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多平台发展趋势下广播的弹性生存思考

2013-04-29 23:18:00GuyStarkey
中国广播 2013年8期
关键词:网络广播

Guy Starkey

摘 要:今天,一些国家的广播收听已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这要归功于新兴平台的出现,这些平台包括社交网络、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互联网及智能电视等。新的广播传播途径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理、政治和社会、经济的界限,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扩散和人类文化的互动。这些变化激起了广播新的信心,当然还有新的不确定因素。如今的广播到底是什么?在何种意义上多平台收听的广播仍然可以定义为广播?广播学者是否也会逐渐演变成“声音传播研究者”?广播过去被定义为非视觉传播媒介,现在这种“非视觉化”又该如何界定?本文试图解决广播这种弹性媒介所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多平台 广播 弹性媒介 网络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述广播的前世今生

过去的90年,广播媒介所具有的弹性发展特质被不断证实。加拿大发明家费森登(Reginald Fessenden)在1906年12月24日进行的最原始的广播实践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由言语和音乐组成的广播节目。意大利人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则因为早期对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呈现和应用示范而被更广泛的熟知,但他没有及时认识到广播的应用范围可以扩展为服务大众。起初广播的作用就是利用无线传输的感知来完成点对点信息的发送,大多应用于军事和海陆通信。这在当时就已经是非常卓越的技术了,因为当时的远距离同步通信仅限于电报和有线电话通信。如果两地间没有直接的电线连接,这种即时通信是不可能实现的。

马可尼回到英国后发现费森登的传输内容模型在当时可能更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和兴趣,而不仅仅是将技术用于远距离的沟通。他采用了这种模型,以广播行业先驱者的形象崭露头角。这种将信息内容大范围扩散、让每一个看不见的听众都能接收到声音的传播形式瞬间流行起来,其易于使用的特点鼓励了很多消费者去购买收音机。

截至20世纪20年代初,在欧洲的许多重要城市,实验性的广播基本被市场化的正规广播服务替代,这归功于马可尼的公司及其他企业的推广。在这些企业中就有1922年11月14日首次开播的英国第一个电台2LO。随着制造商逐渐合并,2LO不久后成为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的一部分,而后这个企业又在1927年更名为英国广播公司,成为具有公共服务特点的公有制企业。2012年,英国广播公司专门设计制作了融合评论和档案录音的特别节目,并通过无线电直播的方式庆祝了自广播服务在英国诞生以来的意义非凡的90周年纪念日。

这种需要由发射机发射无线电波、调制转换所实现的传输技术就是“无线”技术。由广播先驱者开发的早期调幅广播能够产生较高质量的音质。起初的接收设备是很笨重的,它不能像新闻报刊摄影或电影拍摄那样轻而易举地移动,并提供那些来自战场或文艺圈的图片;它也不能被轻易地从客厅中心的位置移开。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接收器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携,随着音质变得越来越好。当今网络的数字数据分布正如19世纪时原始有线技术那般被限制在固定点。当然,除非某种形式的无线传输能够连接起各个固定点,比如移动电话天线、路由器和接收器,传输仍然停留在需要依靠马可尼首先演示的原始广播技术的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在英国已取代音乐厅,成为最受欢迎的大众娱乐项目之一。在家中听无线电也成为比去公共场合看舞台表演更为流行的晚间活动。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播曾一度受到电视的威胁。笨重的收音机也从客厅的显眼位置被挪开,给电视腾出空间。现如今,关于广播即将消亡的预言也广为流传,广播内容所特有的听觉特质也被拿来与“非视觉化的缺陷”做比较。宽带、光导纤维和移动平台交付内容(mobile-platform-delivered content)所具有的互动性也实属一个诱惑的选择,听众们不再停留在只有广播这种“古老”媒介的过去。一些说法认为,这应该是广播的滑铁卢:广播未来的命运已被确定,广播要持续走下坡路,直至彻底过时。

但是,大量证据显示,至少截至今天,广播的衰退并没有成为现实。这其中,晶体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使收音机的物理体积明显减小,从一件客厅小家具的体积减小到一盒巧克力的体积,可以随处携带。它还可以用小电池供电,可以在商店柜台买到,一旦没电随时更换,简单方便。最重要的是,只需要车顶或机罩上有外接天线的辅助,晶体管收音机还可以放进汽车的仪表盘当中,一路陪伴听众。但是电视机直到今天还是要放在家庭的客厅里,通过墙上的插头接通电源,提供调制电磁无线电波以转换成声音和图像。它并不能复制真正无线的媒介“广播”的便携性和多样性。

