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的原则”理论试析面试语言

2013-04-29 00:43孙也童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摘 要:本文以目的原则为理论框架,从面试目的的层次与结构、面试目的与话语连贯、面试话语策略、面试目的追求结果四个方面,对《职来职往》中的面试语言进行分析。

关键词:求职面试 目的原则 会话分析

一、“目的原则”理论及其研究框架

(一)“目的原则”理论的定义。“目的原则”是近几年在汉语语用学的一个新角度分析话语会话的语用原则,廖美珍系统的提出目的原则并将之应用于话语分析,廖美珍(2005)指出:“目的原则下的语用研究和言语行为分析把目的置于中心地位,以目的为轴心来描述言语行为,分析言语行为,解释言语行为。” “求职”本身是一项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言语交际活动,其整个会话语言的使用、话轮的进行都可以用“目的原则”加以解释、阐明。

(二)“目的原则”理论下的会话分析。在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廖美珍总结归纳了目的原则下的目的分析模式,目的原则下的目的分析流程为:

目的原则→目的关系分析→具体目的分析→目的层次分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目的与话语连贯分析→目的与话语手段分析→目的与话语权势分析→目的追求结果分析

在目的分析当中,话语是否与总目的相关,是判断话语是否连贯的重要标准。而选择合适的话语策略就成为了目的结果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

二、《职来职往》面试语言研究

(一)面试话语目的层次与结构分析

在求职者想谋求市场营销的职位的情况下,面试官1-5分别向求职者提出了问题,其目的层次结构分析如下,可以看出,面试官为达到其想要的目的结果,所提出的问题是层层递进的:

面试官1目的:(证明)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胜任营销职位(总目的)

面试官2、3、5目的:发现求职者品质:(证明)自信、回答流畅(子目的1);懂得收集、利用信息(子目的2);上进心(子目的3)

面试官4目的:懂得收集、利用信息表现:(证明)能搜寻到有效信息(子目的支持目的1);有团队精神(子目的支持目的2)

(二)面试目的与话语连贯分析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而判断语篇是否连贯的标准也有很多方面。廖美珍(2005)谈到,在目的分析法中,分析语篇衔接的形式与手段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而言语行为连贯的标准是话语是否与总目的相关联。我们以例1语料为例,总结出整个话语活动的连贯图解,通过这个例子进行说明,图示如下:

(三)面试的话语策略分析

廖美珍(2005)将目的与策略和手段联系起来,认为选择一定的目的,就等于选定了一定的手段,不能将这二者截然分开。该节目中,体现出的面试话语策略包括:

1、提问策略。通过对《职来职往》中各求职者面试过程的观察发现,提问是面试官考评求职者的主要方式。面试官提出问题,作为考量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其求职意向的素质。目的是了解求职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及专业情况。而在通过提问反馈回来的答话中,面试官得到了他们需要掌握的详细信息,也实现了其提问的目的。

2、引导策略。求职节目针对的受众人群是尚未走出或者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以及那些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却渴望得到工作的年轻人。节目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通过对求职者的考评了解,提供一个适合求职者的职业方向,并给予建议。

3、鼓励策略。为了缓解求职者的紧张程度,面试官会适当的对求职者给予一些鼓励和支持,让求职者增强自信,以便有更好的表现。在《职来职往》的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并不是对每一位前来应聘的求职者都采取鼓励策略,但是这种话语交际策略的应用,在面试的言语交谈中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面试的目的追求结果分析

廖美珍(2005)强调了目的表达和追求的过程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目的的实现和目的追求的结果也同样举足轻重,因为目的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交际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谈话双方权势和策略的一个重要参数。前文中,我们探讨过,通过提问、引导、鼓励等话语策略,面试官尽可能的探知求职者的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有关信息,然后再客观公正的考量。在观察中发现,求职者出色的表现、机智有效的回答会令面试官青睐有加,那么面试官提问目的得以成功实现;但也有可能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其想要的答案,也就是说,面试官的提问目的失败。

三、结语

文中目的原则下的面试话语分析,严格遵照了目的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面试目的的层次与结构、面试目的与话语连贯、面试话语策略、面试目的追求结果等方面。在语篇的连贯性研究中,无论在面试对话的片段或是整体中,面试目的与语篇的衔接程度取决于各个目的之间的联系。在话语表达的过程中,面试官话语总会采取不同的表达策略。但由于权势关系的影响,面试官话语策略在使用上,多占支配主导地位。

作者简介:孙也童,女,吉林省磐石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