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盈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伴随着市场和大学扩招等形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讨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以及高校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大学生增强自身自主创业能力的具体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寻找创业项目、科学组建创业团队、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创业设计竞赛等,从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创业教育;措施
1 就业现状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按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失业大学毕业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虽然,政府近期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存在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认为“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主要来自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高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
第一,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二是挑单位。三是重薪酬。此外,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第二,用人单位设置“高门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第三,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没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其次,学校缺乏操作能力的培养。最后,缺乏成熟的就业指导。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第四,市场运作机制与配套机制不够成熟。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系统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就业信息不畅,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3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引领作用
自主创业,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不失为一种值得鼓励的应对措施。对创业者来说,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培养这些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及方法:
3.1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一定的实践环境和条件,创造一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普通高校应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尤其要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比如增加短学期用于实践教学、专设学分用于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等,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3.2 开发创业教育课程
把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开设涉及创业和自谋职业、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学科课程,以创业需要为契合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并通过课堂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郑州师范学院于2010年就在各院系各个专业开设了创业就业指导课程,还有公共选修课程——创业实训教程等课程,教学效果很好。
3.3 帮助寻找创业项目
项目是创业的基础,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或者一个可以改变商业运作模式的服务项目,均可以作为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项目。比如营销专业可以寻找在网上开店、在学校周边开小饰品店等项目,计算机专业可以寻找配件的销售、打字、复印、计算机的修理等项目。河南省从2011年增设大学生创业科技项目,郑州师范学院从2011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业科研课题,鼓励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总之,应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观察事物,从小项目人手,从适合自己专业和自身特点的项目人手,挖出第一桶金。
3.4 科学组建创业团队
有了好的项目,还要有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来操作实施,才能够真正地把这个市场空白点挖掘出来。创业团队的竞争力决定着创业的成败,而多元的、优势互朴的团队才能够在创业实践中发挥团队的整体能力,进而实现整个团队的创业梦想。在郑州师范学院,创业团队首先在基层各个院系由分团委进行组建,挑选一些有创业梦想、有创业激情、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参加院系的创业团队,然后在学院团委的组织下,在各个院系中再挑选一些专业不同,会管理、懂技术、能创新、善交流的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如果有条件的话,寻找一些有实践经验的创业者加入到学生创业团队中,会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3.5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创业设计竞赛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深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及厂矿企业等进行调查研究,例如郑州师范学院每年暑期都组织5—8个教学系部的优秀学生,到周边新密、中牟、巩义等地的乡、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做教学的培训、计算机操作的技巧培训等。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通过举办多层次、多学科、多种形式的竞赛,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竞赛促教学,以教学带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学峰.综合大学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3).
[2] 曾湘泉.“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黄敬宝.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的双重驱动[J].青年研究,2008(10).
[4] 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2009~2011年)[J].经济研究参考,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