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枣农视角的金丝小枣发展问题浅析

2013-04-29 00:44:03周平平陈秀凤
农民致富之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金丝小枣枣农对策

周平平 陈秀凤

[摘 要] 农业产业化要快速发展,除了要走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化之路外,必须关注农业产业链的首要环节。本文是在对河北沧州市金丝小枣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枣农视角出发,对枣农的生产行为进行分析,初步总结沧州金丝小枣发展问题的原因以及促进金丝小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枣农 生产行为分析 对策

金丝小枣是沧州市的特色农产品,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天气、其他地区红枣产业异军突起、金丝小枣质量本身下降等因素影响,沧州金丝小枣产业发展速度放缓。目前,国内部分专家和学者就金丝小枣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是涉及的问题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没有基于枣农视角来分析问题。枣农的生产处于金丝小枣产业链的第一个环节,由于枣农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农业技能通用性比较差,他们不能自由在农业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自由流动。因此,枣农被动承担着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从枣农角度出发,对枣农的生产行为进行分析,对于维护枣农利益、优化金丝小枣产业链、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

一、沧州市金丝小枣生产现状

本次调查选取沧州市金丝小枣发展典型沧县和献县,采取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调查显示,金丝小枣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0年~2011年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平均从43.96%下降至37.5%,这种状况威胁着金丝小枣产业在当地农业中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对枣农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枣农的生产选择。

1.金丝小枣整体收益下降对枣农生活的影响

近几年处于通货膨胀状态,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枣农的生活成本增加。化肥、农药等必要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也较大,金丝小枣的生产成本也增加,实际来讲枣农的绝对收益是下降的。金丝小枣的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金丝小枣收益的减少会对枣农的生活水平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调查显示,91%的枣农因为金丝小枣收入的减少而造成生活水平的下降,仅有9%的枣农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而这些没有受到影响的枣农一般都经营其他的副业或者外出打工。

2.枣农的转业情况

面对这几年来金丝小枣收益的减少,少数农民(约5%)已经转业,但并未完全转业,打工的同时仍然种植金丝小枣。转业方向是外出打工或者在本地的加工企业打工,95%的枣农不愿意放弃种植枣树,比起外出打工,更愿意在家经营金丝小枣。由于农业这一领域的特殊性,加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技能的限制,客观上,农业生产者并不能自由地进、出农业生产领域。

二、各环节枣农生产行为分析

1.金丝小枣种植环节分析

枣农处于金丝小枣产业链的上游链环, 枣农每年进行大面积金丝小枣的种植,除去很少一部分留作自己食用外,其他大部分收获的小枣都将经过中间商流向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因此枣农在整个产业链链中扮演着原材料提供者的身份,起到协调局部、统揽全局的引领作用。同时,由于枣农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其生产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下游各环节能否有机会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而枣农可谓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

1.1近5年来枣农种植金丝小枣的规模变化

过去金丝小枣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比较高,枣农便扩大种植规模。由于枣农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市场知识的匮乏,他们不能正确合理的运用供需平衡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生产行为,故盲目跟风,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大面积种植枣树。同样,在目前红枣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枣农也不会采用减少产量而提高销售价格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目前金丝小枣的整体收益远不如5年之前,关于近5年来种植金丝小枣的规模问题,只有29%的农户扩大种植,40%的农户维持原有规模,31%的枣农缩减规模。由于受天气与市场的双重影响,枣农整体收益下降,种植积极性下降,这种情况下,枣农可能会改变自身的生产行为与决策,可能会转向其他领域,或改变种植结构,或转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等,甚至有些枣农将枣树抛荒或砍掉部分枣树。

1.2枣农对继续种植金丝小枣持有的态度

统计得到:49%的农户继续维持原有规模,只有1%的农户扩大经营,7%的农户放弃种植,高达43%的农户会因为整体收益的下降砍掉部分枣树。金丝小枣每年烂枣的比例高30%~70%不等,而枣农对待烂枣的方式一般是贱卖掉或者直接扔掉,总体的调查发现,金丝小枣的平均收入远远没有其他品种枣的收入高,当地农民逐渐倾向于种植其他品种枣树,砍掉部分金丝小枣树。

2.金丝小枣管理环节分析

影响影响金丝小枣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两大类。第一是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天气和气候;第二是枣树的管理方式。枣农无法控制与避免自然灾害,但是对于枣树的管理,枣农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枣树良好的管理方式对金丝小枣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均有重大帮助。根据调查显示,93%的枣农仍旧对枣树细心管理,这也体现了金丝小枣产业仍然是当地农业的重要支柱。

3.金丝小枣销售环节分析

针对金丝小枣的销路问题,大部分枣农会选择通过中间商或经纪人出售,进而销售给加工企业或外地批发商,通过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中国最大的红枣交易市场)这一平台来进行交易结算。部分枣农为使得金丝小枣收益最大化,一般会选择多种渠道。而当地著名的某红枣企业会与某些枣农签订购买合同,价格每公斤高出市场价2角左右,这一方式也吸引了较多的枣农。

