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军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职业高中新生人数逐年递增,甚至于很多未参加中考的学生进入职高学习,学生的素质和基础,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数学课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数学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针对于此就目前中职数学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基础;差异性;评价
一、职业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
多年职高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使我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有了较深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导致畏难、厌学情绪、消极情绪严重。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
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4、不善于总结反馈,导致知识记而不牢,用而不活。
这就是目前职业高中数学面临的现状,针对现状,笔者浅谈一些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
二、重视“基础”教学
面对现状,职业高中大部分的学生数学基础差,有的学生甚至初中、小学的知识都没学会,教师要想把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下去,“基础”教学就很关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涉及的初中、小学问题及时处理,而不能忽略而过。
三、差异性教学
差异性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这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也突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差异性教学也要体现在作业布置、完成情况上。
四、对学生实施情感教学
让班级的每一堂课都在对学生的不惜赞美之辞中得到教学质量。课堂说话常用“哄”、“诱”、“鼓励”等手法使他们对学数学燃起热情。我重在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要坚持让学生习惯自己思考,就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所以我抓住每一个机会让他们自主,让他们表现,并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充分利用自习课、晚自习进行数学课后的答疑进行情感教育。一个上完课就走而不重视课后的教育教学反馈的老师在很大程度很难说是个好老师。特别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数学老师,更要珍惜课后与学生的沟通。其中课后答疑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数学课后的答疑,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满腔热情,感受到老师真心实意的关心,因而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老师又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并纠正在施教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关怀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五、尝试成功体验的教学
学习差的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长期的失败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甚至有些学生处于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成功教育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哪怕是个简单的问题,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以成功的快乐来改变自卑的心态,形成学习动力,从而慢慢地培养学习兴趣。
六、职业高中数学应服务于专业教学
职业高中数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该服务于所学专业,让学生知道他的重要性。由于大部分学生都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it行业、电工电子行业等。而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不是很紧,如旅游业等。而且不同行业对数学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一少部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由于选择的专业不同,也将面临数学方面的不同要求。但他们都需要在职高阶段为他们的这个不同打下一个适应未来的基础。如果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了解了本专业的相关内容,不仅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七、实施多媒体教学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讲起来似有非有、难以理解。现在有了“多媒体”这个教学的得力助手,难题便迎刃而解。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图象一节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真实性和动感性制作一个课件,演示正弦段函数动态变化,通过图像可以真实展现三角函数的极值性、周期性,如果再通过拖动图形及改变参数就可形象地展现三角函数的左右位移、周期及极值的丰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三角函数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感知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
八、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总结和反馈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在教学中要善于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由于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我就很着重基本概念的讲授和基本公式的理解,教给他们基本可靠的解题方法,避免片面追求“灵活技巧”的解法而忽略了理解。因而我发现,不管是成绩好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在数学中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概念的不清而导致的错误。所以要教会他们如何在阅读中、做题中理解概念、公式,如何总结做题的方法从而抽象出一些类型题目的数学模型,得出规律,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分阶段总结,如何整理归类学习资料做好笔记,如何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如何用类比手段进行知识的反馈,将知识点的进行落实到应用中。
九、实施“尝试成功教学法”,增强学生信心
做职高班级的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过急,“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底子,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注意到学生的实际,采用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起步“浅,慢,少”,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题目,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大大的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慢慢地会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无不体现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
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学
教学评价不仅是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包括被忽略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教师要多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敢想、敢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包括上课情况、教学方法、上课进度、学生学习情况等。只有这样老师才能适应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适应老师。
总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时既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实用的数学知识”,又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针对“职业高中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学生底子薄”的特点,又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适当降低理论.调整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领会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重新构建数学体系,同时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金菊:《如何提高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杨 尘:《浅谈职业高中数学课教学》
[3]周建荣:《试论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试论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试论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