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 刘林锋 李鑫 赵春辉 郑长春 朱臣 刘伟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因素(品种、个体)、生理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挤乳与乳房按摩、产犊季节、外界气温、疾病)等三个方面。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对奶牛的产奶量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奶牛冬季的产奶量是奶牛生产环节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良种繁育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首要条件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因素,它是影响产奶量的内在因素。系统科学的育种工作是培育高产奶牛的重要基础。可巩固原来的优良特性,培育出生产性能高、产奶多、适应性强、使用年限长的高产奶牛群,使奶牛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1.乳房按摩与清洗
科学挤奶方式是发挥奶牛生产潜力的重要环节,乳房按摩能够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加速乳房膨胀,加快乳汁分泌,可提高产奶量10~20%,所以冬季挤奶前应多按摩一段时间,在清洗乳房的时候,冬季的水温过低,易造成乳房冷刺激,产奶量减少,应使用35℃~38℃的温水擦洗乳房。
2.舍温
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为8~21℃,而我们北方冬季温度在-20℃以下,奶牛机体必须释放出热量,损耗了大量的能量,影响产乳量,因此北方地区必须提高畜舍温度,减少奶牛能量消耗。牛舍的门窗、墙缝要堵严,防止贼风侵袭,窗户要钉上塑料薄膜,门使用棉被或草帘包裹,最重要的是给奶牛铺上木板床;再有就是全面采用塑膜暖棚养畜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冬季畜舍温度低的问题。
3.补充光照
据科学试验研究证实,在奶牛的泌乳期内,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产奶可多达10%以上。
4.饮足温水
冬季奶牛采食干草,每采食1千克干饲料需水5千克,所以冬季饮水较多。奶牛冬季饮水的适宜温度为:成年牛12-14℃,产奶与怀孕母牛15-16℃,犊牛35-38℃,可以用一铁槽下设烟道,一侧走烟一侧可以放入废弃秸杆,每一天饮水前20分钟,点燃秸秆,20分钟后,奶牛就可以喝到温水。
5.增加运动
让牛合理运动,可促进奶牛的血液循环,保证其旺盛的食欲和正常的繁殖机能,运动不足将使母牛过肥,易造成发育受阻,体质弱,发情不明显,难产,胎衣不下,抗病力差,每一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运动,每次时间不少于1.5~2小时,行走4公里左右。
6.提高饲养标准
冬季需增加15%左右的混合精料,并注意补给添加剂。还应饲喂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加喂多汁饲料可提高产奶量。如萝卜、胡萝卜、白菜、马铃薯等。
7.加喂夜餐
在夜间,给奶牛喂以适量的草料,然后再饮足温水或热稀粥,奶牛的抗寒能力会大大增强,使产奶量明显提高。
8.增加挤奶次数
现在的奶牛每天去奶站挤奶仅有2次,但对于高产奶牛是不够的,挤奶次数应该增加一次,这样就能够保证高产奶牛的高效率。
9.搞好卫生防疫
棚舍内的粪便要勤打扫;奶牛躺卧木床应该多清理。定时驱虫,做好防疫注射,防止传染病发生。
加强科学饲养,强化管理,就可在冬季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