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艺术市场又一“货币符号”诞生了,追逐的人越来越多。八月的树阴下,我们不妨围观一下“刘墉现象”,看看其人来头,其画品质,其画价如何步步变得硬挺起来。
其实,我对刘墉知之甚少。我的书架上没有励志散文。朋友竭力推荐刘墉,说苏富比也在力推刘墉的书画,说了身为“才子”,他爱文学也爱绘画,无法割舍其一,于是在两大“情人”间如马拉松奔跑,人生苦哈哈。说得十分有趣,于是我就上网百度百度。
有关刘墉的介绍以及自我介绍,如同“信息瀑布”,一搜索就见“飞流直下”。
刘墉原来“天生是画家”,他迷恋绘画可以追溯到青梅竹马。还是五岁郎那年,他就自认属于天下三大画家之一,居然有一天趁妈妈午睡,抱着一摞得意之作溜出门,过长巷、越小桥、穿田埂,上大街四处喊:‘卖画哟!卖画哟!直到被老妈拧着耳朵拖回家打屁股。小学五年级国语课,懵懂少年的他居然在小纸条上画了两个浑身光溜的男女跳舞,画好之后还将杰作从桌缝里塞给后座的女生。读初中时,刘墉分明已成为街头涂鸦的“先驱”,家乡处处留有他的“奇异墨水笔”。读大学时,他义无反顾地报考并如愿以偿进入了台湾师大美术系,从此春风得意马蹄急,一路在美利坚的艺术院馆途上飞奔。
刘墉爱文学,网上也颇多“故事”。说是在青春勃发的高中时代,他参加校报编辑,一不小心“撞”了诗歌又醉心散文,于是与绘画恋爱的同时,也频频约会文学。在他的人生“后花园”里,诗画散文蓬勃生长,名为“萤窗随笔”的著作连续十多年登上台湾畅销书之冠;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呈燎原之势,迄今销数已逾千万册。
这就是刘墉的传奇。传奇给苏富比的生意增添了翅膀。
常识告诉我们,人要专心才能成就一桩事业;人生态度决定绘画境界,“文品”又影响着“画品”,专注于心灵励志、文艺双栖的刘墉,会不会比纯粹的画家或文学家有更多的累、更多的障?这也是买家犹豫和担心的。纵然历史上既是文学家又是画家的并不少见,譬如王维、苏轼、唐伯虎、郑板桥、丰子恺、李叔同等等,文学与艺术触类旁通,互能启迪。但作为画家的刘墉,其艺术究竟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我们愿意与更多朋友一起分享的问题。
刘墉的画作于2001年香港苏富比“横空出世”,多年来有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推动作品走势,高价迭出。他的作品首次现身大陆拍卖场上,是今年6月,北京匡时春拍小试牛刀,推出了他的5幅作品。作品包括其两种代表性的样式:一是山水画,采用了刘氏独创的“褶皱喷染皴擦法”,是其“梦山水”的早期代表作;另一是体现其人文情怀的花鸟画。
据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透露,匡时能推出刘墉的作品纯属机缘凑巧:他在纽约时有机会到刘墉府上拜访,拜读了刘墉的画作以及1980年代撰写的画论,发现刘墉作为老一辈著名画家的弟子,基本功非常扎实,聊天也有很多共同话题。类似的“发现”、“凑巧”我们不必计较,该较真儿的是刘墉作品的艺术质地,希望有更多的专家行家谈谈看法。
毋庸讳言,刘墉的文字知名度有力地支撑了他绘画作品的传播力。在拍卖场上,买家对于他的了解,更多是随笔而不是绘画,观望的多过举拍的,耐人咀嚼。据说,“才子”刘墉特别忙,在众多领域都有他施展的舞台,因此他每年画画“产量”很低,往往一完成就被藏家收了,流传在市面上的很少,正因为物以稀为贵,藏家会因为数量少而追捧,但反过来,市场普遍存疑,刘墉被多种角色的纷繁俗务所羁绊,不能倾全力画画,能否确保其绘画的品质?当下,艺术市场日益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其最突出的标志是名人效应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已成为国际性趋势。而刘墉所吸引的,既有对其画作感兴趣的买家,也有包括被名人效应俘虏的诸多粉丝。如此基础能否支持刘墉作品的成长性,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