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运海
[摘 要] 新型杂交水稻已经成为了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其他相关研究所之间相互合作育成的一种新型杂交水稻,主要表现在成穗率高、叶姿挺直、米质较优、后期转色好、株型紧凑、熟期适中、适应性广以及产量高等优势,在2008年经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这一组合已经在贵州省金沙县部分乡镇进行种植,现对新型杂交水稻特征特性进行总结,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组合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技术
新型杂交水稻在2008年经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于2012年入选我国超级杂交稻,新型杂交水稻具有稳产、米质优秀、生育期适中、食味好、高产等优势,新型杂交水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已经成为了当家品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一种全新的杂交稻新组合,新型杂交水稻表现除了米质优、生育期适中以及高产稳产等特征外。其适应性非常广,在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南部、湖南以及江西等稻区进行大面积种植。
一、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适时播种
贵州省播种新型杂交水稻适宜单季晚稻栽培,冬水田播种时间为三月中下旬,秧龄必须严格控制在30d左右,秧苗叶龄以2~3叶为宜,连作晚稻栽培也要控制在四月中下旬播种,秧龄也要控制在25d至35d之间,秧苗叶龄以3~4叶为宜,保证三张以上营养生长叶片,以便能够真正避免超秧龄早穗,产生超秧龄早穗影响产量。
二、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注重生育期
根据2006年到2008年我国农业部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新型杂交水稻进行样品检测标明,新型杂交水稻稻米透明度好、胶稠度好、质量指数高、整精米率高等特点,已经达到国家标准优质稻谷一级标准。
在2006年到2008年中国水稻所实施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新型杂交水稻平均有效穗为247.3万,穗长24.45厘米,株高114.67厘米,成穗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六,新型杂交水稻每穗实粒数为152.01粒,结实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千粒重为24.68克,与此同时,新型杂交水稻具有耐肥抗逆、后期青秆黄熟、株型紧凑等特性。
三、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明确抗病虫性
新型杂交水稻的叶瘟抗性平均为零级,穗颈瘟抗性平均为零点九级,最高达到三级,新型杂交水稻白叶枯病平均为四点六级,最高达到七级,新型杂交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汕优63相仿,2009年到2010年贵州省区域试验抗性鉴定的结果显示,新型杂交水稻平均的叶瘟达到零级,穗颈瘟为六点五级,穗颈瘟的损失率达到了百分之十四,新型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达到了七级。
四、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培育壮秧
在栽培新型杂交水稻的时候,要求大田用种量必须要控制在1千克/亩之内,秧田要适当地采用稀播,移栽大田时要合理密植,新型杂交水稻秧田期施肥按照起身肥准、接力肥巧以及断奶肥旱这三项基本原则。湿润培育的秧苗一叶一心到二叶期再施断奶肥,施尿素30千克到45千克之间;三叶到四叶的时候,出现叶色褪淡缺肥时应施接力肥,所施尿素要在45千克到60千克之间,秧苗叶色没有褪淡时可以不施肥;在移栽新型杂交水稻之前的3d到5d之间施起身肥,所施尿素要控制在75千克到90千克之间。如果秧龄超过35d时,在一叶一心的时候施多效脞,进而达到矮壮秧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新型杂交水稻秧苗期还要注重防治病虫的危害。
五、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合理灌水
在新型杂交水稻秧苗移栽以后要灌注3厘米到5厘米深的水对秧苗进行保护,以便能够减少败苗的出现,在秧苗返青以后要采取浅水勤灌的方法,实施间歇灌溉,促进秧苗早发,新型杂交水稻秧苗中期达到计划穗数百分之八十的时候要采用排水搁田,直到搁到稻田面出现细小裂缝为止,以便提升新型杂交水稻成穗率以及群体的质量。秧苗孕穗期间到抽穗期间必须要维持田间保持5厘米水层,以便能够保花增粒。抽穗扬花以后每灌溉一次水都要让抽穗扬花自然干落,在湿润1d到2d后再对其进行灌水,这样能够保证秧苗干干湿湿,将湿作为主要方式,以便能够达到用水调气,用气养护秧苗的根,用根来保护秧苗的叶,用叶来使新型杂交水稻的粒更加丰满,从而提升稻米自身的品质。在新型杂交水稻收割的5d到7d之间要采用断水干田的方法,切忌过早采取断水,这样能够有效防止茎叶干枯。
六、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贵州金沙杂交水稻的现状,从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适时播种、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注重生育期、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明确抗病虫性、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培育壮秧以及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合理灌水这五个方面对新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封益林;刘菊华;杨卫建;徐国臣;;粳稻塑盘旱育抛秧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01期.
[2]马众文,刘宗发,胡金和,胡玉平,周乐明,熊清云;优质早籼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2年04期.
[3]杨贵成;孙晓霞;;小麦茎杆还田水稻塑盘旱育抛秧精确定量技术[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杜金泉,方树安,蒋泽芳,罗文鼎,邹朝全;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 Ⅰ、稻作少免耕类型、生产效应及前景的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199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