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研究

2013-04-29 08:03:46李明慧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舞种普通高校舞蹈

李明慧

系统分析了普通高校中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目标、开设时间、课程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初步构建了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的理论框架,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 体育舞蹈 课程设置

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部分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调查访问与个案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现状与分析

本研究共调查了包括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内共8所高校。其中2所院校没有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通过调查可知:

3.1.1 82%的学生是为兴趣而学习的。通过一学期的教学,37.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姿态上明显改善,38.9%的学生乐感显著加强,67.8%的学生对基本舞步有了较深的了解,证明了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2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学校都把体育舞蹈课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3.1.3在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学校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学期各不相同,但总学时都为13学时。显然这很难满足学生通过体育课来学习和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

3.2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和态度研究

3.2.1参加体育舞蹈课的目的和原因

对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1.7%的学生为了兴趣而参加选修,有18.3%的学生是为了学分而参加选修。

在这97%的学生中,在谈及自己选修体育舞蹈课的原因时,有85.4%的选择“学会交际,融入群体”,82%的选择“调节心理,陶冶情操”78.5%的选择“学习健身方法”,65%的选择“提高综合素质,了解体育舞蹈文化”,只有32%的学生选择“掌握体育舞蹈运动技能”。

3.2.2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学情况现状的态度

从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对课程内容安排不满意的同学和认为校内的体育舞蹈课教学不能满足其需要的同学的比例大致相当。

3.2.3学生学习体育舞蹈后的收获

通过参加体育舞蹈学习,学生对学习体育舞蹈后的态度表明,有20.8%的学生认为改善了身体形态,32%的学生认为在社交能力方面有一定提高,68%的学生在基本舞步方面有所提高,有65%的学生认为达到锻炼了身体的需求。可见体育舞蹈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技术上有所收获,而且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陶冶情操,锻炼身体都有特殊的作用。

3.2.4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的建议

3.2.4.1有的学生建议教一些现代交谊舞

有43.2%的学生希望开一些现代交谊舞。体育舞蹈选修课可根据学生自愿专门分出班来教现代交谊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2.4.2建议成立体育舞蹈俱乐部

有33.5%有的学生建议成立体育舞蹈俱乐部。建议在高校建立体育舞蹈俱乐部,在俱乐部中举办每周一次的专门舞会,并安排专门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3.2.4.3希望学一些舞会上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有45.5%的学生希望学一些舞会上的礼仪和注意事项。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艺术和社会交往于一体的高雅文明的运动,不仅能使广大学生活筋骨,调感情,而且還能培养他们的绅士风度,文明礼貌的行为和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

3.3师资情况

师资情况:通过调查得知,目前普通高校中从事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教师有87.5%不是专门从事体育舞蹈专业的,大部分是从事体操、特别是艺术体操教学工作的,因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3.4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的使用情况

3.4.1教学大纲与教材

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的教材,高校目前的体育舞蹈教学大纲都是各校教师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

3.4.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一般院校体育舞蹈选修课一学期的内容安排是这样的:教学生两个舞种:现代舞和拉丁舞。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掌握能力较差、较慢,则着重教一种舞种为主,另一舞种为辅。在第二学期选修时,则在加强上一学期薄弱的舞种基础上再换其它舞种教学。

4结论

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要十分重视体育舞蹈的规范性

体育舞蹈具有严格的标准,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体育舞蹈的标准进行教学。必须使学生全面而熟练地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组合和成套的动作,对其技术环节、动作教法、动作要领、动作要点、动作难点、动作节奏、动作重点、动作姿态、动作的错误及其纠正、音乐的配合,等等,都有深切的认识和理解。

4.2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搞好体育舞蹈教学的关键。在知识不断更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必须要有一支专业过硬、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4.3要注意体育舞蹈的普及和提高

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不仅要注意普及,而且要在提高上下功夫。体育舞蹈水平的提高主要有赖于比赛、育才两方面。建议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考虑开设体育舞蹈专修,使用学生不仅在形体、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力继续得到提高,而且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舞蹈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芬等.北京、武汉、长沙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9).

[2]朱鹏屏等.改进和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初探.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9).

[3]王克等.高等学校体育舞蹈教学之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6).

[4]王雁玲.高校公体开设体育舞蹈课初探.湖北体育科技,2000,(4).

[5]陈瑞加.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3).

猜你喜欢
舞种普通高校舞蹈
论舞种:中国传统舞蹈定位与分类的“钥匙”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打柴舞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启迪·上(2021年9期)2021-12-16 21:11:52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中国古典舞中气息的运用
新中国舞蹈发展70年回眸
艺术学研究(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5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