注释:1自产自销给本顾客 2.销售给本地加工企业 3.自产自销给外地顾客 4.外地批发商 5.通过中间商或经纪人销售

金丝小枣多为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规模化程度低,枣农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使其缺乏与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加上枣农时间、精力的限制,所以销售途径主要依赖于中间商或经纪人的上门收购,基于经济人追求最大利益理念,中间商一般会压低收购价格,致使枣农金丝小枣的销售收入受到限制。

4.技术与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金丝小枣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相关部门在部分枣区乡镇成立了枣业技术传播服务站,通过例会制度、传真、电话等方式发布病虫防治、枣树管理即时信息。沧州地区也有红枣协会分会和合作社组织等,但是在进行的调查中,只有7位农户加入红枣协会分会,90%的农户由于信息匮乏,不知道有此协会,因此未能加入,而那些加入金丝小枣行业协会的农户,从中主要获得的是技术指导。

三、沧州金丝小枣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金丝小枣的发展出现问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现总结如下:

1.根本原因:过去金丝小枣价格高、整体收益好,当地农民不断扩大金丝小枣的规模,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导致金丝小枣生产过剩、质量下降。

2.天气方面:近几年多发灾害性天气,金丝小枣成熟和收获季节阴雨不断,造成金丝小枣不同程度的浆烂。郭培芬等调查得到“尤其是2007年,自9月26日后的十多天,连续出现阴雨天气,给小枣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灾害,小枣浆烂率达到8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 多亿元,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枣农的生产积极性”。此外,春季“倒春寒”的出现,也不利于枣树及时的开花结果。

3.经营管理和种植结构方面:当地枣农的小农经营模式不能实现规模效益,该地枣树大面积分散管理,品种结构不合理, 良种观念、质量意识淡薄, 重栽培轻管理。

4.政府与协会方面:当地政府对金丝小枣的宣传力度不够,农产品品牌价值小;红枣协会和合作社等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调查显示,只有少数枣农知道红枣协会,当地红枣协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外部因素:新疆和山东等地区的枣业发展迅速,占领了市场的部分份额,沧州金丝小枣面临的外部竞争日益激烈。新疆“和田玉”枣每公斤100 多元,而沧州金丝小枣的价格却只有每公斤仅有几元钱。在沧州公路沿线地区有各种新疆枣的广告和品牌,可悲的是,沧州地区红枣市场很难找到沧州自己产的红枣。

6.其他产业的吸引:种植粮食作物易于管理,近几年来粮食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的价格提高,部分农民转向粮食种植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同时,当地工业化不断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并且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金丝小枣产业的劳动力减少。

7.小枣晾晒技术落后、烘干机数量少、产品多元化意识淡薄、品种结构单一等也制约着金丝小枣产业的健康发展。金丝小枣以制干品为主,但是可以鲜食,可以通过当地的冷库保存小枣进而销往外地市场,或者加工成有着广阔市场的蜜枣、醉枣等。但是根据估计,全市鲜食小枣的销售量仅占小枣总产量的3%左右,在发展鲜枣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四、沧州金丝小枣恢复往日风采的对策分析

沧州金丝小枣产业若要恢复往日风采,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枣农规范金丝小枣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

政府方面,注重农产品品牌价值的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针对灾害天气,增强风险意识,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制度,切实提高沧州市小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金丝小枣农业保险,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枣农损失给予部分补贴;完善沧州市红枣交易市场的各个环节,防止中间商或经纪人压低价格,保护枣农的利益;建立健全金丝小枣协会和其他合作社组织,并鼓励枣农积极参加,以便及时获得各种销售信息、种植技术指导;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起到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枣农方面,发展多种农业,种植多种红枣品种,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避免种植结构单一化,以降低和分散风险;枣农要正确合理的经营枣树,关注相关专家的技术指导,切勿盲目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实施有机肥,合理安排枣树的栽种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科学防治病虫害,不要过量使用农药,以提高金丝小枣的品质;关注金丝小枣的市场需求,适时减少金丝小枣种植面积,以维持和提高金丝小枣的价格,维护自身利益。此外,枣农要提高自身素质, 如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法律素质和管理素质等。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及时应对金丝小枣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

以上对枣农在金丝小枣产业链中的定位、重要性和枣农的生产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金丝小枣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要想真正解决金丝小枣发展中的问题,提高金丝小枣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关注产业链的第一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金丝小枣产业的健康发展,为金丝小枣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慧,文丰. 通货膨胀状态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1,(4): 52-58.

[2]郭培芬,王云计等. 调整产业结构规避枣业风险[J]. 河北林业科技, 2009,(1): 43.

[3]张明军. 沧州金丝小枣如何恢复往日风采.河北科技报, 2011.

猜你喜欢
金丝小枣枣农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金丝小枣富路宽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4:24
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枣农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金丝小枣枝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5:40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对策
沧州金丝小枣冬春时节的管理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30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2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