二、重新界定广播致胜的基本特性

那么,是什么挫败了早期关于广播消亡的预言呢? 答案在于广播的基本特性。这决定了在不久的未来广播仍然会比其他人预测的还要更加有弹性。

确实,在大众传播媒介消费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起,电视占据了整个晚间时段。但是广播仍然有能力占据剩下时段电子媒介的使用。广播的便携性当然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听广播不需要守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了。晶体管收音机开始在家庭的各个房间里出现,人们可以在厨房、卧室甚至在卫生间收听广播。人们也不必再和家人商量把收音机调到某个台,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单独在任何房间收听广播。他们对音乐或谈话节目的不同品位也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只能有一个人控制收音机和需要对收听内容达成一致的局面不存在了。这恰好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家庭单元分裂的重要时期重合。当时西方正在经历一场他们自己的“文化革命”,年轻一代形成了与年长一代不同的文化认同。西方年轻人开始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地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音乐。

除了技术和社会的变迁,保证广播不衰的必不可少的特性就是广播的收听方式。电视给观众呈现出经过制作的图像画面,使观众在欣赏时甚至都不需要运用想象力,因此这种静坐在接收器前的模式非常适用于欣赏电视节目。看电视保持注意力需要同时用到眼睛和耳朵,这样就不能给观众任何空间去做其他的事。然而,广播则可以使听众在欣赏收听的同时忙其他事,如梳妆、洗漱、清洁房间、料理食物、洗衣服、操作设备或驾车等。正是这个被称为“次要媒介”的特性使广播能够波及更大范围的听众并占用他们的任何时段。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次要”其实是一个真正的优势,而不是一个劣势。事实上,正是广播这种能够给单调重复的工作提供背景音的能力将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临的消亡中解救了出来。事实上,一些早期的学术研究证明,电视并不能获得观众的集中注意力。当他们的活动被隐藏摄像头记录下来后,人们发现被研究的群体并没有真正观看电视,反而时而阅读,时而谈话,做自己的事情。

广播进一步的基本特点是与听众个人认知功能协作的能力。这意味着,广播不仅是听众在完成其他首要工作时可供收听的第二媒介,还能满足一些马斯洛(Maslow)定义的人类需求。即使听众的身体在做一些别的事情,广播能在同一时间通过不同方式与听众的大脑和思维交流,包括:提供娱乐——用音乐和幽默刺激听众大脑,使其远离每日繁重的日常工作;传达信息——范围从简单的新闻消息、路况信息、天气预报到概念、论断、辩论和驳斥;创造意象——每一位听众不论是听到一段简单的旁白还是一段复杂的剧本,脑海中都会在同化听觉描述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画面。广播通过这种方式来创造意象,表现友谊和亲密关系——将无实体的声音逐渐具象为可信任的、熟悉的、可认知的人的形象,并通过声音激发一种亲密感。

听觉意象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人们无需将注意力集中在银幕上,仅仅靠聆听甚至只是听觉这个事实,广播中的声音就能创造出同视觉媒体在纸上或屏幕上提供的图像一样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这并不让人感到吃惊,否则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就不能达到如此的成功,也不能够为一代代读者提供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直至今日。一部小说需要用文字和也许会出现在封面的图片传达地点、事件、人物性格、情感和故事情节。就连声音和音乐也要用文字为读者描述出来。广播也是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但比小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能使听众不仅听到一连串话语,还能听到一系列的声音。 每种声音也许单独出现,也许与其他声音相混合,又或许在听众对地点事件的感知中被唤起。这远比仅用语言描述达到的效果更好。其中一些声音是人类的言语,这比印刷文章更快地传达人物性格、情感和情节。比如:海鸥和海浪的声音组合可以立刻展现海边的感觉。加入一声枪响,或者再加入一声哭喊尖叫,那么听众就瞬间明了海边的情况不妙。由于听众只是处于一种虚拟的情境中,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来解决谁中弹和其中原因等谜团。一个技术纯熟的广播戏剧制作人就会接着运用更多声音来解释情境,抑或有选择地为之后情节需要来继续这个谜团。广播制作人都会很好地利用听众在情境中存在的虚拟性来规避真实场景录音所需要的大量开销。其他的视觉媒体则必须找到理想拍摄地,捕捉画面,并运用高成本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来进行制作。

