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探析

2013-04-29 00:44:03陈雅丽刘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氛围和谐语文

陈雅丽 刘娟

[摘 要]“和谐教育”课堂模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一代新人的需要。构建和谐轻松的语文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亲切舒适中享受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和谐;氛围

“和谐教育”课堂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凝、调查、探究。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谐教育”的课堂模式应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和谐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创设优良教学情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首先必须从引入教学开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精心设计导入,为完成整堂教学作好准备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进入优质的课堂导入呢?

1.通过问题引入

一个好的问题引入要有艺术性、趣味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实践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启动机,它可以让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例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一开始便提问:祖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些什么传统习俗?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引入到本文——今天大家学习的课文中作者就写了端午时节家乡的一些习俗。

2.以小故事形式引入

一个好的故事里应该有事、有趣、有理,使事、趣、理融为一体,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学生比较喜欢,在引入教学时如应用得当,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创设教学情境引入

指教师在开始教学时采用多媒体等手段,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情感和乐趣,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为了让学生对罗布泊有一个整体上的印象感知,在课件中首先为学生收集了一些罗布泊以前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这一仙湖的美丽,也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对这一美丽仙湖消逝原因的思考。

二、和谐的教学过程

有了良好的教学引入,怎样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做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统一,是决定一堂课成效的关键。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和谐教学”是关注全体同学的教学,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教师激励学生参与,是创设教学高潮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课堂上多为下层次的学生创设回答问题的机会,在学生回答正确的情况下及时评点表扬,并多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教学高潮的 “胜”境,与主导者的激励、点拔、启导是分不开的,一个启发有方、善于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师,总是能够抓住时机,创设出教学的高潮。

2.师生互动,情感交流

“和谐教育”的课堂,就像一列快乐的列车,驾驶员是教师,学生就是乘客。有一位作家说过:“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同样,教师在教学中感人的语言、感人的动作,留给学生的记忆将是长久的,甚至终身难忘,所以教师在和谐课堂上尽量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提示,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拔动学生的心弦。

三、和谐的课堂结尾

一个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对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知识重点更有意义。“和谐教育”的课堂结尾一定是耐人寻味,感人至深的。留下悬念,让人遐想,从而展现出教师高超精湛、挥洒自如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四、延伸式结课法

有些课文讲完后,把课尾作为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去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联系,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获取感受,这样课内指导课外,联系生活实际,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每一位教师都应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并进行课堂教学结课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总结创造与运用课堂结课方式,创建 “和谐教育”的课堂结构模式。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猜你喜欢
氛围和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0:54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18:08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