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探析

2013-04-29 03:51王丽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育人

王丽娟

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必由之路。由于校企目标和文化存在差异、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等原因,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学生职业纪律意识淡薄、有一定心理障碍、脱岗离职换岗现象突出等问题。从实现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理念的融合、完善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构建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有效运行机制、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优化措施。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教育管理

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必由之路。在校企融合、互動互惠背景下,改变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顺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长期以来,学生教育管理阵地基本都是在学校内,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多是围绕学生的课堂生活和校园生活展开,现在延伸到了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和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内,增加了顶岗实习和实践操作的实训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使得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职业纪律意识淡薄。当前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良好职业精神养成,不重视成长和企业对人才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习惯了学校的教育模式,许多学生初到企业实习,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职业纪律松弛,集体主义精神淡薄,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烦躁情绪甚至厌倦心理,企业对实习学生满意度不高。

(二)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障碍

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这部分人比较自我,缺乏大局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缺乏沟通技巧、角色模糊带来一些心理冲突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处理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善于情绪管理,出现问题时往往采取偏激的处理方式;存在畏难怕苦心理,一部分学生对工作时间长,加班或三班倒不能接受;适应能力弱,顶岗实习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压力很大。

(三)脱岗、离职换岗现象突出

由于顶岗实习时间长,学生分散,学校教师人数少且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无法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把学生放到实习单位后很少探班,主要依靠企业技术人员、带班师傅等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进行管理,教师的定期巡视指导也多流于形式。顶岗实习最终效果的衡量主要是停留在考勤、实习小结和实习报告阶段。管理上的不到位,对岗位的不适应,使得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旷工、离岗甚至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问题。

二、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由于双方在思想理念、管理方式、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出现一系列教育缺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主体目标理念存在差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要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较多,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自我等。从学校层面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基本职责,但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体系中,往往考虑的是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共性,企业对学生的成长要求考虑欠缺。从企业层面讲,企业不再是外在辅助条件,而是办学模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但当前校企合作中,大多高职院校将企业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载体,而企业出于经济利益因素,对学生重使用、轻教育管理,企业很难在育人上做过多投入。从文化上看,学校文化是一种研究文化、理论文化、使命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经营文化、责任文化,双方目标理念和文化不一致,导致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教育缺位。从学生角度讲,大多还停留在对普通高等教育认知的层面,对在顶岗实训阶段的企业员工身份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企业、企业文化和职业观的理解和认同存在偏差,尚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很难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主体多元化及其目标理念的差异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二)校企合作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校企是两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导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不协调。从内容上看,学校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注重柔性管理;而企业一般是按照生产过程的环节,注重刚性管理。从教育形式上看,学校以思想教育为主,企业则一般采取经济处罚手段。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在学生教育培养上的责任划分尚无制度可寻,校企双方签订的相关合作项目协议在教学的组织、协调、评价、考核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对接。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没有制度保证,割裂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统一关系,导致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教育管理出现缺位。

(三)校企合作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

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无论是合作协议的起草、合作机制的构建、合作方式的选择,还是合作步骤的实施、活动活动的安排,都是以学校为主,成为校企合作的主角。而企业只是被动地配合学校的工作,校企合作合力机制、协调沟通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学校对学生在企业的督导、监控不到位,评价、考核不客观,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不高。

三、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优化途径

(一)实现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理念的融合

1.育人目标的融合。校企合作,实质上是合作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如果利益无法一致,行动自然就无法统一。从学校角度讲,企业参与合作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需要,更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深度的、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最终带来良性的招生和就业循环。从企业角度讲,校企合作,企业可降低人力资本,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和优秀人才,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因此,在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点,这也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动力。从这个角度讲,学校和企业应该把合作育人看作双方的责任,学校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企业主动关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企业人才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有机融合,校企双方共同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打造合作育人的平台,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校园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就要建立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做好校企文化的对接。学校要主动选择、引进、吸收以及内化企业文化的相关元素,在学校模拟企业的仿真环境,如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协作意识、企业理念、工作规范、职业标准等。同时学校的人文精神也是对企业文化的良好补充和提升,可将学校文化向学生实习实训企业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风险精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学校要与企业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举行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等活动,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内涵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通过文化融合,形成校企双方共同的制度和规范,使学生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校企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二)完善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提高校企合作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建立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基于学生兼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角色”,学校要与实习企业共同商定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制度,如編班制度、学生例会制度、考勤制度等。通过建立一整套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规范“准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避免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出现管理真空。二是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学校和企业要对学生进行生产安全、劳动纪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学生在实习中发生安全事故。三是完善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标准与管理制度。建立《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教学督导工作办法》等一整套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督导运行机制。四是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制定专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考核等办法,在工学结合中对学生的考核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密切配合,共同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有效运行机制

1.加强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学校教师、辅导员到企业挂职、聘请企业专家等方式,建设一直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管理团队。要搭建学校与企业长期交流的平台,建立校企双专业主任、双班主任、课程双教师、实习双导师机制,来保证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的衔接与融通。

2.建立定期联系反馈机制。学生到企业实习,学校必须有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全程跟踪与指导,避免实习流于形式。可以通过博客、QQ群、电话、走访企业等多种形式,与每个实习学生每周联系一次。对于学生比较集中的实习单位,可以实行编组管理制度,即把在一个实习单位的同学组织一个或几个小组,每组指派负责人,辅导员、指导老师除了联系各位同学外,可以与经常与负责人联系,以便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3.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要使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各要素产生最大效益,需要有效协调学校、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要建立校企双方均参与的管理协调机构,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双方可以通过管理协调机构,共同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和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

(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如何制定课程、如何考核等各方面都要反映出企业的需求,充分体现出企业的能动作用。因此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加强、学校企业对学生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准确定位自我,不仅要学会职业技术技能,更应了解职业理念、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并要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要让学生作自己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思考,处理自己的事务,在各项活动中使我认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获得全面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浙英.对“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2]潘严俊.校企合作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1).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校企合作五反思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