不论是为娱乐传达信息,还是为满足人类逻辑需求,广播都无需通过获得图像伴随并在屏幕上播出来达到效果。广播无需可信度便可做论述,不会像电视那样,要努力争取找到吸引人的画面呈献给观众才不会丢失影响力。举个例子,当需要对各种口述事实、犯罪案件或自然灾害这种未预料到的突发新闻的猜测做出回应的时候,电视制作人的视觉素材通常仅限于记者拍到的静态照片、可以指示地理位置的地图和档案资料片。即使Skype(亦称“对等天”的支持语音通信的即时通信软件,采用点对点技术与其他用户连接,可以进行高清语音聊天)这样的软件发展可以开启一些新的可能性,最终也都会因为低质量的画面而限制及时性和真实性。克里斯尔教授用一种不仅有事实,还有思想、概念、修辞和思辨的更加成熟的论断提出,广播是一种非常优越的媒介。他指出,不受给定图像的妨碍,广播中的学者辩论得以专注于辩论的句法与词汇,而不用被那些相对肤浅的又并没起到补充作用的画面所分神。这些画面由那些游移的摄像机或照相机记录下来,虽然意在起到解释说明主题的作用,但实际上结果经常是跑题的。

广播更具有弹性的一个特性是主持人在自我阐述模式中视听众为一个个体。播音技巧的训练老师通常会建议播音员通过麦克风和一个单独的听者对话,而不是一大群看不见的听众。这样更有利于相互间营造一种亲密的关系。因为不受给定图像的妨碍,每一个听众都会受声音的刺激而想象这个直接交谈者的样子。这些主播现实中的外形往往达不到听众的期许,但这点由于大部分广播属于纯收听模式而并不重要。眼睛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必要的,因为耳朵接收了所有信息。听众也不必全神贯注地聆听,因为聆听通常相比其他活动都较为次要。直到广播里传来了抓住听众的耳朵的信息,听众才会回到收听广播的专注之中。

三、传媒技术革命:广播无处不在

过去我们用说故事的方式做广播,这比别的传统电子媒介更容易被受众接受。而且,听广播的费用也比看电视或者去影院更便宜,这也说明了它更容易为多数人群所用。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世界许多地方,当地社区电台和单一网络电台都能得以传播。1967年,英国的私人电台被定义为非法电台,而合法商业电台于1973年推出,英国终于开始允许地方拥有和地方生产的电台存在,结束了英国广播公司(BBC)对无线电台的垄断局面。截至2013年5月,英国广播行业监管机构Ofcom在这个人口仅6300万的国家,批准了338家当地电台获得正式执照。现在有8个全国性的广播台通过调频(FM)和调幅(AM)播音,其中5个隶属英国广播公司,另外3个属于私营企业。英国广播公司同时还经营着40家地方电台,其中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半自治地区的区域性电台。各大商业电台共享广播节目,因为它们已经建立了节目多平台的共享模式。商业电台很少在白天时间播送地方性的节目,基本没有什么地区性的差异,但最近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受众听不到本地节目的损失。到2011年底,一种相对新兴的、非盈利的、由志愿者运作的社区广播得到了231个广播执照,给那些资金有限的媒体人提供制作节目的机会,社区广播向成千上万无法在英国广播公司或者商业电台就业的志愿者们开放无线电行业的大门。志愿部门本身其实并不新奇:第一所医院广播电台于1926年在英国的约克(York)成立,医院广播电台目前仍主要通过有线信号把节目内容发送到病人床边,而不是通过无线电传输。1967年,学生广播电台也在约克开始兴起,虽然只能使用低功率信号将广播限定在校园范围内收听。

