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的联系

2013-04-29 08:03徐特艺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线条雕塑绘画

徐特艺

中国的古代雕塑具有历史悠久和极富艺术价值的特点,在世界的雕塑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具有重大的影响,经常受到许多古代的佛学和道家等层面的影响。雕塑这一门艺术主要讲究神韵和气息,是一种较为“神秘的美”。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还显示了明显绘画性的特点,特别是深受古代绘画的影响,尤其是古代的佛教雕塑更加体现了古代绘画很多特点。阐述了中国古代的雕塑和绘画的联系,从多角度对中国的古代雕塑和绘画进行分析。

中国 古代雕塑 绘画 联系

一、前言

中国古代的雕塑的艺术品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中处于不是特别主流地位,这是因为当时的风气主要偏向于工艺美术,这多是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哲学领域等有关相当大的关系。确实在中国的古代时期,绘画受到的重视要比雕塑高得多。因为在当时进行雕塑一般都是由工匠进行从事,很少有文人志士参与。在早期人们从事绘画被称作为工匠,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变更后绘画的艺术得以很好的发展,其绘画的理论也慢慢的趋近于完善。很多文人及士大夫都广泛的参与绘画创作中去。所以绘画的艺术登上了主流的位置,很多绘画的艺术观念对雕塑影响巨大,所以雕塑也就具有了较为特别的绘画性特性。现就对中国古代的佛教雕塑和绘画加以阐述。

二、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的联系

在中国的古代,在美术领域的绘画地位高于雕塑所处的地位,我国古代的雕塑在空间意识方面相对绘画较弱,这也是因为我国传统的绘画所影响,对轮廓的勾勒得到的影像效果较为重视。线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绘画中可以对画面中所具有的不同变化从而进行不同的勾勒,雕塑也将这一表现方式合理的吸收了,麦积山上那一座彩塑的佛像就将这一特点完全展示出来了,每一尊佛像栩栩如生,服饰当的线条明朗且变化性强,表情的变化非常的细腻,就好像是从中国的传统国画中走了出来。中国的雕塑利用比较抽象的线条对物象的形态以及神情进行勾勒,从而得到比较满意的立体效果。此类型的效果不只是在雕塑的实体形态上,已经是超出了它的形表的形态,它使观赏者的头脑能够从精神领域中去补充立体的空间感,和中国画特征中有着相同的思路。

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有些术语类似“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都可以应用到传统的雕塑中去造像,西方的雕塑艺术和现代的雕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线条的作用可以是一种极具有概括性的造型方式。这些方法大多都是经过现实生活的磨练后在进行提炼得到的。历史就有明确的记载,吴道子曾经参与到创作佛像的雕塑中去,它的同门兄弟杨惠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雕塑家。有传说杨惠就和他额名同门吴道子一起去学习张僧繇派别的绘画,因为吴道子已经很有名气,杨惠觉得难以超越吴道子,然后就毅然的投身于雕塑的创作中。虽然是个传说,然而还是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雕塑技术和绘画的技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现今很多民间的泥塑艺人首先都是在白纸上先对人物肖像进行勾勒,然后再将其附到雕刻物表面,这个具有绘画性雕塑技巧说明了传统雕塑本身具有的绘画性,得到的雕塑作品极具绘画性就理所当然了。

绘画影响到雕塑艺术还可以体现于统治的政权方面,在东汉的晚期,就有文人及士大夫进行了绘画的创作,慢慢的中国古代就有了创作绘画骨干力量,他们不仅是国家和社会乃至文化的统治者,绘画的统治也就理所当然了,因而古代绘画的地位就凌驾在雕塑上面,它的艺术观念对雕塑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观念认为绘画是不仅限于雅还必须注重修身养性,这往往是很多的士大夫和君王的情趣,在古代从事雕塑一般都是工匠,很少有文人或者士大夫的参与,因为它的存在主要是来迎合文人及雅士的审美需求。所以雕塑有着绘画性这一特点是正常的,雕塑个绘画互相依存并且结合紧密。许多中国传统的雕塑造像就像是把中国的传统绘画加以还原。我国的传统工艺中的绘塑将这一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表明了雕塑和绘画在风格以及审美的方面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因为表现绘画的特点一般是对造型和空间结构不那么重视,多注重的是线条间的轮廓以及身体上的衣纹线条之间的韵律感。线条因为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力,把握好线条在雕塑的光影中特点和处理好转折中之间的虚与实的关系,他就跟我国传统的绘画技艺中的“白描”相似。对局部的平面感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在平面上采用阴刻的线条来可以将人物的肌肤及其衣服上的褶皱表现出来,此类型的线条和绘画上采用的线条一样,都是经过加工和概括最终提炼出来的,然而还是缺乏一种立体感,只将绘画平面的效果展示出来了。中国古代的雕塑所具有的动态表达中,其实和绘画平面性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关系。就比如古代宗教宋塑的力士像作为例子,他们是护法的尊者,身份必然就决定他们的身材的强劲和高大以及威武等形象特点,面部的表情激烈程度,还有四肢的肌肉是否发达对衬托出菩萨本身的慈祥也很大的关系。他们大多以“S”型的站姿站立,这就和中国传统的绘画具有的平面性有一定的联系,和西方的雕塑所具有的伸缩的空间关系进行区分。我国古代的雕塑注重的是从平面中去找到一定的变化,所以得到的艺术作品往往就呈现一些比较夸张的平面动作。比如,菩萨的慈眉善目和垂肩,还有手的长度过膝盖,这种对称坐姿以及袈裟的衣纹线条都能凸显一种较为流畅和飘逸感觉,极富国画中所注重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理念。

艺术的表现方式上,将意象的衍生艺术特色应用到雕塑上去,使其就有和中国的写意画那样,有着简洁和明快甚至以少胜多等等的很多的味道,一气呵成的构图形式,给观者一种畅快淋漓的艺术以及观感上的享受。正因为我国雕塑具有的绘画性鲜明特色,大多的雕塑都是以正面的角度来进行勾勒的理念,每一尊佛像盒浓重的装饰配合,将绘画好的架上和墙体作为衬托的背景,一般都是庞大而又优美巨幅的立体画。又因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源于美术,因而很大部分雕塑的作品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效果。在进行人物的彩塑多注重对所要表达的人物上的面部细节进行刻画,然后再对塑像进行加彩,所以就会有“彩塑不分家”的理论补充到雕塑的理论,在雕塑上线条和绘画所用的线条相似,体积大是其特点;很多的局部利用平面性的效果,有些地方的平面就利用到线具有的阴柔着重体现出肌肤及衣服上的褶皱,以至于雕塑作品和绘画一样具有很多的美感以及欣赏的价值。更多的是着重以形传神的特点,凝练出更好的雕塑语言,从而将雕塑的意象美充分表现。

三、总结

中国的古代雕塑体现出绘画性,这是一种别有东方趣味的特点,非常符合我国的古人在审美和欣赏方面上的习惯,他们把欣赏绘画上进行审美的诸多观点去对雕塑的艺术进行欣赏。因为我国古代雕塑在题材的选择和内容以及造型上的设计都和绘画有着一定的联系的特点,所以现今当我们欣赏我国古代的雕塑时,就需要将用中国绘画应具有的审美眼光去欣赏,去发现以及把握其中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人民出版社,2008.25-28.

[2]张海民.中国美术全集[M].少儿美术出版社,2010.123-127.

[3]康琼.中国古代文物[J].江西文物,1988,(5):67-68.

猜你喜欢
线条雕塑绘画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线条之美
写实雕塑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