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能力持续下降的归因与策略

2013-04-29 00:44王迪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运动能力归因策略

王迪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分析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为学校体育的开展和体育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质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能力 归因 策略

一、前言

人的运动能力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基本状态和能力。运动能力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大小。《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却出现了继续下滑。大学生们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迫在眉睫,学校、家庭和个人都应强化体育锻炼意识,要让他们动起来,远离久坐不动的不良习惯及无规律的生活状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各高校专家学者对学生体质测试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参考。

2.实验法

按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进行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试验),并抽样进行运动能力的测试(项目包括1000m/800m、50m)。

3.数学统计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趋势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了继续下滑。

据悉,此项调研通过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握力和跑步成绩等考察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发现19至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如与2005年相比,男大学生的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米跑等三项身体素质指标全面下降。公报显示,19至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厘米、0.23厘米,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秒、3.09秒;女大学生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米跑成绩也比2005年低了不少。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厘米、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秒、1.87秒。多数综合类院校和体育专科类院校的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们,近年来在运动能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指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对此,天津体育学院体质检测与健康促进中心张一兵副教授介绍说,大学生爆发力、力量、耐力等反映身体素质的指标下降,可能令他们没有足够的体力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压力,也更关系到未来我国人口的总体身体素质。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代表一个人的运动能力,是身体素质好坏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爆发力不但要求有快速的神经传导功能,更要求有优质的肌肉质量即有丰富的肌纤维,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疲软肌肉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爆发力。持久的耐力则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强壮的标志,意味着人体心肺功能较好。这些运动能力的增强能增进人体各系统功能,提高体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果和智力水平。

(二)我校大学生运动能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000m和800m跑是反应学生进行长时间肌肉活动的能力。通过表1可以看出:该校大学生1000m和800m及格率女生低于80%,男生低于85%,良好以上低于国家标准,而且学生的耐力素质在逐年下降。目前,该校多数大学生耐力素质还处在全国水平之下。50m测试人体的速度素质,它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协调能力,也可以综合反映人体的爆发力、反应、柔韧性等素质.学院男、女大学生50m跑的平均值分别是7.39s和9.21s,男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0s,女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25s。学生50m跑的能力也在逐年下降。表2为我校3个年级体质测试成绩的比较,各项指标的平均成绩基本合格。身体素质的情况统计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大一、二年级区别不明显但是在进入大三后开始呈明显下滑态势。

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自身原因

1.健身意识淡薄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他们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高考的压力让孩子们基本上没了锻炼时间,身体素质下降。到大学阶段,他们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对体育锻炼仍不重视。体育意识特别是运动锻炼观念的淡薄,是导致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重要因素。

2.生活方式原因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部分学生的生物钟是完全颠倒的,凌晨两三点甚至三四点睡觉,到了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常常是课都不去上了。加之现在的大学生中宅男宅女比例增多,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了体育运动锻炼,缺少了必要的体力活动,这些都是造成了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

(二)学校原因

1.基础教育阶段的缺失

在中学阶段学生每天的锻炼不是做操就是跑步,学生兴趣索然,借各种理由请假;在升学压力之下,学校不断压缩锻炼时间。高中一二年级学校还开设体育课,但升入高三后就把体育课时间改为自习了。另外在中学里考试型体育课居多,学校没有主动去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没有告诉学生运动的重要性和有效的运动方法。

2.高校体育课设置不尽合理

不少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尽合理,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下滑。目前包括我校在内的绝大多数高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且体育课每周只有一次,体育锻炼时间明显不足。到了大三、大四,没有了体育课,学生的体质状况就又会出现下滑。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很多大学体育教育都采取俱乐部制,很多项目是选修,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凭兴趣和爱好,势必会让他们偏门偏科,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均衡的锻炼和提高。比如说,长跑项目是很好的耐力锻炼科目,引体向上是很好的力量锻炼科目,体操是很好的柔韧锻炼项目,但人们到大学校园里看看,有多少学生会从事这些项目呢?

3.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近年来,国内高校持续扩招,造成大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严重缺乏,人多地少,高密度的大学校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体质的改善。据悉,1998年,全国大学在校学生有500万人,现在已达到3000万人。对此,有专家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一两倍,但每所大学的体育场地却没有增加。这就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即使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想法,也很难实现。

4.学校本身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

(三)家庭原因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体质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够了解,没有认识到学生体质下降的严重性。其次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合适的体育运动方式和运动环境,对孩子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投入不够。

五、结论建议

(一)对大学体育课进行改革,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要有效的落实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完善运动场馆和运动设施。

(三)教育部门要构建素质教育导向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偏失导致大学生对体育集体忽视,也导致一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体育的集体轻视。对大学生的评价体系中缺乏体育因素也导致了大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不足,生意大学生评优、就业都应与体育活动和体质水平挂钩。

(四)学校领导应对学校的体育工作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沁.90后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其对策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2] 彭兴云,易礼舟,苏绍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3] 李立伟.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对策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运动能力归因策略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运动员膳食营养与运动能力关系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