其他媒体领域也发生着变化。电视机已变成多用途的了,使用的人已经不再局限于“看”节目和从远处控制了。随着磁带录像机和家用摄像机的兴起,时移和节目重编权力交到了观众的手中。游戏设备利用电视作为视觉装备,和扬声器系统一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行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销售游戏。反过来,多元化影院改变了最初观看电影的感受。报纸和杂志生产速度更快,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印刷出来的信息更接近读者,还有国际版本更容易接近海外旅行的人群和外籍人群。电话,曾经是固定的,并且交流过程依赖于有线连接;现在,它的携带变得更加方便,同时拥有更多功能。它们不仅仅是通话或者发送短信和储备音乐的设备,而且是相机,是作为消费文本、图像和声音的娱乐和交换信息的平台。也许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有线和无限社区数据交换,甚至引入更快的连接速度,用光纤电缆替换掉老式铜线。

以上罗列了众多近期的科技发展,毋庸置疑的是日后还会出现更多。但在这些发展背后是信息内容制作、存储和发布的革新。数字化使内容管理更简化、强化,并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其改变的方式是很多大众传播领域里有远见的先驱都认为不可思议的。曾经的声音是以模拟形式储存于唱片和后来的乙烯基光盤上的。而后,这种形式迅速被声音数字化所替代,通过分类和编码将声音存储在CD上。正如这种演变一样,电子数据的压缩和操控现在也都依赖于曾经不可想象的各式各样的内容制造者。如今,可供选择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通过固定和移动设备获得文本和动态图像的渠道也越来越开放,甚至还有那些除了费时、费精力、费眼睛,不用担心任何实际危险的虚拟电子游戏,广播这种相对简单许多的媒介要怎么在这样的市场中存活呢?

尽管争夺受众注意力的战争越发激烈,但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广播收听率仍屡创新高。这在英国尤为明显,2012年末,76%的人都收听广播。官方的观众视听研究中心常常报道广播的高收听率,仅在去年就有90%的成年人每星期收听广播。广播当下成功的因素之一便是活跃出现在许多新鲜完善的平台上。收听广播不再限于FM和AM两个波段,甚至是新型数字卫星广播网、数字音频广播。广播现今在诸如社交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网站和电视EPG(电子节目指南)等平台上都能收到,且这些不同平台的交互使用也愈发频繁。相比较来说,不同国家收听广播的普及率不同,对于电子传播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例如在日本,白天广播收听率一直低于电视收视率,而这主要归因于文化差异。很多非洲电台的网页都包含了发达国家广播所能包含的所有特征,比如:最新消息、特写、主播个人信息、未经编辑或播出的纵深访谈原始材料、游戏、聊天室、广播节目延迟播放器等。在非洲和其他地方,这些附加功能、附加内容和与电台互动的渠道正在给听众的整体收听补充新的经验渠道。

和其他处于竞争地位的媒介形式一样,广播自身的实力也逐渐发展壮大。除了上百家官方广播电台,非官方广播且无官方许可的私人电台也是数不胜数。体积小且轻便可运输的技术设备也就意味着私人广播者可以在高楼大厦的屋顶上秘密运作,即使地区人口密集,也不用担心被广播管理者发现。然而,也许最大规模的增长、最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和发起网络族群新电台的趋势体现在互联网领域。在网上成立一个电台是相对自由的,往往服务于小众人群。这些网络电台并不需要第三方来发布,因为它们自己就可以通过网页来完成。然而,网络广播服务商TuneIn在2013年5月宣称,其网站在当年的前四个月就已在世界范围内积累到7万个电台的超过10亿个收听小时。一些网络电台也尝试以模拟或者数字信号播出,但多数不会这么做。TuneIn不仅是个网页,还是一个应用软件(APP),以此来方便广播节目的录音能在移动电话和电脑之间共享。

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数字广播的过渡相对缓慢是因为广播习惯上被广泛视为一种模拟传播的媒介。但是除了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以外,数字广播是主导趋势。今天的广播制作人从更高品质的节目录制、更大范围的传播、更多的收益中获利。通过使用数据线,或者更简单地发邮件和使用文件传输协议来共享Wav或Mp3格式的音频文件,制作人可以在他们的节目中把之前无法收到的距离遥远或地点不便的记者的投稿囊括在内。通过他们的网站也可以收到使用者自制的内容,包括听众的反馈、评论甚至是与突发新闻相关的信息。任何一类这样经常蜂拥而至的材料,都可以被用作播出或线上内容。由于要经常承担低质量的声音条件,等待由普通邮政服务送达的信件或者使用普通电话现场连线的需求现在已经相当的稀少。这意味着使用者自制内容的新形式现在已经出现在传统的广播风格中了,他们变得稀松平常而且很容易被听众接受。

