维透视》中说:“从客观对象的特征方面切入,可以揭示艺术的奇观,从作家主观心灵方面切入,可以展示审美心态奇观。”也就是说,作品与其身后的作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情况下,作者是根据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周围社会的一种看法和寄托,虚拟在自身的作品当中。甚至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作品中都或明或暗地隐藏着作者自身的缩影。

那么这篇散文是不是也是这样呢?通过大量课外资料的了解,我发现作者陈忠实成名前的道路颇多坎坷:陈忠实初中时因家境贫寒不得不休学一年,让一向成绩优秀的他从此与大学失之交臂;体检时腿上的一块小疤,又让他与飞行员生涯擦肩而过;父亲的执拗,再次让他几乎就快要实现的军人梦瞬间破灭;第一次尝试写了两首发自心灵的小诗,却被老师误以为是抄袭之作而遭冷眼……太多失望,太多打击,让他的少年憧憬千疮百孔。但为了心中的文学梦,他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毅然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陕西开始了创作。这以后,历时10年,他终于完成了那部引得“洛阳纸贵”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面对这株青海高原的柳树如此激情迸发,如此情有独钟了——其实这是因为在那一刻,眼前的柳树激活了作者的人生记忆,并与之发生碰撞,激起了创作灵感,我想这也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过的“刹那主义”美学原则。至此,我又发现文中还暗含着另一个写作手法:托物言志。陈忠实表达了自己要成为一株高原柳的志向,或者,他未尝不觉得自己就是一株人群中的高原柳。

第三步:为解读做减法

作为教者,这样深入地解读后,对课文的内容、思想内涵都已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去教。

课文这么长,解读可以多维,但如果一节课的学习要面面俱到,产生的后果无非有二:要么来不及,要么讲不透。我相信这个过程是所有老师都经历过的最痛苦的过程,因为你研究得越深入,就会越觉得什么都好,什么都要讲,手心手背都是肉,舍什么都不行。但为了课堂40分钟的“健康”高效,这个手术非动不可,快刀才能斩乱麻。

细究全文,有两处不是直接描写这株柳树的:第3、4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但这两部分却有以衬托、对比,来突显高原柳精神的作用。完全舍弃,必然会影响学生深入理解“神奇”。怎么办?阅读和写作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却也有可相互借鉴之处,比如有详有略。详的品词析句,细嚼慢咽。课文最精彩的莫过于第5自然段对这株柳树的聚焦,一定要引领学生将文字读出画面感,让柳树的“神奇”一点一点在学生的阅读发现中显山露水,为后文领悟柳树的精神和作者的写法做足功课,打下基础。至于略的部分,设计好问题,带领学生通读感悟,点到即止,不作深究。

第四步:为教学找方法

陈忠实笔下的这篇散文的风格,带着积淀后的深沉,它是沉默的,它是厚实的,但未必是大部分孩子喜欢的。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我想,如果不能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又怎能要求他们“钻研文本”?那么,怎样在课堂上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来带领他们走进文本,化冷硬的文字为生动的形象呢?我看到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实录大喜过望:薛老师巧妙地将这株柳树化为一个男子汉的形象,不让学生解读柳树的刚硬,而让孩子们寻找柳树身上的“男人特征”。这是多么有趣的课堂活动、训练方式!好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就演绎一回“拿来主义”吧。

新课标还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想,作者与作品之间的那种特殊的联系,正缘于作者本人的独特感受、体验,那么我们的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属于他们自己的极其可贵的感受和理解,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提供这样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表达。所以我预设了第三课时的两个学习任务。1.陈忠实因为自己独特的经历,所以他要做一株高原柳,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愿意做灞河柳还是做高原柳,为什么呢。2.这株高原柳成长壮大的经历都是陈忠实想象出来的,也是陈忠实的独特感受衍生出的独特想象,那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联系上下文,大胆想象,你能为这株柳树重新设计一个生长壮大起来的方式吗?把你的想象有条理地写下来。

这节课备课到尾声时,我生出许多感慨。首先再次深刻感受到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解读文本,对话文本,才能真正发掘文本的潜在密码;其次,如果我们能将每节家常课都当作公开课来细细解读,用心准备,我们的学生该有多少幸福的课堂,快乐地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青海高原陈忠实柳树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参考资料
陈忠实与我的家事往来
基于文本的读中悟写——以《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为例
陈忠实: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