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明
清时金元钰《竹人录》谓竹刻刀法有“用刀如用笔”“以刀代笔”之论,用笔讲笔法,行刀讲刀法,其理相通。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说:“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书画之难人所共知,今乃易以刀竹,其难当更逾书画也。”盖竹刻与书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竹刻作品要想格调更高,作者一定得增强书画修养方可。人说书画同源,其实刀笔更是同根同源,刀还先于笔。提高自身书画素养,学书习画是竹刻家的必修课。随着书画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自创能力也提高了,用刀才能得心应手。
一、竹刻与书法
汉字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草、行等,一般来说,摹刻博古器物的文字和毛笔书写的书法作品,其用刀技法是不同的。在竹子上刻字,不是简单地将字刻出或留出,刻书法,必须懂书法。中国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有浑厚、刚劲, 有秀丽、妩媚, 有圆而劲,有古而拙,篆、隶、楷、行、草, 欧、柳、颜、赵,各具风貌,气韵不同,神态各异,运刀自当有别。
以书体定刀法,以刀法表现书韵。雕刻之前悉心揣摩,心领神会后方可奏刀。或因力度之轻重而具深浅,或因书体之异同,用笔之光毛,而更换刀具。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深浅宽窄、转折飞白、笔势的呼应、行气的连贯,融会合度,韵味自显,其品自高。
二、竹刻与绘画
雕刻绘画作品,如同雕刻书法作品一样,应懂画理、明画法,才能得其神韵,否则只是依样画葫芦,难脱匠气。纵观历代竹刻名品的作者,无不通文墨,晓画理。
古人论画,有“墨分五色”之说,以墨之浓淡干湿润其色,笔富弹性,提按顿挫,线条粗细变化,以构其形。运刀之理与运笔相同,惟工具与载体不同。行刀时力求刀痕有深浅粗细之变化,全赖刀口形状大小之不同与用刀角度力度之变化。
明中叶以来尤其清中期以后盛行的阴刻,以方圆刀结合,直起直落刻画点线来表现物象。根据刀痕的深浅有深刻、浅刻、毛刻之分。阴刻刀法冲切并用,冲刀流畅,切刀顿挫,相为掺合,最适合用来表现中国书画的笔墨,因而极受擅长诗书画印的文人竹刻家的青睐。
浅刻具有各种表现力,且优于其他刻法,最宜表现绘画中的丰富层次、墨色的浓淡干湿、物体的质感等。留青法刻中國画,别具特色,竹皮嫩黄,竹肌赭红,二者色差较大,图纹清晰,洁净高雅。善书会画的刻者,在起稿时就想好,各种刻法的配合,各种刀法的运用,使作品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刻法精湛、耐人寻味。
三、竹刻对书画的借鉴
竹刻作为文人艺术之一途,与文人书画渊源深厚。明清以及近现代竹刻名家大多能书善画,他们的竹刻作品不但题材、构图等直接汲取着传统书画艺术的营养,更在布局、韵味、意境和品位上与书画艺术相师相通。
部分文人自书自画自刻,书画与竹刻相得盖彰。如潘西凤(老桐)、周颢(芷岩),皆能以自身书画施诸竹刻,格调清雅。
周颢能诗画,擅画竹,以画法施于刻竹。王鸣韶《嘉定三艺人传》称其刻竹“深浅浓淡,钩勒烘染,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有笔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合南北宗于一体”,品格弥高。其开创的刻法最适于表现文人画中的山水、竹石等主流题材,因而倍受文人推崇,随之者众。雍正年间潘西凤(老桐),乃饱学之士,精工阴文浅刻,亦能刻留青,取法恽南田没骨花卉,其藉青筠之厚薄而成晕褪变化,生动自然,郑板桥赞其为“濮阳仲谦以后一人”。
而大多竹刻家与同时代一些著名书画家交往甚密,并喜与之合作,通过精湛的刻工表达书法画意。例如,清周之礼出自篆刻家王云门下,又常住书画家兼收藏家顾麟士家中。顾氏“过云楼”所藏书画,名冠江南。清同治时人蔡照,与画家任熊同里,二人为至交。任熊许多人物画之刻版均由蔡照担当,二人合作的竹刻也非常多。后者又有金西厓与金北楼、徐素白与江寒汀、沈觉初与唐云等,不胜枚举。
书画家和竹刻家联袂创作是晚清以来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一流的书画大手笔和一流的刀功刻技相结合,于是创作出一流的竹刻艺术品。
竹刻能汲取书画养分,提升了竹刻的艺术品位,丰富了竹刻的艺术面貌。愚以为对古代书画作品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前辈书画家的优秀作品,经过认真领悟后,完全可作为自己竹刻创作的良好素材。雕刻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提高用刀技法,研究不同书画家的作品,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区别,仔细琢磨如何用刀法表现其笔墨。
借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作品的品位和雕刻技艺,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但竹刻不能仅仅是书画的二度创作,因工具和载体的不同,如一味以刀痕表现笔墨,无疑失去了竹刻作为“雕刻”艺术的本质。对此,金西厓先生《刻竹小言》中,有“竹刻岂能为书画之附庸”,明确指出竹刻艺术的本质与特点,在创作思路上不能完全依附于书画,而应发挥竹刻作为雕刻的本色。这样才能彰显竹刻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