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声字考释

2013-04-29 00:43郭洪丹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郭洪丹

摘 要:依据王国维“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选取《说文解字》中从只得声的一组形声字作为考释对象,试图从中梳理出字族,旨在辨清母文和母文孳乳字之间的孳乳分化关系,把握汉字在发展孳乳过程中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索汉字孳乳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在动态发展中了解汉字,把握汉字。

关键词:只声字 字族 母文 母文孳乳字

一、只字词义之探寻

只,《说文·只部》:语已词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1]50《段注》:已,止也。矣、只皆语止之词。语止则气下引也。[2]87《句读》:《广雅》:只,词也。似《说文》,亦当云然,语已词也。《鄘风》:楚词之只,皆在句尾,诚为语已之词。[3]259按:语助词表语气的间歇停顿,时间短暂,因从只得声字多有“短”义、“小”义。

二、只声字之试析

具有“短、小”义的只族字

齞,《说文·齿部》:口张齿见。从齿只声。[1]44《句读》:与龇下说异者。彼谓故使之然,此则生而唇不掩齿也。《登徒子好色赋》:“齞唇歷齿。”[3]229按:生而唇小不掩齿,含“小”义。

胑,《说文·肉部》:体四胑也。从肉只声。[1]88《段注》:《荀子·君道》:如四胑之从心。《淮南·脩务训》:四胑不动,《孟子》谓之“四体”。《孟子注》:胑作枝。云体者,四枝股肱也。又云折枝,按摩折手节,解罷枝也。自胳胠至腨,言手足也,故总之以胑。[2]170《系传》:胑,支也。[4]80《句读》:以体说胑者,谓四胑即四体也,又申以四胑者。体总十二属,四胑但六属,不足尽体字义也。不直云四胑而先之以体者,经典多作或体肢,恐人疑惑,故以体定之也。《释名》:胑,枝也,似木之枝格也。按:四胑是强调人体的部分,犹树之枝一样。

枳,《说文·木部》:木似橘。从木只声。[1]117《段注》:《考工记》:橘踰淮而北为枳。《本草经》所谓枳实也。[2]245《约注》:枳木似橘而小,高五六尺。叶如橙,多刺。[5]卷十一,22下按:枳树叶多刺,含细小义。

,《说文·禾部》:多小意而止也。从禾从支,只声。一曰木也。[1]128《段注》:小意者,意有未畅也,谓有所妨碍,含意未伸。《广韵》:“,枸又皆训曲枝果。”[2]275《句读》:多小意者,草木受病,枝叶诘屈,故曰小;逐处凹凸,故曰多;而止者,自此归于枯槁,不复能畅茂也。[3]803

疻,《说文·疒部》:殴伤也。从疒只声。[1]155《段注》:《急就篇》颜注云:殴人皮肤腫起曰疻,殴伤曰痏。盖应注“律谓疻”,下夺去六字,当作其有创瘢者谓痏。[2]351《系传》:《汉书音义》:以杖殴人青黑腫起而无创瘢者律谓疻。[4]154《约注》:今湖湘间犹称以杖殴人起青黑而无创瘢者曰疻,谓有伤痕也。[5]卷十四,44上按:由此可见,疻意谓小伤或轻伤。

咫,《说文·尺部》: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从尺只声。[1]175《段注》:贾逵、韦昭注《国语》,杜预注《左传》,说皆同。案咫之言犹近也。《晋语》:“吾不能行也咫”。《楚语》:“是知天咫”。《周书·太子》:“晋视道如咫”。[2]401《约注》:本书夫下云:“周制以八寸为尺”,然则咫之为名,即周制一尺之异称耳。许君恐后人不解,故申明之曰:“周尺也”。后世既以十寸为尺,为不易之法,而咫名遂废。书传中常以咫尺二字连举,但以喻短近耳。[5]卷十六,1下按:短近有小义。

抧,《说文·手部》:开也。从手只声。读若抵掌之抵。[1]253《段注》:抵,侧手击也。抵掌者,侧此手击彼手掌也。[2]601《句读》:桂氏曰:抧或作撦。《广雅》:撦,开也。[3]1728《约注》:下文“扺,侧击也。从手氏声。”与抧音同。故许云读若扺耳。湖湘间称以手开物曰抧开,用本义也。[5]卷廿三,41下按:以手击物或以手开物,非借助外物者,必不需大力。

轵,《说文·车部》:车轮小穿也。从车只声。[1]302《段注》:轮当作轂。《轮人》曰:五分其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郑司农云:贤,大穿也,轵,小穿也。[2]725《说文通训定声》:《考工·舆人》:“参分较围,去一以为轵围,其围三寸四分,又百分之六十一。”司农注:“立者为轛,横者为轵。”非是。轵者,輢内缩板之纵横小木。轛者,軓内缩板之纵横小木也。[6]518

,《说文·言部》:待也。从言伿声。读若。[1]54《系传》:此亦与徯字义相通也。[4]46《约注》:《彳部》:“徯,待也。”虽与音义俱同而仍有别。字从言,盖谓言语时之从容也。《礼记·曲礼》云:“长者不及,毋儳言。”是言谈之际,亦有相待之意。必待其人言讫,而后自申己说。字训待,盖谓此也。[5]卷五,38下按:言谈之间的相待,时必不长,含短义。

,《说文·辵部》:曲行也。从辵只声。[1]41《广雅·释诂一》:,曲也。《说文通训定声》:《汉书·韩安国传》:廷尉当恢桡。按:军法有桡,有逗留。[6]518《段注》:《部》曰:曲隐蔽。孟康注《子虚赋》曰:文理茀郁曲。军法有逗留,有桡。《光武纪》:不拘以逗留法。如淳曰:军法行而逗留畏偄者,要斩。此谓止而不进者。《史》《汉》《韩安国传》:“廷尉当恢桡,当斩。”服虔曰:,音企。应劭曰:曲行避敌也。桡,顾望也。军法语也。此谓有意回远迟误者。

声符只只表音的字

伿,《说文·人部》:隋也。从人只声。[1]166

三、小结

以上主要从形义角度对从只得声的形声字做了详尽分析。由此可见,除伿这个形声字“只”为纯音符外,其余从只得声的形声字均以“只”为母文,加上一系列类属标志,孳乳形成了读音、意义、形体均与母文“只”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只”字族。对字族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在动态中把握汉字的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揭示字与字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字族谱系”。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王筠.说文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洛阳:中州书画社,1983

[6]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