四、结论

我们已经看到广播是如何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的,就像其他公认的新兴媒体做过的一样。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演变发展都会让每个人认为是有益的改变。制作经费的压力破坏了节目的来源,就像现在的制作技术能够实现音乐编程的自动化一样,让听众误以为是主持人在现场主持节目,而实际上又并非如此;节目制作的企业化联合使很多地方电台听起来像是准国家电台的广播,丧失了广播地域性的鲜活内容,只是在节目的编辑层面象征性地标明是在针对不同的地域进行广播的。也就是说,那些新闻和其他节目听起来“像”是地方的,但实际上只是为不同地域的听众群改良的不同版本而已。然而,广播所经历过的这种种变化的最终结果是广播也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丰富的选择。它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为听众服务,它还可以拥有图像和附加材料作为补充。我们甚至需要质疑“广播”这个词是否还准确,因为当下的广播和电视及以音频为中心版本的网络文本如此相似。这对于我们这些自称为“广播研究者”的人来说也是个问题。

但是最重要的是,广播还是能从其“被动”收听的能力中受益。在当今或伴随或不伴随图像的媒体噪声之中,广播仍然并不需要听者的全神贯注。广播并不需要在键盘前收听,也不需要我们的眼睛一直专注于此,从而让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享受收听的过程并从中受益。网络的交互性也会要求我们不断给予指令。我们并不需要去阅读文字版的广播,即使广播提供了图像我们也没有必要必须浏览。因为广播可以继续在听觉上给我们提供信息和休闲娱乐,同时还能允许其他基本活动的伴随进行。有理由相信,广播还会在今后的很久时间内继续作为我们的忠实伙伴而存在!

(本文编辑:宁黎黎)

参考文献

1.Barnard, S. (2000) Studying Radio, London: Arnold.

2.Chignell, H. (2009) Key Concepts in Radio Studies, London: Sage.

3.Collett, P. and Lamb, R. (1986) Watching People Watching Television: Final Report to the IBA,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Department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Crisell, A. (1994) Understanding Radio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5.Crisell, A. (1997)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 London: Routledge.

6.Crisell, A. (2004) ‘Look with thine ears: BBC Radio 4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a multi-media age, in Crisell, A. (ed.) More than a Music Box: 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 Oxford: Berghahn.

7.Fleming, C. (2002) The Radio Handbook, London: Routledge.

8.Heinze, U. (2011) ‘Cultural habit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use in Japan - a trilateral comparison with the UK and Germany in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Studies, 31 May http://www.japanesestudies.org.uk/articles/2011/Heinze.html (accessed 20/6/13)

9.Hendy, D. (2007) Life on Air: A History of Radio Fou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1.Ofcom (2012) Communications Market Report 2012, London: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12.ONeill, B. (ed.) (2010) Digital Radio in Europe: Technologies, Industries and Cultures, Bristol: Intellect Books.

13.RAJAR (2013) “RAJAR data release - quarter 1, 2013”, London: Radio Joint Audience Research.

14.Shingler, M. and Wieringa C. (1998) On Air: 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 London: Hodder Arnold.

15.Starkey, G. (2007) Balance and Bias in Journalism: Representation, Regulation and Democrac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16.Starkey, G. (2011) Local Radio, Going Global,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17.Starkey, G. (2013) Radio in Context (2nd edi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18.Starkey, G. and Crisell A. (2009) Radio Journalism, London: Sage.

19.Stoller, T. (2010) Sounds of your Life: A History of Independent Radio in the UK, New Barnet: John Libbey.

20.Street, S. (2002) A Concise History of British Radio, Tiverton: Kelly Publications.

21.Tune In. (2013) ‘TuneIn Raises $25 Million and Surpasses One Billion Listening Hours in 2013, Press release, 29 May, Palo Alto: TuneIn.

22.Wall, T. (2003) Studying Popular Music Culture, London: Hodder Arnold.

猜你喜欢
网络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0:36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5:03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2:28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