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蛇”形象寓意分析

2013-04-29 13:50:57白晶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寓意

摘 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蛇”,寓意丰富。主要表现在寓政事、寓长寿、寓凶恶。生成这些寓意的原因多样的,包括蛇本性,早期的蛇神话,巫术中的蛇,蛇图腾。同时,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蛇”形象寓意对后代蛇文学产生影响。

关键词:蛇 汉魏六朝 笔记小说 寓意

在中国远古文化中,常常出现有关“蛇”的形象,“蛇”形象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就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的“蛇”形象寓意,揭示文学作品的文化承载意义。

一、寓意分类

(一)寓政事

在《搜神记》卷六中有“赵郭蛇”,卷六“德阳殿蛇”,卷七有“武昌大蛇”以上三则中,蛇出现在孝文庙、德阳殿、神祠,地点上都牵涉国家政治元素,出现之后,有卫太子事、诛梁翼捕家属、王敦之逆政治灾祸。蛇的出现是对政治灾祸的遣告,由于认识能力的低下,对世事无常的不可知,且对灾祸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将这种因果变化的神秘性赋予在蛇的身上。形成具有宗教色彩的预兆凶吉,隐寓政事。

(二)寓长寿

叶舒宪认为:“够自我修复生命的蛇,意味着长寿或不死。”[1]《博物志》卷四:“屠龟,解其肌肉……遇神蛇复续。”[2]说明人们将龟和蛇比拟为同一类,而一类动物具有延年益寿的特点。另外,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人们常常将蛇与龟、鹤等长寿吉祥动物类比,在“蛇”的客观形态之外形成延年益寿的主观寓意。也有蛇与医药相关的描述,并且将它志怪化。从不同方面说明“蛇”与医药紧密相关,有救死扶伤,延续寿命的寓意符号。

(三)寓凶恶

在《神异经》中有:“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发,蛇身人手足,而食五谷禽兽。贪恶愚顽,名曰共工。”[3]说明蛇是一种凶恶的动物,并由此而引发人们对蛇的畏惧心理。进而引申为“凶恶”的象征。《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即是说,人们见面以“有没有遇见蛇”为问候语,若是没有则是幸事表吉祥,这就表明以“蛇”来隐寓凶恶。

二、生成寓意的因素

(一)蛇的本性特征

由于蛇有蜕皮的特性,“蛇生长到一定时期,蛇体角质化的表皮脱落。”[4]这种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引申为长寿。在医药上,有许多蛇相关元素可以作为医药用品,去除安好,救人性命。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蛇蜕”“蚺蛇”等条,分别有治“喉痹肿痛”、“痔疮肿痛”、“风瘫”等用处。才有龟鹤类比复续延年之物。

(二)远古蛇文化

1.早期“蛇”神话

第一部神话总集《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蛇怪,《山海经·海外西经》云“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钟山之神烛阴”“共工之臣相柳氏”皆“人面,蛇身。”[5]奢比尸神珥蛇,黑齿国啖蛇,雨师妾操蛇珥蛇等。这些神话故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塑造了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形态认识。这在《搜神记》里有明确表示。另一方面,“人面蛇身”等各种怪异的形象描述给汉魏六朝笔记小说提供了艺术经验。

2.巫师与“蛇”

在王厚宇的《考古资料中的蛇和相关神怪》一文,根据考古资料介绍了上古时期,有关“蛇”的巫术活动,其中有:珥蛇、践蛇、操蛇、戏蛇、打蛇、啖蛇。在巫术文化中“蛇”形象。一方面蛇具有较强的通灵性,通过践蛇表现践蛇者的神灵气韵。另一方面,蛇是鬼怪。这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灵能隐喻政事,预兆凶吉;鬼怪具有凶恶性。

3.蛇图腾

王小盾在《原始信仰与中国古神》一书中论述到,“蛮”和“闽”族人以蛇为图腾。这说明,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蛇”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那么,这就跟吉祥、圣灵有较大关系。这种关系的变迁,延伸到天帝神明,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蛇出现在孝文庙、德阳殿、神祠,蛇的出现与政治灾祸之间构成因果关系,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三、对后世“蛇”文学的影响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描述了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体现了报答恩德的传统思想。一方面,人和蛇血亲关系的建立,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早有体现,如 《搜神记》“女嫁蛇”,《幽明录》“会稽谢祖之妇”生蛇等。另一方面,蛇具有报答恩德的人性社会思想,也受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影响。

后代笔记小说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继承,主要体现在蛇性凶恶、蛇药长寿方面。如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使笔记小说达到高峰的《酉阳杂俎》“村人为毒蛇所噬,须臾而死,发解肿起尺余。”[6]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异录》中“女行门”用蛇性谓妇女德行。另外,继《博物志》后,宋代林登撰《续博物志》。

参考文献:

[1] 叶舒宪.蛇的神话与符号编码[J].中国艺术报,2012(3).

[2][3]王根林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9:199、56、

[4]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研究所等编.中国蛇类图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31.

[5](西汉)刘向、刘歆校刊.山海经[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185.

[6]上海古籍出版编、王根林等人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599.

作者简介:白晶(1988.07-),女,土家族,重庆酉阳人,西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寓意
美好寓意品芝麻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34
盛放的寓意
诗选刊(2021年1期)2021-01-04 04:16:12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英语文摘(2020年1期)2020-08-13 07:25:54
“丰硕壶”的工艺技巧和美好寓意
山东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50
失乐园——当代城市文明的凝视与寓意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12
神的意味——也谈央珍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的寓意与主题
阿来研究(2018年1期)2018-07-10 09:39:20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连载)
神州民俗(2017年11期)2017-12-07 22:15:35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
神州民俗(2017年5期)2017-05-24 05:59:58
创意惹的祸
意林原创版(2014年3期)2014-05-29 0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